毛主席一生刚强,中军运筹帷幄从不畏战,三件事难下决定

观史听念 2024-06-05 09:28:38

引言

毛主席一生行事果断,性格刚强从不屈服。作为三军统帅党和国家的领袖,曾作出数不清的大小决策。而这其中也有三次艰难的决定,第一次艰难的抉择是与国民党全面开战,放弃和谈。第二次艰难的抉择就是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那么第三次最难的抉择是什么呢?可能很多朋友已经想到了,我们最后再揭晓答案,点个赞创作不易,我们继续往下看。

胡乔木曾被喻为中共一支笔,他在延安时就担任了毛主席的秘书,并且在主席身边一干就是20多年,也是主席非常欣赏的秘书。根据胡乔木的回忆,老人家有两件事难下决心,一件事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另一件事是1946年与国民党彻底决裂。

胡乔木

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了避免再次陷入内战,我党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然而国民党蒋介石是极难合作的对象。他为了不承担挑起内战的名声,一边邀请毛主席到重庆谈判,一边调兵遣将随时准备向八路军进攻。邀请主席谈判是假,积极准备内战才是真。当时很多人都反对主席去重庆谈判,但是他最终以大无畏的勇气去了重庆。

毛主席作为一代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思想家,不可能猜不到蒋介石的小算盘。但是为了广大老百姓的安全和他们对和平的期望,他毅然乘坐飞机去了重庆。临行前主席特意交代刘少奇此行如不能返回该怎么办,并告知刘少奇不能因为他个人的安危影响中央的决定。

当主席到达重庆时让国民党蒋介石大吃一惊,他们以为主席根本不敢来,甚至连和谈的提案都没准备。和谈期间我党一再让步,甚至同意让出南方的解放区,老蒋并不满意,梦想让我党交出全部解放区,如不同意,和谈就此破裂,最搞笑的是蒋介石许诺,如果我党同意以上条件,可以让毛主席担任新疆省长,主席听后哈哈一笑。

蒋介石当时手里掌握着500万正规军,可以说是兵强马壮,气焰也是十分嚣张,并说要谈就按我说的条件办,不同意你就回延安带兵来打。主席眼看和谈无望便回了延安,留下周恩来一行继续与国民党谈。为了避免与国民党内战毛主席做了最大的努力,直至和谈彻底破灭不得已与国民党开战,结果不到三年时间国民党就被赶到了海岛上。

以毛主席的雄才大略,抗战胜利之前他就早已看到了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那么为什么还要与蒋介石和谈呢,主要是争取民意,戳穿国民党的假和平,争取最广泛的同情。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开战,因为打仗是要死人的,解放军也好国民党的兵也好,都是老百姓的孩子。一旦再起刀兵不知多少人要为之付出生命。主席深知中国这片土地上已经经历太多战争,人民需要休养生息。所以与国民党彻底决裂是毛主席一生中第一个难下的决定。

出兵朝鲜是毛主席一生中最难下的一个决定,但这也是他军事艺术,国际战略,乃至治国方略中的一次妙笔生花。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尽管毛主席早有思想准备,但是一想到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和人民要再次面临血与火的考验,并且是与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为敌,当时政治局没人支持的情况下,毛主席能做出抗美援朝的决策需要何等的气魄和胆识。1950年的新中国可以用千疮百孔来形容,国内亟待建设发展,还要肃清国民党的残余,一面还要剿匪,国内形势不容乐观。

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作战,没有先进武器的志愿军能不能战胜敌人,这一切都是未知数,况且美国还拥有核武器,发兵朝鲜绝对是一步险棋。毛主席为此考虑了很久,分析国内外形势,分析美军。如果我们不出兵,朝鲜必定亡国,到时朝鲜半岛将会成为敌对势力的前哨,我们就没法安安稳稳搞建设搞发展。

毛主席最终说服了政治局的同志,统一了思想认识。打仗就要死人,哪个战士不是父母的心头肉,为此毛主席把他的长子毛岸英送去了朝鲜,结果儿子牺牲在了朝鲜。尽管朝鲜战争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我们打败了头号强国,打出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从此站稳了脚跟。也为之后数十年的和平发展打下基础,甚至今天我们依然在享受着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战略红利。这是毛主席一生最难的一个决定,也是让全中国受益最大的一个决定。

那么毛主席第三个难做的决定是什么呢?不知你猜到了没有,1966年6月17日,老人家住进了韶山滴水洞,他在滴水洞足足住了11天,这期间他推掉了所有的接见活动,就连中央的其他领导也找不到他。在滴水洞的11天他思考了一个重大的问题。主席有个习惯,每次思考重大问题很少出来散步,而在滴水洞的这段时间他基本都在房间里思考,有时翻书看一会,有时又显得心情很烦躁,出来活动时就望着远处龙头山和虎歇坪方向久久凝望思考。

在滴水洞住了11天后主席决策已定,随即返京于 8 月 1 日主持召开了一次会议,这期间发表了他那篇著名的大字报,从此那场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拉开了帷幕。第三个话题这里不再展开叙述,可以看看以往的视频,《毛主席最特殊的一首诗》,以及以往的一些视频都有讲过。那么这三次抉择,你觉的老人家最难做决定的是哪次,请把你的观点发表在评论区,大家聊一聊。

2 阅读:142

观史听念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