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证明了一点,民主更适合从海岛猥琐发育

林风小木 2024-06-03 13:48:32

从俄乌战争来看,西方国家经过了两年时间,都没能完成工业动员,并且内部吵吵闹闹,极大的延误了向乌克兰的援助。民主的效率确实不如专制快速、高效,常常浪费大量时间在内部的争吵中,如欧盟内部的匈牙利,多次阻挠对乌克兰的援助,美国内部的共和党更是中断对乌军援达六个月。

要不是俄罗斯自己也打得很拉垮,换一个强一点的国家,可能乌克兰早就灭亡了。例如二战时的纳粹德国,就兵贵神速,一个月灭亡波兰,40天灭亡法国。在法国的议员们还在吵吵闹闹的时候,德国的军队已经兵临巴黎城下了。最后仅剩一个英国靠海峡阻挡,苦苦挣扎。

可以看到,民主在面临重大危机和战争的时候,应变能力是不如专制的,反应比较迟钝。好处就是能充分辩论一项政策的优缺点,防止出现大的错误,有利于长治久安。

艰难的大陆民主

民主在大陆的生存环境相当不利,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当战争危机来临,民主的议员们还在热烈辩论对策的时候,邻国的军队已经攻过来了,如果不想被灭亡,那么就要加强自身的集权程度,大,以便大权独揽,统一指挥军事经济的各项事务。

如此一来,民主的成分会越来越退化,集权程度在提高,不然就要淘汰出局。如战国时代的齐国,社会经济要发达得多,但还是被西方更野蛮专制的秦国灭亡了。

近代早期欧洲大陆上也有不少民主政体,如威尼斯共和国、荷兰共和国等,但是即使他们在海上无敌,仍然面临强大的陆地压力。今人看来威尼斯似乎是海中一个小岛,但实际上威尼斯共和国有相当大的陆地面积,作为四战之地,威尼斯环境险恶,最终在争夺意大利的康布雷同盟战争中失败,从此走向没落。

早期威尼斯有相当大的陆地领土

荷兰大同小异,海军威震天下,陆地却不敌法国,荷兰无法长期维持陆海两军的财政负担,在裁撤陆军后,法国果断出兵,荷兰不得已炸开了海堤,用海水阻挡了法国的进军,自己也损失惨重,国家由盛转衰。

大陆的政体相当于在一场没有结点的专制竞赛中,你不强化自己的集权专制,你就要结束淘汰的命运。

民主幸运的在英国生根发芽

今天很多人将《大宪章》作为民主法治的起点,然而大宪章这样的法律文件在封建制的欧洲并不少见,欧洲的君主从未获得中国皇帝那样的独断权力,大贵族的权力一直在制衡着王权,金色自由在欧洲普遍存在。

因此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大宪章能够在英国活了下来?欧陆大贵族虽然也能制衡王权,但在外敌入侵的威胁下,也会向王权妥协,否则就要接受整个国家灭亡的代价。国王往往会利用这个因素,一点点的剥夺贵族权力。

如法国就在百年战争中初步完成集权,此后在一系列周边战争中完成大权独揽,到路易十四时代,法国贵族已经失去了抗衡王权的能力。

英国特殊的地方在于,他们的贵族哪怕在战争时期,也敢于对国王说不!即使在海外的战争极端危险的时候,贵族依然拒绝国王的征税要求。

百年战争之后,英国在大陆上只剩下加莱一个据点,丢失了这个据点意味着英国再也没有反攻大陆的机会。但是英国贵族不为所动,一百年间始终拒绝国王为收复失地所进行的扩军备战,直到加莱最后陷落。

不仅如此,贵族们拒绝国王建立常备军,只在战争时期临时组建民兵,防止国王利用常备军来进行军事独裁。海军则靠招募水手和海盗,在那个年代一艘商船装上火炮,就是一艘军舰,所以海军成本极低。

英国只要保证英吉利海峡的安全,就能保护自身的安全。英国靠很低的军费就保证了自身的安全,这是威尼斯与荷兰做不到的。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和拿破仑的舰队,都在海上惨败,威胁不到英国的半分毫毛。

英国顺利渡过民主的萌芽时期。

民主最终从英国扩散到大陆

1688年光荣革命的胜利,次年君主立宪制建立,标志着民主最终在英国成型,此后君主专制再无反扑的可能。北美的殖民地,基本移植了英国的民主制度,美国基本上就是一个大号的英格兰,同样是依靠海洋的保护而猥琐发育。

随着英国参与拿破仑战争,战后的法国也开始引入英国的君主立宪,最后在第三共和国时期走向稳定,法国成为一个稳定的民主国家。德国在十九世纪也引进了议会制度,但很大程度上是橡皮图章,真正的民主稳固要等到二战之后。

原生的民主制度很难在大陆生根发芽,因为早期民主太过脆弱,在各种军事强权的包围中很难成长,直到在某个海岛中长期发育后,才会变得枝繁叶茂。

2 阅读:103
评论列表
  • PL 2
    2024-06-04 08:46

    英国算民主国家吗?那女皇怎么凌驾在法律之上?

林风小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