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欢记:姚仁富被车撞的时打的那通电话,揭开了三个人的不堪过往

健汉阡陌君 2024-04-27 08:11:37

“我叫的车,稍等我过个马路就到。”

这是姚仁富留给这个纷繁世界的最后言语。

《承欢记》里姚仁富被车撞的时打的那通电话,揭开了三个人的不堪过往。

姚仁富撒了一个最令人感动的谎

姚仁富知道自己选错了路,错信了张培生。

他在弥补,在给张培生的工作证里动手脚,在和张培生助理碰面时录下被威胁的话,在主讲雪茄红酒品鉴会帮麦承欢拖延时间,他那句“给你惹了这么大麻烦,志明知道要骂死我”已经表明,他真的知道错了。

可姚志明二话不说就直接对他吼:

“姚仁富,你到底想干什么?你是不是觉得害我害得还不够惨,你还要害下麦承欢,你为什么私下要跟张培生联系啊,你永远都不会改变,你永远都是这样,为什么,我之前还对你抱有一点点期望,我现在觉得你真的不配,你这一辈子,都做不出什么好事来。你不要加我儿子,你知道我, 这一辈子,最大的不幸是什么吗?就是成为你儿子。”

他出狱之后,就一直在改,在弥补,可到头来,得来姚志明一句“最大的不幸,就是成为你儿子”,他绝望到逃离姚志明,因为他生怕姚志明一来找自己算账,就把仅存的名义上的父子情给算没了。

姚志明把事情解决之后,找不到姚仁富,给他打了很多的电话,他都没接,一个人坐在河边的椅子上,脑子里,耳边,眼里,浮现的都是姚志明对自己说的狠话。

他不接电话的手,挠着自己的头,那份纠结,那份懊恼,那份拧巴,似乎要把他给撕扯碎了。

他多么想听听姚志明的声音,可他又不敢接电话,生怕这通电话成了他们父子俩最后的通话,从此以后,再无父子情分,更不用打电话了。

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姚志明竟然叫他回去。

姚志明原谅他了,打算当面亲口跟他道歉:

“你在哪,我去接你吧。”

这是姚志明第一次对他那么友好,第一次对他说话,那么有感情,他心里乐开了花。

对姚志明说:

“不用不用,我马上就可以到的啊!”

他这辈子愧对姚志明,他欠姚志明的太多太多了,数不清,也道不明,他想起刘婉玉对他说过的话“不能当给孩子添堵的父母”,他回国,也做了很多的努力,虽然有时候越努力越错,可如今,姚志明对他有了改观,他定是要向刘婉玉学习,不能再给姚志明添堵了。

可他真的能马上就到吗?

并不能。

他生怕姚志明找他算账,躲得远远的。

而且他要回酒店,是需要打车的,走路并不能回到酒店,回到姚志明的身边。

他正是因为跟司机的这通电话,也因为心中的欢喜,才导致了车祸的发生。

他说谎了,可他真正意识到了如何能得到姚志明的谅解。如何做,可以让姚志明对他有所改观,也真正懂了,用何种方式弥补姚志明。

姚仁富这辈子,属于一辈子都在行恶,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顿悟了,升华了,得以入天堂。

因为,他最后的行为举动,让姚志明懂得了亲情与家人的意义,这对于姚志明来说,是最大的财富。

人犯了错之后,只要真心想悔过,任何时候都不晚,只要真心对待,对方便能感受到你的诚意,总有一天,会谅解你犯下的错。

正如姚仁富,他一辈子被当做是恶人,是坏人,可他真的变好了,姚志明也知道了他的改变。

忙到不知道女儿是哪所学校的张培生,放下一切,陪着女儿读书

张子玉回国,进门的那一刻,张培生是诧异的,可她却没有放下手中的视频会议,询问张子玉的情况,而是示意张子玉不要打扰她的会议。

她忙工作,美其名曰要为张子玉挣来房子,车子,金钱,可张子玉需要的根本就不是这些,她需要的是张培生对她的关心。

她们母女的关系很紧张,相爱相杀——虽彼此关心,但因观念差异和沟通不畅,一见面就要吵上一架,很难“和平相处”。

张子玉到兴安里工作,掌管兴安里的自媒体账号,她做得很好,得到了麦承欢的夸奖,可是,张培生却一点也不看好她,还怼她:

“你做了底层的工作,还在这边傻了乐,你怎么一点格局,一点上进心都没有啊,我搞不明白,我怎么生出你这么一个傻女儿来。”

是,张子玉没能成为张培生眼中的好女儿,可张培生也没能成为张子玉眼中的好妈妈。她甚至觉得刘婉玉对她,都比张培生对她好。

张培生觉得女儿那自己跟刘婉玉相比,简直是对她的侮辱,可张子玉想要的,就是刘婉玉对麦承欢那份关心。

张培生多行不义必自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她被警察带走了。

张培生对兴安里做了那样的事情,早在行业里传开了,名誉扫地,她也找不到新的工作了。

在这种情况下,张子玉才能对她有一份了解,她是这样对麦承欢说的:

“她这个人吧,把事业看得比命都还要重要,心里肯定是不好受的,正好,我还在念书,就带她一起回瑞士读书呗。”

张培生没了工作,张子玉要回去读书了,成了她眼中听话懂事的孩子。而在张子玉眼中,没了工作的张培生,终于有时间陪着自己了,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好妈妈。

很多母女,她们明明是关心对方的,可她们就是以自己的方式去爱着对方,并不是以对方想要的方式去关心呵护。

张培生爱张子玉,她用挣钱的方式来体现她的爱。

张子玉不读书,去兴安里工作,就是想要引起张培生的注意,想要证明给张培生看,自己能行。

所以,不论是吵得多凶的父母与子女,都是没有隔夜仇的。

刘婉玉终于做回了自己,变成啦麦承欢想要的妈妈

“你能不能有自己的人生,你能不能不要把那么多的关注放到我身上,是,我嫌弃你多余,行了吧。”

麦承欢曾经歇斯底里地吼过刘婉玉。

如果说张培生和张子玉的问题是张培生对张子玉不够关心,那么,刘婉玉和麦承欢的问题,就是刘婉玉过度的关心麦承欢。

她生病了,她就离开,生怕孩子亲眼目睹自己离开这个世界上,变得一蹶不振,变得郁郁寡欢。

她回到安徽老家,即便是用极度辣的菜吓唬麦承欢,麦承欢还是不离开。

是麦承欢学做臭鳜鱼,让她吃到了一直想要吃的那个味道;是麦承欢想到让她唱戏,从唱戏中弥补年轻时的遗憾;是麦承欢和麦承早的陪伴,让她有勇气面对病魔。

刘婉玉对子女,属于顽固派,不放手,执意要干涉孩子的生活。

麦老太的遗言就是让她学会放手。

她一直都没做到,直到她病了,得到了孩子们的无限关心和适当,有节制地让她找回自己的过程,她才彻底明白“放手”的意义所在。

她还没有做好治疗的心里准备,她不想回上海治病,可她的孩子们都没有强求她,没有硬逼着她回去治病,虽然他们也很着急,很担心她的病情,可他们是一步一步来的,是放手式的循序渐进。

从中,她知道了,对孩子,应该要放手。正如,孩子们没有逼着她去面对病情一样,每个人都需要时间和空间。

刘婉玉和麦承欢的性子都一样,一样的执拗,一样的硬气,生了气,就一直僵着,谁都不让谁。

只有放手给彼此空间,才能和谐相处。

刘婉玉对麦承欢道歉,说她执意要她嫁给辛家亮,错得多离谱。

刘婉玉跟麦承早道歉,说把他送回农村养着,对他关心太少,亏欠太多,希望他能理解。

麦承欢和麦承早也都能原谅她,因为,她也在改变着自己。

为人父母和为人子女都是人生头一遭,我们都没什么经验,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我们要互相包容,共同努力,才能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父母与子女,不论过去有多少不愉快,有多不堪,都能过得去,都能走向和谐,只要真心想好好努力,只要充满期待。

0 阅读:0

健汉阡陌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