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伐克:夹在欧洲中间,却公开反对美国,为何铁了心背靠中国?

探史这些年 2024-06-23 14:34:1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夏和洛特

编辑|t

引言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直到现在仍未解决,而欧盟和美国的态度一向是支持乌克兰的。

然而在欧盟内部却出现了两个“逆子”——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它们在俄乌冲突上表现出反对乌克兰的态度。

但是在23年之前,斯洛伐克其实还是站队欧盟和美国的。作为中欧的内陆小国,斯洛伐克的政策也体现了小国为求生存左右逢源的态度。

到底为什么,近年来斯洛伐克的态度会出现变化,铁了心要背靠中国呢?

(现在的斯洛伐克)

一、斯洛伐克,欧洲历史上不起眼的内陆小国

斯洛伐克在整个欧洲来说一直是个不起眼的部分,因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斯洛伐克的历史都是被统治的历史。

斯洛伐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左右,当时斯拉夫人的祖先开始在斯洛伐克地区定居。从8世纪开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斯洛伐克地区经历了大摩拉维亚帝国、匈牙利王国和奥匈帝国的统治。

随着奥匈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瓦解,为了寻求出路,斯洛伐克与捷克联合,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

(解体前的奥匈帝国版图)

虽然结束了长达12个世纪的被统治历史,但是斯洛伐克地区的发展并没有从独立开始壮大起来。

经过动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捷克斯洛伐克开始着实推行发展措施,在1950-1960年代成功推动了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但是比起斯洛伐克,国家发展的利益更多是由捷克地区享受的。

捷克和斯洛伐克地区虽然语言相近,但在历史上长期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其实有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在联合组成捷克斯洛伐克后,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中心一直都在捷克地区,斯洛伐克地区相对落后,也让斯洛伐克人感觉不受重视。

(捷克斯洛伐克)

虽然为了处理斯洛伐克人民的不满,联邦政府在政治和经济上推行了不同的措施来扶持斯洛伐克的发展,但是斯洛伐克的人民其实并没有真正感受到福祉的存在。

因此,斯洛伐克人民对联邦政府的不满并没有减弱。

1992年,捷克和斯洛伐克新当选的两个执政党经过协商,决定将捷克和斯洛伐克分离。幸好双方在血缘和历史上属于一家人,也并没有历史积怨,所以双方是“和平分手”,没有发生什么“血光之灾”,就顺利解体了。

至此,斯洛伐克就成为了独立的国家,开始自己做主。也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只是路到底在何方呢……

(庆祝独立的斯洛伐克人民)

二、背靠欧盟和美国,夹缝中生存的小国发展路

独立后最开始的时间,斯洛伐克内政混乱,在国际外交层面上也处处碰壁。但是从1998年开始,政府进行了全面的经济改革,成功推动了国内的经济生产发展,成为欧洲经济发展上的“后起之秀”。

作为地处于中欧的内陆国家,斯洛伐克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和其他国家的合作,而欧盟和美国就是它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

2004年,斯洛伐克加入了欧盟和北约两个重要组织,这个决定重新塑造了斯洛伐克的外交和国家安全政策。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参加欧盟特别峰会)

成为欧盟市场的一员让斯洛伐克在经济上获得了更多机会,能够借助欧盟提供的平台进行对外贸易。在2009年,它还加入了欧元区。从此,斯洛伐克和欧盟的经济关系越发紧密。

加入北约则影响了斯洛伐克的国家安全政策。斯洛阿克的国家安全和防御会得到北约的保障,但同时斯洛伐克也需要共同参与北约的国际安全防线和武装力量建设。

更别说抛开北约这层关系,美国也本来就是斯洛伐克的重要贸易对象,是斯洛伐克的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的主要出口对象。

因此在政治身份和经济合作的双重加持下,斯洛伐克在国际外交上都需要考虑欧盟和北约的态度,大多数时候,它的立场都倾向于西方。

例如面对俄乌冲突这样的重大国际事件,斯洛伐克最开始的立场也是和欧盟、美国一样,选择支持乌克兰。

(战争)

在亲美的路上,斯洛伐克走得并不顺畅,产业过于单一,经济发展出现问题,国内逐渐民怨四起。终于斯洛伐克的人民选择了放弃欧美,在大选中选择了让亲俄派的总统上台。

除了俄罗斯之外,中国的崛起也让斯洛伐克看到了生存和发展的另一条路。

三、倾向中俄,斯洛伐克是否能找到新的出路?

虽然斯洛伐克和中国一直延续着友好的情谊,但有欧盟和美国在前,中国在之前并不会成为斯洛伐克的首选战略伙伴。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壮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逐渐可以和欧盟、美国抗衡。在对外合作上,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框架也延伸到了中欧16国,其中就包括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也面临着内部争权交替过于频繁和产业过于单一的困境,需要寻求新的出路。而中国将会是它寻求新发展的有力合作伙伴。

(斯洛伐克候任总统佩列格里尼)

2018年,斯洛伐克政府开始注重加强和中国的合作。虽然在此之后的几年里执政党频繁更换,但是斯洛伐克领导人的态度都倾向于和中国进行更全面的贸易合作,并且也不希望介入中美贸易战。

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斯洛伐克对俄罗斯态度的改变。

斯洛伐克队俄罗斯的能源原材料高度依赖,而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能源价格的大涨也影响到了斯洛伐克,国内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在斯洛伐克内部经济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新总理菲佐在2023年10月上任。他是一位务实的政治家,这也是他第四次出任总理。

上台后,菲佐一改斯洛伐克之前追随美国的态度,首先公布的政策就是停止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援,并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

与其说这是斯洛伐克“背刺”欧盟和北约,亲近俄罗斯的表现,更像是佐菲为斯洛伐克争取更多利益的应对之策。

斯洛伐克和乌克兰接壤,又对俄罗斯有着很深的能源依赖,俄乌冲突的战线拉长并不会对斯洛伐克有什么好处。

菲佐倡导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俄乌冲突,不仅可以避免斯洛伐克成为战争的一部分的危机,也符合斯洛伐克人民的愿望。

今年4月,佩列格里尼当选斯洛伐克总统。作为菲佐的政治盟友,他的上任将会使菲佐的“亲俄”政策更加稳固。

而斯洛伐克和中国也在文化等其他领域进行了更多的交流。

(菲佐和佩列格里尼)

相比起一味的迎合欧盟和美国,斯洛伐克政府现在选择了更加注重自身,作对国家发展真正利好的决定。

但目前国际仍然冲突四起,而总理菲佐更是在5月遭到刺杀。斯洛伐克未来的路仍然充满荆棘……

参考文献:

[1]莹观天下|当过三次总理的他,时隔5年再次执掌斯洛伐克.齐鲁壹点.2023-11-03

[2]斯洛伐克经济状态及其与匈牙利和中国的经贸关系.经济文献杂志

[3]“一带一路”建设和“16+1合作”框架下中国与斯洛伐克经贸合作:机遇和挑战.欧洲经济.2019-11-14

[4]张传玮.亲俄派赢得总统选举,斯洛伐克“去欧洲化”趋势明显[J].世界知识,2024,(09):44-45.

0 阅读:8

探史这些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