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都为什么广受诟病?合肥13条辐射式线路时钟形高铁枢纽惹疼谁了

文友笑古奇今 2024-06-26 13:16:22

安徽曾是铁路交通比较落后的省份。因为这个原因,安徽的经济发展一度也受到了很大影响。进入高铁时代,安徽着力建设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尤其是不遗余力打造合肥高铁中心城市,使其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了华东乃至全国的高铁交通枢纽。

曾经的合肥,提出的目标是“米”字型高铁枢纽,顾名思义,就是要在八个方向上有高铁线进出合肥。谁能想到,如今的合肥早已超额完成了这一目标。按照已经建成、在建和近期规划开工的线路统计,合肥已经拥有了13条高铁线路。也就是比时钟形高铁枢纽拥有的线路数量竟然还多出了一条。

合肥高铁枢纽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合肥所拥有的这些高铁线路:

1、宁蓉铁路合武段(又称合武铁路)(已建成):这是一条客货共线铁路,2009年4月开通旅客动车组运营,由合肥南站至汉口站,设计时速250公里。

2、沿江高铁合武段(又称合武高铁)(在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设计时速350公里。预计2028年6月建成开通。

合武高铁

3、合安九高铁(已建成):由合肥至安庆至九江,属于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港通道,设计时速350公里。2021年12月全线开通运营。

4、合池高铁(在建):合肥经庐江至池州,南向可接入池黄高铁,成为合肥至温州通道的组成部分,设计时速350公里。跨江大桥在建,正线预计2024年底开工。

5、合福高铁(已建成):合肥至福州,2015年6月开通运营。设计时速300公里(合肥南至福州段)。

6、合杭高铁(已建成):即商合杭高铁合杭段,合肥经芜湖、湖州至杭州,2020年6月开通运营,设计时速350公里(芜宣段为250公里)。

7、巢马城际(在建):是连接合肥(巢湖市)与马鞍山的高铁,2019年10月开工,预计2026年正式通车。设计最高时速为350公里。

8、宁蓉铁路合宁段(已建成)(又称合宁铁路):是一条客货共线铁路。2008年8月动车组上线运营。由合肥站至南京站,设计时速250公里。

合宁铁路

9、沿江高铁沪宁合段(在建)(又称沪宁合高铁),即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沪渝蓉高铁(沿江高铁)上海至合肥段,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预计2025年建成。

10、合新高铁(在建):即合肥至青岛高铁合新段,是连接安徽合肥与江苏省徐州新沂市的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预计2025年通车。

11、合蚌高铁(已建成):是连接合肥至蚌埠的高铁,可在蚌埠接入京沪高铁,其中合肥至淮南段是京港通道、京福通道、商合杭高铁的组成部分。设计时速350公里,2012年10月正式开通运营。

12、合阜高铁(已建成):即商合杭高铁合阜段,合肥经淮南至阜阳,可接入郑阜高铁,同时是京港通道的组成部分,设计时速350公里,2019年12月开通。

13、合肥六安安庆城际(六庆高铁)(在建):由合肥至六安至安庆,是六安景高铁的北段,设计时速250公里。2020年12月开工。

上述的13条高铁线路,使合肥一举从铁路交通的“困难生”变成了如今的高铁“学霸”,成了兄弟省会城市倾慕和学习的榜样。长沙、南昌、济南自不必说,粗略算来,合肥拥有的高铁线路甚至比老牌都市南京还要多,不能不令人惊叹。合肥因此也被人们称为高铁枢纽的“逆袭者”。

安徽高铁网

合肥的高铁建设成就有目共睹,正为这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现如今的合肥,可说是承东启西、联南接北,高效畅达,旅客出行更加便利。

合肥目前已与24个省会以上城市(含4大直辖市)和110多个省辖市直通高铁动车。而且,即将实现与省内其他全部15个地市的高铁直达。合肥市区内现有合肥站、合肥南站、合肥西站(在建)和合肥北城站四座高铁站。合肥南站与上海虹桥站、南京南站、杭州东站并称华东四大高铁站。

然而就是这样的高铁建设成就,除了赢得四面八方的赞誉和羡慕外,也给合肥带来了不少的批评和指责。尤其是网络平台上,各种各样的质疑和吐槽显得更为突兀。甚至安徽本省的网民们,也对合肥的做法有着诸多的怨气和不满。

合肥南站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归纳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认为合肥着力强调自身省会的地位,在高铁布局和枢纽建设上以自我为中心,过于向自身倾斜。13条向外辐射的高铁线,既是合肥高铁建设的不俗成绩,也是合肥一家独大的实锤铁证。

安徽在经济发展方面,采取的是“强省会”战略,虽然武汉、成都、南昌等省会城市都有同样的做法,但似乎合肥做得更为激进,更加明显。在合肥高速崛起,GDP快速突破万亿的同时,忽视了其他地市的发展。省内人才、资金、项目快速向省会聚集,形成了“吸血”效应,造成了地区间的不平衡,弱化了其他地市的发展能力,拉大了省会与其他地市间的差距。取消巢湖地级市,直接将其GDP收入囊中,更有通过统计数字做大合肥的嫌疑。

也许是习惯使然,安徽在高铁建设方面也沿袭了这一做法。合肥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其余地市的高铁建设基本上是为省会服务,绝大多数的线路安排,都只是为合肥自身引流。结果是合肥一骑绝尘遥遥领先,其他地市难以望其项背。高铁建设的主要精力和大量资金,大多用于发展合肥,其他地市难分一杯羹,所以广受诟病。

安庆站

高铁建设的资金,按通常的做法,地方市政府可能需要掏一点,但是国家和省里肯定是占大头。“合全省之力,肥省会一家”,做不到雨露均沾,利益共享,其他地市肯定不服。

二是在全省高铁线路走向、站点布置等诸多方面,过于考虑自身的利益,为合肥引流,却没有照顾好其他地市的合理需要和正当诉求。

比如合新高铁,明明可以利用现有的合蚌高铁,使这条安徽通往山东半岛的线路经过淮南、蚌埠,做大蚌埠铁路枢纽,却偏偏走了定远和明光,增加了投资减少了客流。

合新高铁未经淮南蚌埠

再比如合福高铁,路过铜陵与宁安客专交汇,却为了自身利益,没有修建东南方向联络线,使得南京、马鞍山、芜湖无法顺利通过合福南下。如今这些城市,纷纷建设自己的南下通道,很多成为了不必要的重复建设,花了冤枉钱。而合福线因为客流太少,几乎是年年亏损,这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铜陵北站的设置,甚至铜陵自身的旅客也乘车不便。合安九高铁,远离安庆市区,对安庆的交通发展十分不利。安庆西站,偏僻冷清,成了无法发挥作用的“名义上的枢纽”。

冷清的安庆西站

三是高铁建设过多过滥,缺乏长远意识和通盘考虑。“县县通高铁”的做法,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占用了大量土地,破坏了安徽秀美的生态自然环境。很多人认为,交通状况应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根本没必要建造如此多的高铁线路。

过快过滥的高铁建设,也使得一些线路和站点缺乏科学论证,建成后留下很多难以弥补的缺憾。比如合肥北城站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有网友反映日平均客流量不足8人,每天仅开门2个多小时,面临关门的窘境。

有人认为,前些年在策划高铁线路时,看到国家投钱、银行投钱,为了一味打造合肥枢纽,建设了很多并不需要的线路,或者走向奇怪的“垃圾线路”,并没有太多考虑建成后的运营,今后会自吞苦果,让全省百姓跟着“买单”。高铁客流稀少造成巨亏,票价不断上涨,利国利民的好事就会变成坑民害民。

客观来说,安徽的高铁建设突飞猛进,成绩是应当充分肯定的。这个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也在所难免。高铁建设前期,国家对线路的投资所占比重较大,而越往后,高铁建设中国家投入资金比例越来越少。也就是说上马新线路,地方上要掏更多的钱。安徽积极主动先行一步,是占了很大便宜的。

同时高铁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完全怪罪到合肥头上。合肥作为省会,在全省高铁建设方面自然掌握了较多的话语权,但它并不能完全左右全省的高铁建设大局。很多事情,因为合肥受益较多,板子就打在了它的头上,这是很冤枉的。

相信,打造合肥枢纽这个战略没有错。事实也将证明,合肥超级高铁枢纽的建成,必然会助力合肥乃至全省的经济发展。合肥的人口和经济实力,也与这个枢纽是相匹配的,这一点有目共睹。总不至于在一个没有人口,没有经济发展后劲的小地方,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高铁枢纽吧?

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解读,甚至会有完全相反的看法。对于那些批评合肥的声音,我们必须客观和公正地去对待。合肥作为安徽的班长,在经济发展包括高铁建设方面,“先富起来,再带动后富”的做法,是一种策略,是可以理解的,也应该予以支持。

当然,合肥也应该听取不同的声音,对各种指责和不满采取包容的态度。放眼全省大局,继续做好排头兵,同时要在带动和支持其他地市方面做得更好。过去是“宰相合肥天下瘦”,现在绝对不能“富了合肥全省穷”,大家说对吗?

3 阅读:1870
评论列表
  • 2024-06-27 18:17

    按照小便的说法,高铁路线想怎么走怎么走,能量那么大的合肥早就逆天了。按照这个说法,北上广深该拉出去枪毙

  • 2024-06-27 05:57

    最后拖垮安徽的一定是合肥

    灿尔哈察苏 回复:
    可怜
  • 2024-06-27 08:02

    合肥人出行现在是太方便了,唯独新桥国际机场的国际航班太少。

  • 2024-06-27 10:25

    我不诟病他

  • 2024-06-28 09:40

    我蚌埠的,我们这做生意基本都是从南京进货,从来没想过合肥!只想尽量离合肥远点!现在蚌埠没几个大企业了,都被抢走了!宁愿做南京小弟!

文友笑古奇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