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尸的福水,破家的丧事——趣话古人丧葬费用

七减一门历史 2024-04-19 15:46:34

如今有一句笑谈,想来大家都是熟悉的。那就是“活得起,死不起!”堪比一线城市核心地带房价的墓地价格以及漫天要价的火化费用、骨灰盒费用等等,真的是让不少人“一丧紧三年”,以至于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和抗议,到处都有呼吁让百姓能享受“平价死亡”的声音。“死不起”已然成为不少国人的共同感受了。

死不起正在成为现实

于是乎,就有人质问,为什么今天我们这么富裕了,反而不能像古人一样自由自在毫无负担地去死呢?怎么就没听说更穷的古人死不起呢?

这话说得可就想当然了。古人对丧葬大事那是极其关注的,要么不死,要死得扒掉活人三层皮——当然,那些战乱年代流离失所而死于荒郊野外的不论——不信?那咱们走起,去古代死一回看看到底得花多少钱!

别哭了,赶紧准备钱办后事要紧!

就回到明代吧——当然,不能是朝不保夕遍地哀鸿的崇祯时代,那种战乱灾荒岁月里人死亡不知凡几,确实顾不上正规的死亡流程了。就假设我们回到的是尚算太平富裕的万历初年吧。毕竟,死在太平盛世里才能享受到完整的丧葬一条龙服务啊!

闲话不多说,让我们赶紧来死吧[呲牙]死后第一件事是什么呢?当然是清洗尸体啊!在明代,这个步骤叫做“浴尸”。虽然当时民间有说法称如果孝子能亲自动手替死去的长辈“浴尸”并喝下浴尸之福水,死者就可以不入地狱。但是,但是,这可是浴尸之水啊!谁喝得下去?就是愚昧迷信的古人,也知道这水喝下去多半是要得病的。所以啊,得勒,您还是下地狱吧。这浴尸之事还是找人来做吧!

这就是所谓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其实今天也如此,人死后,会有专业丧葬服务团队来提供穿衣洗澡这所有服务——只要您愿意花钱。还好,这钱还不算多,估摸着一两银子足够浴尸加全身按摩和推油了[我想静静]。

其实“浴尸”和这个也差不多

接下来的事情才是花钱的大头。

首先,得设个流水席招待亲朋好友来吊孝吧?现在我们提倡丧事简化,尤其是在城市里,大多是火化完招呼亲朋好友下馆子里吃一顿就算完了。但是在古代,可不是这样简陋。当时丧家必须大设宴席,还得吹拉弹唱伺候着,往往一搞就是五六七八天的流水席。而且古代这种席可不是今天农村乡下那种流水席可比,要精致得多。据当时江南人士书中记载,丧事酒席上往往用荤素菜品装扮成各种人物模样,备极精工,栩栩如生,几乎使人不辩真假——天啊,这是吃席还是吃人?这画面想象一下都感觉不敢下口。

事实上也是如此,据说这样的菜肴大都席散后就成了弃物,实在是太浪费了!但奈何当时当地风俗就是如此,就好比今天的餐馆里年夜饭菜单上总有几个应景而无人愿吃的菜一样,这种人形菜还非上不可!而且由于其做工繁杂,价钱不菲。据说是“一筵之费,多至数十金”。咱稍微降低点档次,算它流水席50两银子吧!

接下来就是做法事了!在明代,不论高低贵贱,葬礼上例得请僧道超度,哪怕娼优乞丐,也是如此。这个费用嘛,根据僧道的等级身份而定。越是有头有脸的名僧大道,价码自然越高——其实念诵的经文都是一样的往生咒(会背往生咒的还算敬业,只怕有些假僧道,不过是叽里咕噜瞎白话),所以你说这能不激励着广大年轻僧人道士刻苦学习,天天向上吗?否则真是对不起出家人这个很有“钱途”的职业!

在明代,道士最吃香奥!

亲朋好友远来吊孝,得招待住几天吧?夜里也没有电视电脑,干啥呢?听戏呗!所以说啊,接下来你还得请个戏班子搭台通宵唱戏,又得支出一大笔银子。这在当年称为“伴丧”,又叫“娱尸”[擦汗]这名字真不知道是给逝者看戏还是给亲朋看戏了!也许,我说也许啊,是同时给逝者和生者看的戏吧!(莫名有种恐怖片的感觉)

您说这种时候该唱什么戏才能生人死人一起尽欢呢?

好吧,孝子们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天,终于该发丧了。据说在明代,发丧这一天,还得再雇梨园子弟,身穿五彩服饰,扮演各种流行杂剧著名角色,在棺椁之前表演不停,有个专业名字叫“迎丧”。唉,流水一样花出去的钱啊!

另外,凡是来送葬的亲朋好友,死者家人还得额外破财,给大家一笔“置装费”。明人顾起元就说过,当时至少在南京一带,习俗是碰到丧事,“必丧家送布,始制(衣)而服之”,若有哪个丧家穷困不送布,则亲朋好友会“共以诟厉加之”!我的个乖乖,要知道,古时不兴独生子女,再穷家小户的,五服以内的亲戚也有百八十个,人人送身布料做衣服,这得多少布料?好嘛,死不起啊死不起!

丧事够不够气派在古代那可是重大的面子问题!

但是都已经死到这了,只能咬牙借贷死完这趟流程了!赶紧的下葬吧!

好的!棺材铺老板早就笑着等候您了!呵呵,今人都说骨灰盒贵,可再贵比得过一副棺材?且不说高档的楠木棺,一副价值100两银子以上,乃是达官贵人才能买得起的,便是明代中等人家的墓葬,那也是很讲究的,要有棺有椁,外面还要砌个砖墓,所用的石灰都是专门筛过的,这一块,又几十两银子去了!

上等的金丝楠木棺材,保证躺进去就不想出来!

肯定有人说,棺材这么贵,我烧了还不行吗?还真不行!需知,除了僧道以外,明太祖专门下诏禁止火葬,此后历代帝王也曾多次提到要禁绝民间私自火葬的行为——高层如此严厉禁止火葬,我都怀疑明代的棺材行会是不是一直有资助大内零花钱啊?

就算你破家借贷完成上面所有流程了,那也还有最后一步下葬拦路呢!肯定有人说,古代又不需要买墓地,就算没有家族墓园,找块荒地埋了就是!

呵呵,我只能说,要是在古代你这么干,会被全家族亲友戳着脊梁骨骂死!因为当时风水之说极为流行,人们普遍相信家族先辈下葬之地的气运吉凶会严重影响后人的幸福!所以,你家的丧事可不是你一家的丧事,乃是整个家族的大事!葬在哪里那必须全家族成员好好决定!

于是,所有亲戚们穿着你买的布,吃着你提供的酒食,坐在你租下的场地大棚下,一边看着你花钱请来的戏班子唱大戏,一边商量到底该葬在东西南北何处。最后,他们必然会得出同样的结论:赶紧请个风水大师来看穴地!

还能怎么办?不想被族长踢出族谱就赶紧把家里锅碗瓢盆当了换钱去请大师呗!这又是一笔巨额的开销啊!而且关键是吉穴这东西,本来就不好找,即使找到了一处吉穴,那也分上吉中吉和下吉啊!于是,没找到吉穴的要找吉穴,找到了吉穴的还想着再找个更好的吉穴。毕竟,家里死人可不是常有的事,怎能不充分考虑一下身后五十年的气运呢?万一随便下葬,碰上个绝后的凶地可怎么办?

这就造成明代很多地方“有百计寻求,终身无成者;有为时师所误,终葬败绝者;又有富贵之家,得地本善,而恐有缺陷,不为观美,筑土为山。。。费逾万缗,工动十载!”甚至有的人家为了寻到一个所谓的吉穴,不惜年年给寺院交上一笔租金暂时停棺于寺内而不下葬,到最后年复一年地自己都快老死了,也没找到合适的吉穴,害得祖宗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能入土为安,这真要变成怨鬼了!

长期停棺不葬,实在不是孝道,祖宗都不会接受祭祀了

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了吉穴下葬,你以为这就完事了?早着呢!孝子们,还有头七、三七乃至七七的法会祭祀等着你主持呢!少不得又是一场场大动干戈的宴席,真真是把钱不当钱啊!若你是个大小官员,说不得还得立即“停薪留职”27个月,也就是常说的丁忧守孝三年。27个月啊,对于在官场中沉浮的人来说,这中间会产生多大的变故,损失多少外快收入,那真是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当时的官员们,最怕的就是官运亨通时突然父母亡故。据说曾有个小官,在先人棺椁前气愤地大骂早不死晚不死,何偏偏死吾将升职时耶!真是令人齿冷啊!

总之,按照明代的这一整套丧葬习俗走下来,没个几百两银子根本挡不住!当年的一个中产之家差不多也该破家了吧?[我想静静]这才叫真的不敢死、死不起啊!要知道,如果不死,这几百两银子都够一个四五口人的明代家庭买大米吃上好些年了!唉,活着真好啊!

与之相比,今天的死亡成本真的已经很便宜实惠了。这么火葬以后小盒盒一装,小坑坑一埋,放在古代已经近似于大逆不道的抛尸了!所以啊,也别抱怨今时今日死不起了,更别想着穿越到古代就能“有尊严”地死去。需知,生在当代,死在古代那可真是最得不偿失啊!毕竟今人生娃养育的费用可是远超古人花费(我觉得养大一个娃的成本至少是古人十倍),而古人丧事的费用花销又远超今人(也是十倍以上),生死两头都是最费钱的选择,你说你们热情似火地穿越过去图啥啊?[呲牙]

图啥?还不是图齐人之福!

0 阅读:8

七减一门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