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采地下水!华北成为了世界最大的“空心漏斗”,该如何是好?

北斗维斟酌历史 2024-06-03 02:49:09

中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这并非危言耸听。中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8亿立方米,只位居世界第六位,低于巴西、俄罗斯、美国、印度尼西亚和加拿大。从人均上来看,中国的人均淡水资源为2300立方米,排名世界121位。

而且,中国的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均衡。在时间上,中国的降水70%集中在春季的4个月内,而且三分之二是白白流入了大海。因此,中国的冬旱、春旱比较严重。在空间上,中国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中国整个北方地区面积占据了全国的63.5%,人口占据全国40%左右,但是水资源总量却只有全国的19%。

从地理上说,中国最缺水的地方是西北。然而从经济学上说,中国最缺水的地方应该是华北。华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600毫米之间,属于半湿润气候。但华北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这里的人均水资源不足200吨,比以色列还少。

而华北的缺水,又以京津冀最为明显。这里的海河、滹沱河、漳河、清河等都因为水量不足而长期出现断流的情况。

华北如此缺水,但当地没有出现中东那种“水荒”,这主要得益于地下水的开采。根据央视的相关数据,华北平原地下水累积超采超过了1800亿立方米,相当于北京市40年的用水总量。

地下水,并不是无限的,长期超采地下水会造成严重的问题。第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地表的水资源会减少,导致地表的植被退化,使得华北地区会出现沙漠化、风沙的危机。我们看陕西和山西,两省都位于黄土高原,但是陕北的森林覆盖率远高于山西,这是为何?原因就是山西开采煤炭和地下水过渡,导致地表的水流失,植被生长更加困难。而河北,自然也会有这样的危机。

第二个问题,就是地表塌陷。华北地区已经发现了200多条地裂带,涉及35个县65个乡。因为超采地下水,华北平原的“地下盆地”已经连成一片,形成了世界面积最大的复合漏斗区,俗称“空心漏斗”,面积超过了5万平方公里。如果继续超采下去,华北平原可能会坍塌下去,海水会倒灌进来,会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针对这样的现象,郭开等人提出了“大西线”调水工程,也就是设想从西藏和横断山一带调取水资源到北方,以拯救中国。不过,这个工程的工程量太大,因此没有得到官方的明确答复。

但华北地下水超采的问题,最终还是得到了国家的重视。2012年,水利部组织开展了中国第一次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工作。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开展华北地下水超采漏斗区综合治理。

这个综合治理是从多个方面同时进行的,首先第一个方面就是从压缩地下水的开采开始。我们知道,河北是中国的北方的重工业基地,许多城市都有大量的钢铁厂。因此,十年前的河北,基本都是处于雾霾之中。

钢铁厂不仅污染了空气,还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例如邢台的德龙钢铁有限公司建厂初期一年需要用水300多万立方,后来还不断增加,基本都是使用的地下水。2010年的时候,该厂的取水深度已经到达了地下500米。后来河北就全面限制工厂对地下水的开采,所谓“工业用水地下水一点也不能用,一滴也不能用”。

这个方案实行后,大量的企业只能选择使用从太行山等地区调来的水资源,还有的企业受不了压力,最终选择搬迁或者关门。此后,河北出现了钢铁厂关闭的浪潮。我们要知道中国的钢铁产能已经严重过剩,这些粗犷式的工厂关闭是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的。此后,河北的雾霾现象也逐渐减少,蓝天白云开始成为常态。

农业用水也需要控制。华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之一,是重要的粮食、蔬菜生产基地,关系到全国的粮食安全。以前,华北平原一半以上的地下水都用于农业灌溉了。但是这些灌溉基本都是粗放的,浪费很大。到后来,许多灌溉井的深度都超过了300米,取水成本也逐渐增加。因此,农业用水模式必须转变。

现在,全国在大规模推动高标准农田的建设。2023年,高标准农田面积占据了全国耕地面积的一半。高标准农田采用的集约化的管理,主要利用管道等设施进行灌溉,不仅提高了灌溉的效率,还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根据统计,采取管道运输可以接节水20%以上;如果采用滴灌,那可以节约30%以上。

由于多种治理措施的推进,华北的地下水下降的趋势得到了遏制。从2018年以来,河北还开始了对地下水的回补。当然,回补地下水是需要条件的,那就不得不提南水北调工程了。

2014年,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正式向北方输送水资源,沿线的40多座城市、280多个县区市得到了水资源补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10年来,一共向北方输送了72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别看每年输水量只有几十亿立方米,那可是在北方最缺水的时候加紧输送的。

由于南水北调提供了水源,使得北方地区对地下水的开采迅速下降了,受水区压减地下水超采量50多亿立方米。后来,河北等地区就用调来的水补给地下水,从2018年以来,华北累计补给地下水130亿立方米。和之前,相比,华北浅层地下水的水位回升了2.25米,深层水位回升了6.72米。

实际上,将水资源储存到地下是一种非常好的措施。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没有超级大的湖泊和水库,因此储水难。每年洪涝时节,大量的水资源就只能白白流入大海,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在洪水季节,也应该大力将水注入地下,不仅减轻了洪涝,也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华北平原的水资源格局有所转变,也使得北方一些断流的河流开始恢复生机。南水北调以来,华北7大水系、55条河湖得到了常态化补水。自2021年以来,京杭运河的北段终于实现了通水,这是百年以来首次出现的奇迹。而永定河也因为得到补水,实现了全线通水。

不过,我认为南水北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北方的用水问题,只能算是解燃眉之急罢了。如果还需要加速北方的生态恢复,加快北方河流航运的恢复和黄河的治理,我认为还是必须要要实现全国性的水网建设,将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的水资源大量调集北方,如此才能扭转局面。因此,大西线调水,堪称千年大计。

0 阅读:1

北斗维斟酌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