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多男少的地区也要彩礼?——思想的抱团可以改变现实

家与家之间 2024-03-31 07:42:39

作者:城市猎人

有朋友给我留言说,我国的男女比例整体上并不失调,处于适婚年龄段的8090后男女比例都在正常区间,但还是要彩礼,为什么?还有,江西的8090后甚至女多男少,但彩礼却全国最高,为什么?

大家之所以问这个问题,都是因为只学了经济学的最简单的原理:供给数量多于需求数量要降价。

真相是,即便供给数量超过需求数量时,只要供给方是垄断的而需求方是一盘散沙的,供给方可以不降价。举个例子,甲城市有十万间房子出租,租客从十万名下降到九万名,房租本应该下降的。但是只要这十万间房子被一家公司拿到了,该公司肯定可以让房租不降反升。

同理,即便是在女性数量略多于男性数量的区域,只要绝大部分女性及其家长的大脑里有一个“思想钢印”——没有彩礼不嫁、没有婚房不嫁。这些女性相当于形成了一个垄断力量,该地区的小伙子们一旦敢于不提供彩礼、婚房,就等着打光棍吧。

男性的问题就出在一盘散沙,男性的一盘散沙分阶段:

最开始是男性集体抵制脾气不好女,后来有很多男的妥协了——女人脾气不好不要紧,贤惠贞洁就可以了。于是,新中国的女人并没有很强的“女人一定要温柔的”的文化,因为脾气暴躁也可以嫁,甚至有机会嫁得不错。

再后来,有的男性开始不抵制婚前不守贞女。

再后来,有的男性开始不抵制不会或者不肯做家务女

。。。。。。。

男方及其家长作为一个集体,大脑中没有形成“思想钢印”,集体抵制女方的某一些缺点。

最悲哀的是,在男方及其家长提供结婚成本一大半的大前提下,我国男性对于女性的“脾气不好”的抵制程度远不如我国女性对于男性的“脾气不好”的抵制程度。剔除掉男方收入超过女方N倍的家庭,若男方的嘴皮子比女方暴躁很多,绝大部分女性是不会忍的;若女方的嘴皮子比男方暴躁很多,很多男的居然让步了。

男女博弈中,只要女方在某几个点上形成很一致的观点,就有极大的力量。而男方在女方的贞洁、温柔、家务能力和意愿上的要求分歧很大,不能在男性内部达成一致,所以被各个击破。只要有相当一部分男性不要求女方温柔或贤惠,那些要求女方温柔或贤惠的普通男子的择偶就很艰难进而妥协。

中国男性不抱团,好比南明;中国女性抱团,好比全盛时期的八旗。

0 阅读:2
评论列表

家与家之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