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风云录——艰难的西征

追寻一下历史 2024-05-22 20:47:24

朔风镭怒吼,大雪飞扬,

征马踟蹰,冷风侵人夜难眠。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

伟志兮!何能消减,

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

夺回我河山。

1938年严冬一个暮色苍茫的黄昏,从小兴安岭深处传来阵阵激昂的歌声,这是李兆麟将军率领的第三批西征队伍,正艰难地行进在林海雪原中。

早在这一年的五六月间,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在通河连续召开了第七、八两次常委会,会议讨论了当前的形势,为了冲破敌人在伪三江省进行的“大讨伐”,及早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决定组织北满抗联部队第三、六、九、十一军主力近800人穿越小兴安岭,向西部的海伦地区进行远征,以开辟新的游击区。远征分三批进行。

参加远征的首批部队由第三军政治保安师和第九军二师150余人组成。指挥员是九军政治部主任魏长魁、三军政保师师长常有钧和九军二师师长郭铁坚。部队六月出发,远征途中多次与敌人遭遇,在苇子沟遭敌袭击,魏长魁壮烈牺牲。部队在通北一撮毛活动时常有钧被叛徒杀害,郭铁坚率队艰苦突围,11月到达海伦八道围子时只剩20多人。

第二批远征队伍有两支,一支由冯志纲、张传福指挥,部队由第六军军部教导队一部,第六军二师十一团及一师六团200余人组成。另一支由金策、王明贵和侯启刚指挥的第三军三师和第六军三师八团,二师十二团及四师部分队伍,两支部队共500多人。他们分别于八月上、中旬从萝北县梧桐河畔老等山出发。部队行至汤原县黑金河时遭到百余名伪军袭击,张传福师长在指挥战斗中负伤不幸牺牲。此时正值夏季,许多干部战士在阴雨连绵中行军,整天穿着湿透的衣衫,双脚浸泡在泥水中皮肤都沤烂了,没有给养便以野菜充饥。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10月上旬到达海伦白马石。

第三批远征队伍于11月初在富锦集结,由北满抗联总司令部总政治部主任张寿筏即李兆麟和十一军一师师长李景荫指挥,部队由六军军部教导队和十一军一师共百余人组成。部队要出发的消息传出去后,当地老百姓得知部分战士的棉衣还没有换上,便跋山涉水地来部队送棉衣、棉被,有的老乡从身上脱掉自己的棉袄给战士穿。

大雪已经覆盖了山林,部队行进在百里不见人烟的林海雪原中,战士的手和脚都被冻坏了,胡须和眉毛上挂着厚厚的冷霜,他们白天分成小部队行动,夜间集中宿营,身上带的粮食没过多久就吃光了,只能从倒木上找一些干蘑菇吃,为了战胜饥饿,甚至把皮带也剁成小碎块,煮一煮吃下去。有一天他们在第二批西征部队的野营地里找到一些已经发了霉的马皮,战士们用火烧烤一下,放在嘴里难嚼难咽,李兆麟将军鼓励大家说:“同志们,不好吃也要吃,为了抗日,我们必须保住生命。”然后,他和战士们一起吃掉了这些烂马皮。

饥饿、严寒和长途跋涉,使战士们疲惫不堪,大家迈着艰难的步子前进着,有多少抗联战士为了抗日救国,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永远长眠在白雪皑皑的小兴安岭山林里。有一位大家叫他小陈的战士,在没腰深的大雪中走着走着就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了,他再也听不到战友的呼唤,兆麟将军和大家含着眼泪用白雪掩埋了战友的遗体,部队继续在风雪中前进。

夜晚,部队在零下40多度的森林里露营,战士们围着篝火,烤着冻僵了的手脚,烤干湿透了的脚布和靰鞡草,有的同志烤着烤着就睡着了。夜深了,大家不自觉地越凑离火堆越近。一次,有个战士冻得神经错乱,一头扑到火堆里。当同志们发现把他拉出来时,他的下半身已经烧焦,不久这个战士就牺牲了。以后每到宿营的时候,李兆麟总是提醒大家不要离火堆太近,当战士们入睡后,和战士一样劳累的李兆麟却坚持坐在篝火旁边,一面往火堆里加柴,一面和其他领导同志一起研究第二天部队的行动计划。天气特别冷的时候,怕战士冻坏,不得不把大家叫起来活动一下再睡。

李兆麟很注重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在征途中遇到困难时,他经常鼓励大家说:“我们的西征就快要到达目的地了,我们很快就要同中央红军取得联系了,大家要坚持斗争,度过这黎明前的黑暗。”

在硝烟弥漫的抗日烽火中,在西征的艰苦岁月里,英雄的抗联战士们,在“足溃汗滴气喘难”的艰苦行军中,冲破敌人的重重包围,战胜了饥饿和严寒,翻越了重重峻岭,终于在1938年12月底到达小兴安岭西麓海伦境内,胜利地完成了西征任务,为开辟新的游击区奠定了基础。

0 阅读:11

追寻一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