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月我参军入伍,干了13年炊事兵,后半辈子未曾离开灶台!

老刘的回忆 2024-03-18 12:32:33



讲述人:景文学

整理:老刘

图片来自于网络

引言:景文学老人是我远房姑奶奶的小儿子,按辈分是我的表叔。以下故事由他亲口所讲,我询问了一些细节之后,整理汇编而成。为方便阅读,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1968年12月份的一天,一个面黄肌瘦的年轻人站在山坡上,看着不远处的公社院子,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盼与渴求,期待着有穿军装的人,骑着自行车朝自己村驶来。

陕南地区的冬季寒冷而潮湿,寒冬的冷风虽不像北方那样刺骨,但带着的潮湿水汽,让人更加难以忍受。

小伙穿着破破烂烂的棉衣,根本就无法抵御严寒。看了一会儿,他便失望而归,棉衣的背面补丁摞补丁,许多地方已经露出了发黑的棉花。

这个小伙就是我-景文学,1950年出生在陕南丘陵地区的一个小村落。我们这村属于自然村,只有30多户人,有了大集体之后就成了一个生产队。

我的父亲解放前,曾在城里给人当过账房,还算有些文化。所以给我们兄弟起的名字也都比较讲究,文化、文学、文明、文礼,这就是家里四兄弟的名字。

但名字起得再好,也不如肚子吃饱重要。老家这边属于丘陵地带,耕地面积很少,大部分都是贫瘠的坡地,主要口粮是红薯和土豆。

正所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更何况我们家有四个,养家的任务之重可想而知。我对那些年的印象就只有一个字-“饿”,从来就没有吃饱的时候。

在1968年12月份,部队来我们这征兵时,我第一个跑去报了名。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要吃饱饭,这种饿肚子的日子,我是真熬不过去了。

我当时身高1米72,但体重不到110斤,我很担心征兵体检过不了。但好在,当时的人大多营养不良,我的个子反而还有些优势,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也是高小毕业,满足部队要求。

体检完毕后,我就期盼着征兵干部能来家访,只要过了这一关,我就算真正当上兵了。可我等了好几天,都一直没有消息。实在按捺不住,我就每天站坡上看公社大院,期待着好消息。

就在我等得心焦之时,公社武装部和征兵干部终于到了我家。父母对我去当兵没有任何不舍,毕竟能出去一个是一个,都留在家里愁人。

1969年1月初,我告别了老家亲人,带着对军旅生活的无限向往,踏上了征程。刚到部队,我们就受到了热烈欢迎。因为我们是69年到的军队,所以对外称“69年兵”。

我所在的部队新疆军区汽车第三十团,驻地在乌鲁木齐。来自全国各地的接近200名新兵,被召集到礼堂里。团政治处派人讲话,然后就是新兵连连长训话,一整套流程走完,就领我们去食堂吃饭,这是我在部队上的第一次会餐。

部队的伙食都是大锅饭,每人打一缸子大白菜、土豆片、粉条、几片肉做的大烩菜,加上二合面馒头,就是一顿丰盛的美食。馒头都跟大碗一般大,就着菜我一口气吃了四个,我有些不好意思。

偷偷看了下其他战友,我发现大家都差不多。这些年在老家都吃不饱饭,难得遇到一次不限量,那可不得可劲吃。

接下来就是90天的新兵培训,在那个年代,大家都知道当兵的重要性,所以训练时都很认真刻苦,也没有所谓的“刺头”出现。新兵训练结束后,各个连队的主官开始挑人。

按照常理,我们新兵都是要下连队的。当时团部后勤处炊事班有个空缺,新兵连连长就问我们谁愿意去。许多战友一听在团部,觉得拘束,都不愿意求,最后我主动申请过去。

许多人对炊事班有误解,认为是军事素质不行,或者表现比较拉胯的战士,没人要了最后才在炊事班干。但在我军历史上,炊事班的光辉战绩可谓彪炳千秋。

电影《英雄儿女》中有一个桥段,两个炊事员用扁担俘获了美国士兵。这并不是电影虚构,而是发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真实事件。

1950年12月31日,炊事班刘会来与陈代全用扁担挑着面饼,送往营地。进入山谷后,一群人就朝他们冲过来。刘会来看敌人迎面而来,避无可避,就握紧扁担大喊“缴枪不杀!”

领头的美国兵以为受了埋伏,纷纷扔掉手中的枪,跪地投降。刘会来和陈代全赶紧捡起他们扔掉的枪,俘虏了8个美国兵,最终获得一等功,受到部队首长的接见。

当然,那时候的我,对此并无太大概念。我加入炊事班,最朴素的想法就是,荒年也饿不死厨子。再怎么着,我去做饭总不会饿肚子吧。可能正是从小饿肚子,给我留下的阴影太大,我对进炊事班一点不但不排斥,反而还有些欣喜。

刚开始进入炊事班,我主要是在厨房里面帮厨,做一些洗菜、切菜、打扫卫生的工作。我们的班长是安徽人,姓杨,据他所说,他们家好几代都出过厨师,以前在乡下做一些红白事的酒宴不成问题。

我忙完自己的活之后就爱凑到杨班长跟前,看他一板一眼地做菜。大锅菜说起来简单,但对火候、调味的要求很高,对厨师的体力消耗也很大。看到他累了,我赶紧给他递毛巾和开水。

杨班长看我对做菜很感兴趣的样子,就笑呵呵问道:

“小景,你想学厨师吗?”

我赶紧点头,表示自己想学。

“咱这是汽车团,你们这些新兵不是都梦想着学开车,当驾驶员的吗?你咋了,不想开车想学做饭?”杨班长有些不解。

我跟杨班长讲了自己家的情况,说道:“在家里,我都没见过几次车,对开车我也不感兴趣,我就想做一手好饭菜。”

杨班长听我说完,看我态度坚定,便说道:“那以后你就多学着点,我有空了也会教你。炊事班做饭,你看着简单,但也要些功底的。”

我非常高兴,提出要拜师,以后叫他师父。杨班长摆摆手说,现在不兴这个,以后还是叫他班长就行。

此后,杨班长便耐心教我做饭,私底下我叫他师父,当然人前还是喊他班长。很快我在炊事班待了一年了,同一批下连队的新兵也都陆续去了司训大队培训。

排长问我,要不要下连队去学车。我拒绝了,跟着杨师傅,我在刀工和火候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偶尔还能上手炒个菜,调个味。

我觉得就在炊事班待着挺好,每天训练任务不重,我也有足够的时间跟着师父钻研厨艺。杨师父看我真心爱这一行,私底下也收了我做徒弟,将几道拿手菜都教给了我。

1972年冬天,杨师父退伍了,退伍之前,他向领导推荐了我,说我的水平可以担任炊事班掌勺。上级领导考察了我的水平后,便拍板让我当炊事班的副班长。

我这个副班长不需要参与日常班级管理,主要负责灶头。对于这个任命,我很满足,虽然不是干部,但有了这个职位,我想要超期服役,长时间待在部队就容易多了。

我很感谢师父对我的帮助和提携,如果没有他,我可能也就是在部队马马虎虎混几年就回了老家,绝对不会有后面的造化。

升任副班长之后,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和琢磨厨艺。我们后勤处的炊事班,主要负责团部机关各个部门的伙食。相比较连队的炊事班,这里条件要好一些,食材也要丰富一些,但要求自然也更高。

团部经常会有其他单位或者上级领导来检查、开会,招待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炊事班身上。如何利用有限的食材,在规定范围内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吃食,这也是一件很考验智慧的事。

但因为我爱琢磨,愿意动脑也愿意动手,我创的几道菜得到了团部领导的认可。每次有招待任务时,领导都会吩咐我,一定要做那几道特色菜,给他们长长脸。

我始终坚信:美食是能让人心情愉快的。许多连队的炊事班,都只是将菜做熟,有个味道就行。当然有时候这是现实所迫,毕竟外出执行任务时,不可能有那么充裕的条件。

久而久之,大家就形成了习惯。即使有条件,但还是敷衍了事,加上炊事班的许多战友,都不愿意长时间待这里,只是将这作为过渡,自然不会很用心。

许多营部、连部领导到团里来开会时,也都会在灶上吃饭。尝到我做的菜后,他们都纷纷感叹:同样的食材,团部的炊事班做的就是好吃!

食客的认可,对于厨师而言就是最大的认可。期间,上级要提我当炊事班的班长,我再次拒绝了。我就想好好做饭,让大家吃好喝好,要去做管理工作,统筹全盘,我没那个能力也没那个兴趣。

领导看我态度坚决,也就不再勉强,我一直干副班长直到1982年退伍。仔细一算,从我1969年1月到部队,到1982年11月份离开,我在部队炊事班整整干了13年,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团部领导倒是想让我留在部队一直干,但我已经超期服役多年,实在没办法往后延了。此时,我也已经成家(1976年回老家探亲时结的婚),孩子都四岁了,也不能全靠媳妇一个人照顾。

按我的情况,回去后大概率是进工厂或者政府单位的食堂。但此时,我们后勤处主任给我联系了一个新的出路。当时乌鲁木齐有一个马兰招待所,属于军区部队招待所,里面后厨有空缺,如果愿意去的话,他可以帮忙联络。

我仔细考虑了一下,这么多年待在乌鲁木齐,早已习惯这边的气候和生活,而且还是部队的招待所,在那里上班就跟在部队一样,对于我正合适。

我拜托主任帮我联系,又去那边进行了考核,好在我手底下有功夫,最终成功留了下来。这边安顿好之后,1983年我回了趟老家,将妻儿都接了过来。

此后,我一直在马兰招待所上班,从后厨一名普通厨师,一路做到了行政总厨。一路走来,我也像杨师父一样,收了许多徒弟,其中许多人也都成了一方名厨。

六十岁退休之后,我还是没有放下心心念的厨房,接受了单位的返聘。每天就在厨房里转悠,尝试一些新的菜品,尝一尝其他厨师炒的菜,过着我期待的生活。

回望我这一生,就是一个普通农家子因为家贫饿肚子,选择去当兵,最终成功跳出农门的故事。

我没有过人的智慧,也没有很高的情商,只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直坚持了几十年,最后总算在自己专业略有所得。

很庆幸自己当年没有三心二意,而是静下心来跟师父学艺,最终凭借手艺站稳了脚跟,才有了后半生平静的生活。

声明:本人已开通全网维权,所有文章均为头条原创首发,严禁抄袭或搬运,一经发现,追究到底。

0 阅读:1

老刘的回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