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发布社保指南,事关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有5个提醒,看看

小强财艺 2024-06-01 17:18:37

灵活就业人员是指个体经营者、新业态从业人员,以及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根据公开资料,在我国几亿劳动者中,灵活就业人员超过了2亿,由于涉及人数众多,他们这一群体的养老问题备受关注。

5月28日,人社部发布一个社保指南,事关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有5个提醒,蛮重要的,一起先睹为快。

第一,提醒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选择

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由于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单位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因此选择养老保险时,既可以选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也可以选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后,缴费比例为20%,全部费用由个人承担,其中8%计入个人养老金账户,12%计入统筹账户,每个月缴费一次。

如果灵活就业人员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少,每年缴费一次。具体缴费时间和缴费档次,按照参保地要求执行。

第二,提醒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可以中断,不影响缴费年限的累计

灵活就业人员因为经济原因,或者其他原因,暂时不缴费了,可以中断缴费。

如果未来继续缴费,前后缴费年限可以累计,不影响退休时养老金的核算。这一点对于灵活就业尤为重要,毕竟灵活就业人员流动性大,收入不是很稳定,当出现经济困难情况时,中断社保缴费的可能性就大。

如果灵活就业人员有了正式的单位工作,灵活就业时的社保缴费年限和单位工作的社保缴费年限,可以合并累计计算。

第三,提醒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地的选择

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地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户籍地,一个是就业地。

因为灵活就业人员,不一定在本地就业,所以缴费地可以选择就业地,比如外卖小哥就可以在就业地以个人身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在异地缴纳费用。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只能在户籍地参保。

由于居民养老保险还没有全国性的统一制度,目前只能在户籍地参保。

第四,提醒灵活就业参加养老保险后,可以选择参加个人养老金

按照现行政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个人养老金,必须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可以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也可以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目前,个人养老金每年规定的购买上限额度为1.2万元。参加个人养老金,退休时就能多领一份养老金,提高了养老保障程度。

第五,提醒灵活就业人员领取社保补贴

部分灵活就业人员,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可以领取社保补贴。

主要有两类人员可领:一类是就业困难人员,一类是高校毕业生两年内没有就业。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后,符合条件的,可以领取社保补贴,标准为不超过实际缴费金额的三分之二,其中就业困难人员领取补贴不超过3年,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可以领取社保补贴到退休,高校毕业生领取社保补贴不超过两年。

申领时提供身份证或者毕业证原件或者复印件、灵活就业证明等。社保部门审核后,如果符合领取条件,将把社保补贴支付到申请者本人的社保卡银行账户。

以上就是5月28日人社部发布的社保指南,事关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点赞、关注、转发、收藏!

3 阅读:1162

小强财艺

简介:做专业领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