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干货,深度解读缠论同级别分解的操作以及同级别分解的实际意义

通俗易懂学缠论 2024-06-16 09:07:51

《通俗易懂学缠论》 可谓是实打实学习缠论的好地方,涵完整版缠论视频教程、缠论中枢指标软件(电脑版和手机版),每日缠论精品复盘视频以及缠论社群。

缠论的级别概念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理解的问题,它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图表的级别,另一个是线段的级别。当缠论提出了投资者可以进行同级别分解炒股时,这个级别概念就已经非常明确的限定在图表级别的范畴之内了。你可以认为,缠论的级别指的就是图表的级别。线段就是不同级别图表上的趋势走势,缠论的中枢也可以被认为是某级别图表上的线段内部的回调走势。任何级别上的震荡走势都可以分解成线段构筑的上下上下的盘整,如果内部线段的空间有10%的利润,你就可以在这个震荡过程中反复操作。

同级别分解的目标:将行情在某级别上分成一段段上涨与下跌的连接;同级别分解的目的:简化分析,永远只需要处理一个正在完成的中枢,而无需顾及之前走势的影响;同时为后面的推笔打好基础。同级别分解的原则:选择1+1终结点之前的阶段最高(低)点作为分解的标杆位;该如何进行同级别分解?

同级别分解线的再辨析要点:1、同级别分解线应该画在极值点上(即线段最高或者最低点上)。2、一个线段至少由三笔构成,如果画在极值点上使得两条同级别分解线之间只有一笔,那么选择次高(低)点中较高(低)的那个点画线。

课堂练习1:

(答案B:画在3号和6号点) 课堂练习2:

(答案C:画在3号和8号) (答案D:画在3号)

同级别分解操作,对缠论笔的定义有了一点小变化,所谓的某级别图表上的一笔,指的是以均线系统的缠绕标准来判断的,而不是采用顶底分型来判断。而且,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不同级别上的笔与线段都具有自同构性特征,即,高级别图表上的一笔,就是低级别图表上的一条线段。我之前说过,笔就是线段,线段就是笔,笔是未完成的线段,线段是已经完成的笔。这个体现出的就是不同级别图表上走势的自同构性特征,也是走势是生长出来的具体体现。

缠论的同级别分解操作就是把走势分解成不同级别图表上的线段。缠论对线段有明确的定义:凡是沿着短期均线系统(5日和10日缠绕系统)运行的走势就是该级别上的一条线段,只要两条均线不形成“湿吻”,该线段就会延续下去。按照这个标准来看,图表上的具有明显高低点之间的连接线就是一条线段。我们会发现,线段的最高点之后会出现一个“湿吻”,这个“湿吻”属于该线段的一部分,线段的低点之后也会出现一个“湿吻”,这个“湿吻”不属于该线段的一部分。

一条线段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唇吻”,即5日均线和10日均线粘连在一起,之后又会分开继续上涨,只要它们没有形成“湿吻”,该线段就可以不断延续下去,一旦5日均线和10日均线缠绕在一起,形成了“湿吻”,该线段就结束了,新的反向线段就开始了。在本级别图表上,这样的一条线段就是缠论定义的一笔,在低级别图表上这一笔就是缠论定义的线段。

缠论认为走势是生长出来的,我们可以从1分钟图表上观察走势的生长过程。在1分钟图表上,至少由三笔构筑的一个N型结构就是缠论定义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对应的是5分钟图表上的一笔。在5分钟图表上,至少由5分钟图表上的三笔构筑的是一个缠论定义的线段,它对应的是30分钟图表上的一笔。注意,这里有一个在实战中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选股和如何判断线段何时发生反转。

缠论技术分析的核心秘密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这才是你学习缠论的最重要的关键点,而许多人都忽略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学缠论就是白学了。不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缠论在这里告诉了你们如何选股,如果你们不知道如何判断一笔何时结束,你们也就不知道如何选股。不知道如何选股,就不知道如何炒股,这和你们学习缠论的初衷背道而驰。

如何选股?其实就是如何选择你可以操作的不同级别的笔。缠论的建仓机会就是选择某级别图表上的一笔来操作。选择什么级别上的笔作为操作级别,这涉及到许多因素,比如交易制度的不同、笔的涨幅空间的大小,投资者的资金量不同,以及投资者看盘时间的限制等因素。这个需要投资者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有一个原则,就是尽量采用低级别图表上的笔,财富的积累与交易次数成正比,交易的越频繁,财富积累的速度就越快。对中小资金投资者来说,你可以选择30分钟图表上的笔,对大资金类似你可以选择日线上的一笔。

如果你选择了30分钟图表上的一笔,那么,你操作的走势实际上就是5分钟图表上的一条线段。你可以把日常跟踪走势的图表切换的5分钟上去观看。在5分钟图表上,30分钟的一笔,可能包含一个中枢,也可能不包含中枢。不包含中枢的走势通常是沿着5分钟图表上的10日均线上涨,没有大的回调走势,而包含中枢的走势,会产生比较大的回调走势,不过,该回调走势会获得5分钟图表上的53日均线支撑,这其实就是获得了30分钟图表上的10日均线的支撑。从30分钟图表上看,在5分钟图表上形成的中枢仅仅形成了“飞吻”,之后又恢复上涨了,这表明30分钟图表上的一笔还没有结束,你可以通过这两个不同级别图表走势对均线系统的缠绕情况来进行综合判断。

5分钟图表上的走势是30分钟一笔的内部走势,所以,在日常跟踪走势时,我们主要是跟踪5分钟图表上的走势,30分钟图表和1分钟图表都是辅助图表,当你看不清未来走势的方向时,或者感到自己没有信心时,就可以参考30分钟对应的MACD上的指标,红绿柱子和黄白线的位置。在5分钟图表上,我们主要观察的重点是走势的反转点,这个反转点就是缠论定义的第一类买卖点。判断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结构判断和指标判断。结构判断是通过走势的N型结构出现背驰来判断线段的反转,指标判断是采用“湿吻”是否出现和对应的MACD红绿柱子的波峰波谷来判断背驰的发生。

1分钟图表与5分钟图表都是用来判断走势反转的。1分钟图表比5分钟图表在捕捉反转点时,反应的速度要更快,但是,1分钟走势容易造成误判,其原因是反转点一定是出现在最后一个结构上的背驰。而在1分钟图表上,你是无法判断该背驰是否发生在最后一个N型结构上。在5分钟图表上,如果走势没有出现明显的“唇吻”,你都可以认为走势将继续上涨,直到5分钟图表上的走势,MACD指标出现了明显的背驰后,你才可能判断出,当下的结构是最后一个N型结构,这个N型结构的第三段就是一个背驰段,于是,你可以到1分钟图表去判断这个背驰段的精确背驰点。这个背驰点就是缠论定义的第一类买卖点。

还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就是在实战中,如果你错过了第一类买卖点怎么办?你唯一的办法就是在1分钟图表上寻找1分钟线段反转产生的买卖点,注意,只有在买卖点上买卖点股票,你才不会承担价格下滑产生的风险。如果你认为你可以追涨,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你买入后一定带来浮亏,尤其是在期货市场上,这种浮亏由于有杠杆的存在而对你的判断产生严重的不信任,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自己良好的操作习惯,买点买入,卖点卖出。不能随便就买卖股票,这是大忌。

当你在1分钟图表上操作时,你一定要守着你的买卖点,一旦走势突破了你的买卖点你就要清仓出局,然后再观察后续的发展情况。我们之前说过,1分钟图表上的买卖点比较灵敏,它不一定是5分钟图表上的最后一个N型结构,如果走势又突破了你的买卖点,说明你之前对5分钟买卖点的判断就是错误的。所以,你要提高警惕,尤其是经验不丰富的投资者,比较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对大多数人来说,等待是最困难的,他们总是以为,等待就是在没有赚到自己应该赚到的钱,这是非常荒谬的思维。市场上从来就没有你应该赚到,而你没有赚到的钱。这都是你自己的幻想,所以,你的任何追涨都是自我陶醉在幻想之中。你唯一的办法就是,在1分钟图表上等待出现1分钟级别的买卖点。注意一定要培养自己在买点买入,卖点卖出的好习惯。从来就没有什么错过的机会,有的只是错过的买卖点。弥补的唯一方法,就是仍然回到买卖点出现的机会,而不是通过追涨来弥补之前的错过。

0 阅读:45

通俗易懂学缠论

简介:应用独创的缠论日线一笔战法专注短线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