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改变历史走向的小人物,你知道都是谁吗?

木子x哥 2024-06-16 22:31:11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假如潘金莲没有推开那扇窗,支撑窗户的棍子就不会掉落,她也就不会遇见西门庆;没有遇见西门庆,她就不会出轨并杀害武大;武大不死,武松就不会被逼上梁山;武松不上梁山,方腊就不会被擒获;方腊不被擒,就有可能取代大宋江山,如此就不会有后来的靖康之耻,金兵也不会入关,更不会有九子夺嫡和慈禧太后,以及闭关锁国的发生。没有闭关锁国,中外交流就会更加密切,古代中国可能就不会与世界脱轨,甚至凭借中华民族强大的智慧,继续引领世界潮流。当然,这只是一个段子,但熟悉历史的朋友或许会发现,的确有一些小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本文将为大家盘点其中的几位。

羊斟:春秋时期宋国的一名车夫。公元前 607 年,郑国攻打宋国,宋国大夫华元作为主帅,统率宋军迎战。为了鼓舞士气,华元杀羊犒劳将士们,但因忙乱中忘记给羊斟分一份羊肉,导致羊斟心生不满。于是在第二天两军作战时,羊斟对华元说:“分发羊肉的事你说了算,今天驾驭战车的事,可就得由我说了算。”说完,他就故意将战车赶到郑军阵地里去,结果华元被郑军活捉,宋军因而惨败。这也留下了一个成语——羊斟惭羹。

漂母:她是当初给韩信一饭之恩的老妇人。韩信年轻时家境贫寒,虽有一定才能,却不被人认可,为了生存,他只能在淮阴城旁的河边钓鱼为生。有一次,韩信在饥饿中来到河边钓鱼,漂母见他可怜,便无私地分享自己的食物给韩信。就这样,漂母漂洗了数十天的丝絮,为韩信带了数十天的饭。韩信对漂母说:“吾必有以重报母。”韩信的意思是不会忘记漂母的恩惠,日后一定会报答她。没想到漂母却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漂母的话激励了韩信,使他在日后成为驰骋天下的大将军,帮助刘邦一统天下,建立大汉王朝。

田父:秦朝灭亡后,项羽与刘邦展开了四年的楚汉之争。公元前 202 年,项羽被韩信为首的汉军团团包围在垓下,在西面楚歌的影响下,楚军自项羽以下都以为汉已尽得楚地,于是士气崩溃,只有项羽带领八百人马杀出重围。在行至阴陵时,项羽迷了路,在一岔口向一农夫问路,农夫说:“向左走。”结果项羽被引到了沼泽地,以致耽误了时间,被汉军追上。

项羽:经过一番血战,项羽终于来到乌江岸边。本想上船渡江的他,却因面对波涛汹涌的乌江而犹豫了,想起自己当初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兵起兵抗秦,如今却只剩下自己一人,便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于是在乌江边自刎而死。

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所杀的人物是有“小霸王”之称的孙策。孙策是破虏将军孙坚的长子,很早就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孙坚去世后,孙策先是依附于袁术,后来以传国玉玺为诱饵脱离袁术回到江东,经过几年的战争统一江东地区。公元 200 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垒相持,孙策暗中盘算袭击许都,迎取汉献帝,便秘密整顿军队、部署将领。当初,孙策杀死许贡。许贡的幼子与门客逃亡到江边。不久之后,孙策外出打猎,在山里遇到了三个人,这三人正是许贡的门客。他们搭弓射箭射向孙策,孙策面颊中箭,回去不久便去世了,年仅 26 岁。如果不是这件事,日后的江东之主必然就是孙策了。

兰京:北齐文襄帝高澄是被兰京杀掉的。高澄是东魏权臣高欢的长子,聪慧过人,严明有大略,具备政治天赋,深得高欢喜爱。他 15 岁就入朝辅政,将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条,令官员们心服口服。高欢去世后,高澄继承其衣钵,进一步掌控东魏朝廷,为家族地位的巩固和东魏向北齐的政权过渡做出了巨大贡献。

公元 549 年,高澄以大将军的身份兼相国,封齐王,并加殊礼,即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作为人臣而言,其权位几乎已臻顶峰,高澄遂与亲信们开始密商正式夺取元氏政权。正当高澄与心腹在屋内密谋之时,兰京假装入内送食,趁机察看情况。高澄认为他行动鬼祟,对他产生了怀疑,令他退下,并对在座的人说道:“我昨夜梦见这个奴才用刀砍我,看来我得处死他。”兰京在外面偷听到这句话,更下定了先下手为强的决心。于是藏刀于盘底,再度送食。高澄怒道:“我没有下令,你怎么一再进来?”兰京大喝一声:“我来杀你!”随即朝床上扑来,高澄躲闪不及,最后被兰京刺杀身亡,时年 29 岁。如果不是兰京的刺杀,高澄或许就能成为北齐的开国之君,北齐在历史上的名声也不会那么差了。

王晊:他的告密引发了玄武门之变。王晊是太子李建成的率更丞,却被秦王李世民收买。武德九年(626 年),突厥入侵,李渊派李元吉率领秦王府的将领出征,王晊得知此事后,偷偷到秦王面前告密,说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计划在昆明池为李元吉饯行,让勇士刺杀秦王,然后上奏父亲李渊说秦王暴病身亡,让皇帝把国事托给太子,让李元吉把尉迟敬德悉数活埋。得知此事的李世民哪能坐以待毙,于是率先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了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而后登上皇位,开创了贞观之治。如果不是王晊的告密,李世民很可能就止步于 28 岁了。

李猪儿:唐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造反是安禄山发动的安史之乱。公元 755 年,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叛乱,叛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入长安,安禄山也在次年的正月初一自称雄武皇帝,国号大燕,定都洛阳。

安禄山身躯肥胖如山,且年迈多病,眼睛几乎失明,背长痈疽,睡眠不好,只有在李猪儿的服侍下方能入眠。但安禄山脾气暴躁,视身边左右如猪狗,打骂随心。因此,李猪儿深受其害。

当时,安禄山次子安庆绪与其谋臣严庄图谋弑杀安禄山,严庄怂恿李猪儿说:“你服侍皇上时所犯的罪行可以数清吗?不做大事,过不了多久就会死了!”李猪儿对安禄山满腔怨恨,遂参与其谋。

于是在他们的密谋下,李猪儿在 757 年(至德二载)正月初一的夜晚,闯入安禄山宫帐内,用大刀砍安禄山的腹部,安禄山已无法抽出佩刀,只在临死前摇着帐柱说:“是家贼!”不久后便一命呜呼了。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烽烟四起。当时反元的势力中,朱元璋、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势力较大。我们知道,最后是朱元璋统一天下,但在驱逐元朝的过程中,朱元璋先清除了陈友谅和张士诚,为此朱元璋与陈友谅在 1363 年进行了鄱阳湖大战。

1363 年,陈友谅率六十万水师与朱元璋在鄱阳湖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水战。陈友谅集合巨舰,以连锁为阵,朱元璋军无法仰攻,连战三日,损兵折将,渐感不支。但不久,刮起东北风,于是朱元璋放火焚烧陈友谅的船只,汉军兵力损失过半,战船焚毁殆尽。后来,陈友谅企图突破封锁撤退。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朱元璋部下的一个无名小卒随手一箭,不偏不倚,正中陈友谅头部,贯穿头颅,陈友谅当即死去。顿时,汉军土崩瓦解,残余部队不久也被朱元璋消灭。假如陈友谅没有死,朱元璋能否夺得天下还是一个未知数。
0 阅读:71
评论列表
  • 2024-06-17 20:40

    是田夫不是田父

    木子x哥 回复:
    哈哈●0●

木子x哥

简介: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让我们一起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