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终究活成了令人讨厌的样子

翠柔评房产 2023-12-23 06:23:12

我们母亲那一代人很亏,因为她们做媳妇的时候,婆婆当家,等她们多年媳妇熬成婆的现在,时代变了,要看媳妇脸色了!

这种婆媳关系转变,同样适用于职场,以至于原来很强势的婆婆们很不适应,以至于有机会拿到话筒,就会喋喋不休,没完没了,就差如同泼妇去骂街了:

最近持续怒斥孟羽童的董明珠,是很好的代表。

1

人生的路漫长,但关键处只有几步。

对于如今的商界大佬、女企业家,董明珠传奇故事,家喻户晓。但她的关键处却是儿子两岁时,丈夫病故,留下的是10万元的债务。

那个年代,这是个天文数字。

遭遇变故的董明珠,第一次显示女强人的本色,就在1990年,她36岁了!毅然决然从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的国企离开,南下珠海,加入了格力的前身公司做了销售。

我很佩服,也很感叹:

1.35岁危机的当下,你敢36岁裸辞吗?

2.考公盛行,进入国企成为主流的当下,你敢离开国企吗?

董明珠做到了,并且成功,拨动了命运的齿轮,不再是体制内的按部就班,而是开启了另外一段人生。

董明珠遭遇的第二次变故来得很快。1994年,格力突然遭遇很多骨干员工“集体叛变”,作为王牌销售的她,自然也是竞争对手重点猎捕的对象,但出乎意料的是,她选择留下来了,并开启了作为管理者的加速上升之路。

人的选择,都是原生家庭、经历、见识所决定,但董明珠的两次抉择,在我看来,都有命运眷顾的结果,也影响了她一生的言行。

就像她留守格力创造传奇后,内心潜意识将对“出走”的同事难免有敌意,言语之中,骨鲠在喉,有意无意,总要流露。

这也是她为什么对“出走”的孟羽童,屡屡提及,次次“怒斥”的深层次原因。

2

上个世纪80年代参加工作、90年代成为商界大佬的董明珠,见了太多,经历了太多,但随着年龄增长,往往会在她们身上看到和谐的矛盾:

一方面时不时创造热搜,积极拥抱线上,利用流量,革新格力营销渠道,招聘孟羽童、引进王自如都是很好的例子;但另一方面,因自身经历、经验、模式的成功,思想及行为往往固执,甚至僵化。

面对这样的老板,员工往往不敢说真话,即便你是真心实意做事儿,也要学会跪舔,王自如就是很好的例子,但也因此让人质疑格力的企业文化,反而让人理解孟羽童,出走是对的。

今天,网友们喜欢“出走”的孟羽童,讨厌“留守”的王自如,只能说董明珠掌舵的格力企业文化出了问题。经济学上有个现象可以解释:

劣币淘汰良币。

王自如是聪明人,“离近点”的言论让董开心,但也让格力股票应声下降。

这就是代价。资本是聪明的,不听跪舔的奉承。

与对待王自如的宽容不同,董明珠近期针对孟羽童的言论可以说是,不依不饶,没完没了。

这些言论,很董明珠,但网友并不买账,客气的批评她“格局小了”,不客气的则说“更年期的老女人”!

3

再看董明珠怒斥孟羽童的言论,很自我,很僵化,以至于犯了这类人必然的通病:

不接地气。

11月7日,董明珠批评孟羽童不合规,我相信网友还是赞同董明珠的。毕竟他慧眼识珠,挖掘出并培养了后者,但后来“怒斥”就变味了:

你既然按照传统来,那传统的“君子去国不出恶言”就不知道吗?

以至于董的言论逼迫孟羽童回应,说出了当时的真实情况:

自己和格力应届大学生薪资水平一样,月薪在五千到一万元的区间内。工作分为5个部分,包括行政、政府接待、媒体活动、电商和市场部的具体对接以及出差。工作是从早上8点半开始,一般不会5点半准时下班,基本要24小时随时待命。

这时候,舆论其实已经转向了,因为董的喋喋不休,拿着话筒仗势欺人了!复盘舆论过程可以看到:

第一,如果孟羽童作为董的秘书不合规,那首先是董管理出了问题。何况孟还是她的秘书,你连秘书都管不好,还能啥嘞?难怪李国庆都看不下去了,声称董明珠“掉价”了!何况人创收没有伤害格力利益啊,没大毛病。

第二,孟羽童明明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那么董明珠为啥非要让她“打杂”呢?这明显是人力资源的浪费,证明格力人才培养机制是有问题的。也难怪网友说董明珠不如俞敏洪!

第三,孟羽童离开格力半年多了,董明珠近期一而再再二三去说孟,既显得格局小,又有制造话题蹭对方流量的嫌疑!董的言论,是她价值观的体现,但她僵化不接地气时,尤其是再今天,问题就很大了:

1.年轻人是应该追逐梦想,不要想着要钱——这是明显的不知道现在就业多么艰难,生活都是问题,你却仍然在PUA,也难怪00后网友回怼:

我的梦想是赚钱。

2.建议立法对员工跳槽收培训费。00后网友对此则说:

去你格力,是不是先把我高中、大学学费报销一下。

我倒是想问董大姐,你当年从南京化工研究所去珠海的时候,给钱了吗?

随便截图看看网友对此的反应。

我也是中年人了,而且恰好在年龄上处于董明珠与孟羽童的中间地带,但反思这庸碌的40年,最大的坚守就是:

曾经梦想改变世界的我,只求不被世界改变。

因此,我总告诫自己:

千万不能努力半生,活成自己当初讨厌的样子!

不知道董明珠如何做想!只是她作为公众人物拿起话筒时,不需要迎合年轻人,但也别总踩踏年轻人的“雷点”,不要利用现有地位仗势欺人,让人讨厌。

世界是董明珠们的,但终究是年轻人的。

董明珠终究是年龄大了点的“婆婆”,不知道年轻人早就流行过的一句话:

大人,时代变了!

0 阅读:13

翠柔评房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