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来了!央视曝光鼓浪屿宰客一条龙,网友炸锅:早该整治

李砍柴 2024-06-15 20:45:00

“只是想去看个海,没想到,被宰得连裤衩都不剩。”

一位刚从厦门归来的网友说出这样调侃且无奈的话语。

其实,这样的“鼓浪屿避雷贴”网上一搜一大把。

基本都在说套路多、体验差,狠狠被宰,劝大家千万别来。

在这样的呼声中,央视记者决定化身普通游客,深入鼓浪屿,一探究竟。

很快,厦门以“鼓浪屿宰客一条龙”被央视送上了热搜。

原来,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光环下,鼓浪屿竟隐藏着一条“灰色产业链”。

记者的探访之旅,从厦门轮渡码头的热闹喧嚣中拉开序幕。

这里,每日上演着一场场精心编排的“欢迎仪式”,却暗藏玄机。

“不要在手机上订票,是限时限码头的。”

出租车司机们一拥而上,将外地游客团团围住,热情得让人招架不住。

他们口中的“温馨提示”,实则是诱导游客步入陷阱。

“只有散客中心买的票,才是不限3小时的,还含景区门票和往返船票。”

……

游客们在司机的“忽悠”下,纷纷被带到了旅行社经营的散客中心,购买那些看似超值的高价套票。

事实上,只需35元,游客便能在码头或官方网络渠道轻松购得船票。

而所谓的“限时”政策,根本子虚乌有。

司机们为什么如此卖力推销?

答案很简单:无利不起早。

出租车司机的“热情”背后,是一张张早已张开的网,正等待着你一步步走入。

记者跟随司机,来到了散客中心,购买了一张168元的套票。

眼前这张套票包含往返船票和私人景点门票,实则隐藏着近100元的惊人利润。

在这里,“免费”和“优惠”成了最常见的字眼。

很多不知情的游客纷纷购买了这种168元的套票。

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所谓的“恩惠”,其实就是一个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有些游客即便怀疑自己“被套路”,面对信息的不对等和时间的紧迫,最终也只能无奈接受。

“你们就是捆绑销售。”

而散客中心的工作人员,总是以一句轻描淡写的“我卖不了单船票,你可以自己去买”来应对。

“外地人根本就是挨宰。”

外地游客除了发牢骚、生闷气,其他一切都显得无济于事。

而这,仅仅是套路的开始,门票的引流,不过是冰山一角。

一踏上鼓浪屿,记者便嗅到了海风中混杂的不和谐气息——一股宰客的腥味。

只能说,前面的都是“小菜”,导游才是真正的“主菜”。

这里的导游不讲景点,只讲生意。

游客们被带入一家又一家商铺,每件商品背后,都是导游和商家精心编排的双簧。

他们的笑容里,藏着你看不见的算计。

“门票包含的茶歇”,实际上是一场推销茶叶的戏码。

一位网友的吐槽,道出了无数游客的心声:“厦门那个苦茶坑了我好几千块钱。”

还有网友直接指出:“试喝的茶是好的,但买的时候,给的全是不好的。茶包装好了,很难发现。”

在导游和店家的联合推荐下,游客们往往会购买价格不菲的商品,而对商品的真实价值却一无所知。

记者特意在某珍珠店里,花费上千元购买了商家推荐的“海水珠”,却在专业机构的鉴定下,露出了淡水珠的真面目。

海水珠和淡水珠,一字之差,价格却天壤之别。

商家以次充好、虚假销售的不法行为,并不仅此一家。

记者走访了岛上的多家商铺,发现导游和商家之间的勾结远不止于此。

每样商品都成了他们牟取暴利的工具。

更令人震惊的是,海鲜餐厅竟然将死海鲜当活海鲜卖。

而这背后竟是50%的回扣诱惑。

记者冒充导游与店家攀谈,揭露了背后的利润来源。

一家海鲜店老板告诉记者:“398的龙虾,你就按298卖,客人就觉得你给了优惠,我照样给你五成回扣。”

另一位海鲜餐厅老板直言:“导游价给客人的新鲜程度不一样。”

这样的操作,让商家和导游赚得盆满钵满,却让游客成了冤大头。

“亏死了,100%不值票价,被宰了!”

“感觉我来厦门这几天,一直被宰。”

这是游客们的心声,也是鼓浪屿的尴尬。

从司机到导游,再到商家,环环相扣、防不胜防。

这样的套路,已经形成了当地特色的“待客之道”。

针对上述乱象,记者多次向厦门交市场监管、文化旅游等多个部门反映。

“这事不归我管”、“知道了已经上报”,这些成了标准回复。

在权限的边界上,他们最多只能“协调退费”。

一位厦门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的无奈之言,更是道出了真相:“我自己都向12345投诉过,没用……”

这不禁让人明白了:为何商家能有恃无恐?为何相关投诉此起彼伏?

央视将此事件曝光后,网友炸锅,评论区成了吐槽大会。

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厦门“被宰”遭遇记。

在中山街路,被出租司机搭讪,建议他们带小孩去海边环岛游玩。

一场雨中的“好意”,却成了套路的开始。

从套票到次品,从洗脑到推销。

行程结束时,他们才醒悟:从一开始,他们就步入了精心设计的圈套。

评论区的画风瞬间变成了“比谁惨”。

有网友表示再也不会去厦门。

有人则以“血的教训”提醒大家:到了鼓浪屿,千万不要随便搭理那些对你“热情”的人。

“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经验之谈。”

网友们的愤怒和无奈溢于言表,无论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

厦门当地人更是直言不讳:“我们厦门人是不会去鼓浪屿的。”

因为连本地人都难逃“宰”运。

每个在厦门的人都可能成为“待宰的羔羊”。

看来,这条“灰色产业链”由来已久,是该好好管管了。

央视的曝光如同一束聚光灯,照亮了厦门鼓浪屿的“灰色产业链”。

按常理,这样的曝光之后,随之而来的应该是严厉的整治和处罚。

没错,后续来了。

6月8日,厦门市迅速响应,成立了专项整治联合工作组,依法从严处置了有关违法行为。

涉事的五家单位,包括两家旅行社被责令停业整顿,相关导游、司机也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尽管监管部门的行动迅速,但网友们的担忧并未完全消散。

毕竟,厦门此前推出的“旅游品质年”行动,在央视的曝光下显得尤为尴尬。

这次整治,是央视的曝光逼出来的应急之举,还是真心实意的改革?

大家关心的是,厦门是否真的下定决心,大力整顿?

还是仅仅为了平息舆论,做些表面文章?

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监管不应只是一张网,而应成为守护消费者权益的盾牌。”

这句话不仅是对监管部门的呼吁,也是对整个旅游业的警醒。

毕竟,好口碑的建立,不仅仅依靠美丽的风景,更需要基于对游客的尊重和善意。

愿厦门的海风再次清新宜人,吹散阴霾,不再蒙尘!

本文作者 | 剥开的四季豆责任编辑 | 淡淡翠策划 | 蓝橙

0 阅读:725
评论列表
  • 2024-06-15 23:50

    本来还计划暑假带孩子去厦门的,还是算了吧

    云彩 回复:
    自由行不就行了吗,千万别跟团!
  • 2024-06-16 08:09

    鼓浪屿旅游听导遊讲:鼓浪屿有一大奇,推车胜宝马。意思是岛上政府对运输货物小推车搞个体承包,一辆车的年承包费超过了宝马汽车价格,就这样还抢不上承包资格呢,所以商家为了挣钱能不玩命宰客吗?

  • 2024-06-16 03:53

    一句谦意就把国人糊弄过去了,换作是两名国内旅客,我估计不会是这种待遇

  • 2024-06-16 06:38

    被处罚的都是没有背景,或者背景不够大的。处罚了之后,换家背景更大的来,更狠的宰客。

    核平萝卜头 回复:
    明白人[点赞]这么大地方这么就处罚了一个导游几个司机还有几家店,都特么的要笑死我了[得瑟]
  • 2024-06-16 01:30

    [并不简单]厦门隔壁的漳州泉州的景点都比厦门好得多还多得多,也不宰客。

  • SDY 3
    2024-06-16 20:40

    曝光后,票都能买到当天的[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6-16 02:42

    最远旅游本市步行街 还有小吃一条街

  • 2024-06-16 02:14

    你们没看内容吗,外籍乘客称患了紧急的病,且不说真假,任何人说自己有急病要去医院处理,都应该被重视吧,机组这样做没错,怎么有人在带节奏呢

  • 2024-06-16 11:51

    上不上岛都一样,还有曾安厝也都是一样的,都是卖东西的,去了就知道没嘛意思

  • 2024-06-16 16:11

    凤姐都不敢去的地方[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6-16 01:12

    到处都是陷阱,到处都是坑。食品是添加剂,电子秤是可以调的,现在努力赚钱了就回农村种菜了。

  • 2024-06-16 00:05

    就在旁边可是20多年没去了

  • 2024-06-16 01:08

    福建短期内曝出2起见不了阳光的事

  • 2024-06-16 14:59

    早干嘛去呀

李砍柴

简介:一边写作养家,一边浪迹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