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昏庸,说我有叛逆之心将我杀害,再度睁眼,我回到了朝堂上女帝自吹之时。

微夏故事 2024-06-27 10:22:33

第1章 一

我是镇国大将军。

大宋在我的护持下繁荣昌盛,万国来朝。

可女帝却自吹,这番盛世是因为她的洪福齐天。

女帝开始昏庸,她不再上朝,沉迷戏子。

她不再重用贤臣,身旁尽是小人。

当那敌国来袭,她尽然不派兵,要请妖人做法退敌。

妖人带着三千弟子开城门,跳着大神欲请来天兵天将!

我不忍百姓遭难,带领百官逼宫女帝,杀妖人守城池,退去敌兵。

可女帝非但不感激我,反说我有叛逆之心,将我杀害,株连九族。

我的鲜血染红地面,百姓无不悲哭。

再度睁眼,我回到了朝堂上女帝自吹之时。

“如今我大宋海晏河清,盛世景象,这皆是朕的洪福齐天。”

此言发出,百官讶然。

只因大宋的这片盛世有我的旷世功勋。

我乃大宋的镇国大将军,受先帝之托,辅佐女帝十三年。

女帝初登基时四海叛乱纷起,外有敌寇窥视。

是我持枪战马,带领着三十万精兵,平叛乱,驱敌寇。

北扫金兵,南征诸夷。

还了大宋一个海内升平,繁荣景象。

可太平后女帝却越发傲慢,自诩为圣人出世,有紫气环身。

所以这大宋的繁荣是她的洪福所招来的。

丞相王老大人意有不满,出列道。

“陛下,此言差异,如今我大宋有此繁荣都是镇国大将军所赐,如若没有将军十三年来的戎马厮杀,哪有我等朝堂上的指点江山。”

“还望陛下收回刚才言语,以免伤了镇国大将军的心。”

可这话却让女帝龙颜不悦,她扬起眸光,傲视道。

“怎么镇国大将军的军功还能盖过朕的紫气福瑞?朕这十三年来以无为而治,要不是有这些气运,如何会有现在的盛景。”

“大将军只是区区一介武夫,有何功劳敢凌驾朕之上。”

瞬间朝堂上寂寞无声,陛下居然藐视我的万世之功,百官的目光更是纷纷落在我身上。

我为大宋付出了许多,要不是当年先帝三顾茅庐,备足了诚意请我,我如何会出山。

我本可逍遥自在,随师参悟大道,哪来这些个烦恼。

先帝临终时又将孤女托付,我感恩先帝知遇之恩,又见女帝年幼登基,无依无靠的不忍心,所以尽心竭力的辅佐。

不然我也早已解甲归田,清净一生,哪来的浑身伤疤,阴雨之时全身的疼痛难忍。

那想到如今大宋有了繁荣之气,女帝反倒轻慢起我来了。

上一世时我心中不满,但也忍耐着。

可之后女帝却越发的昏庸狂妄,她痴迷戏子,不理朝政。

她妄杀忠良贤臣,启用阿谀佞臣。

最后惹得民怨四起,外寇进犯。

这女帝居然不用我等将军领兵退敌,反而相信一个跳大神的妖人,说是要请来十万天兵天将退敌。

如此昏庸简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不忍见百姓受难,最后带着百官逼宫女帝,杀了妖人,固守城池,众志成城下那敌寇退去。

可女帝非但不感激我,反而以谋逆之罪将我杀害,并株连了九族。

第2章 二

“李将军,你胆敢逼宫朕,说明你眼中没有朕,朕杀的就是你这个目中无人。”

“可如若臣不行事,陛下的江山岂不是没了。”

我问心无愧,豪言以对。

可女帝却昏庸至极,放出痴言道。

“胡说八道,朕乃圣人出世,紫气祥瑞护身,定能请来天兵天将。”

“要不是你,朕的天兵早已退敌,所以你这是误国,朕岂能容你。”

我被斩首,连同九族,那一刻人头滚滚,鲜血遍地,百姓闻着无不落泪。

现在重活一世,我将如女帝所愿。

“陛下所言甚是,大宋由此繁荣臣实无寸功,皆是陛下的洪福齐天。”

我深深敛眸,心中一片冰凉。

女帝闻言大喜,望着王老丞相道。

“王大人你听见了没有,镇国大将军自己都这般说了,你还有何话可说,真是啰嗦。”

女帝欢喜而笑,百官却是默然无言。

朝散,我回到家中,上一世我为了女帝倾尽所有,最后什么都没得到,这一生我将为自己而活。

我年轻时痴迷武道,现在正好以武静心,以武悟道,也算是种修行。

当即我吩咐家人,谢绝一切来往,紧闭家门,我专心在府中习武。

别说多年忙于戎马厮杀,我这武道落下了许多,如今重新捡起来,我顿感身强体健,比起过去健朗了许多。

当然我也想起当年的师傅,我那师傅可是个位高人,人称鬼谷子,通阴阳,明大道,有着通天彻能的本事。

我让家人再去鬼谷中寻觅,求以后能重回他那边修行悟道。

另一边女帝开始摆烂,她说这天下已经太平,无需再勤勉朝政,应当享受这番盛世。

她不再去朝堂,反倒是经常微服出游,去那戏园子。

她认识了一位名伶,叫做李诗的男子。

这男子长得冠冕如玉,薄唇挺鼻,举手投足间有种绵柔顺从之感。

女帝最喜这种男风,纳入后宫,百般宠幸。

王老丞相见女帝不上朝,忧心忡忡,直言这是美色祸国,大宋将有惊天大祸。

他集齐百官前来见我,希望我能带头面见女帝,群臣谏言,让女帝重振朝纲,恢复大宋清明。

我回想上一世之时,我带领着百官谏言女帝,可结果却是跪在宫外三天三夜,连女帝的影子都未见到。

后来值守的田公公不忍心,告诉我等实情。

“诸位大人还是请回吧,陛下早已和李诗出门游猎去了。”

王老丞相闻言当场气倒,百官纷纷摇头气愤。

我也是难掩气恼,不顾跪了三天三夜的劳苦,又带着百官在郊外拦下女帝的车马。

百官跪拜,我等苦苦恳求女帝回心转意,然而女帝根本不听我等谏言,反倒喝骂我们百官。

“好你们这群朝臣,胆敢拦着朕的车驾,你们想反了不成?”

“朕只是和李郎游览几日,管你们何事。”

我那时苦劝。

“陛下,你不可沉溺与美色,古之帝王但凡沉迷酒色,国家定然遭遇祸患。”

可女帝恼恨的大骂。

第3章 三

“胡扯,朕有紫气,乃洪福齐天的明君贤王,我大宋又无比繁荣,如何会出事。”

“你们胆敢口出逆言,就是在骂朕不是明君。”

说罢又号令车驾径直往前。

“如若胆敢阻拦,格杀勿论。”

我等百官只能望着女帝而去,那时我愤怒填满胸怀,仰天长叹。

这一生我岂能再受这气,我拒绝了王老丞相之请,反劝他女帝无德,昏庸失智,此去相劝定然凶多吉少。

王老丞相黯然的离开我府上,路上他摇头叹息。

“我大宋将要有覆巢之危,我等朝臣岂能坐视不理。”

当日王老丞相带着百官去进谏女帝,然而和上一世一样,女帝未见到,反倒是跪了三日三夜。

随后又得知女帝与李诗出游,连忙追去,遭到了女帝的一通恶骂。

“一群老匹夫,拦着朕的就是意欲谋逆,还敢口出不逊,指责朕的李诗。”

“朕跟李诗两情相悦,要你们何干。”

“还说朕沉溺美色是自取祸乱,哼,朕乃万世的明君,又着鸿运加身,到了你们嘴里却是昏君。”

“显然你们一个个老家伙都是不待见朕的。”

“来人,车马一路往前,胆敢阻拦者都给朕杀了。”

女帝一如上一世的蛮横无德,不理会群臣的苦劝。

车马往前,王老丞相年老体衰,闪避不及时被车马撞倒,当场碾的血肉模糊,其状极惨!

百官哀号,女帝听而不闻,径直往前。

还回头狂笑。

“你们这群百官是自取其辱,朕治理的大宋威伏四海,那用得着你们来谏言。”

女帝此举令人心寒,百官再没想进谏的。

我听闻此事后为王老丞相深感不值,女帝此后将越发昏庸。

我依旧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习练武道。

这时我派出去的几个家人回来了,他们带回来一本竹简古籍,是我那恩师鬼谷子所送。

他说只需按照书中习练,以后定能有所成就。

我握着竹简心中感恩,对着西北方跪拜师恩。

自此我更是沉溺在武道之中,每日里不是练武,就是打坐冥想。

数日后我收到了一封北国来的密报,言金国国主听闻大宋女帝昏庸,意欲起兵来攻,已经开始四处集结兵马。

上一世的时候我也曾收到这样的密报,那时我上呈女帝,反遭女帝嘲笑。

“呵呵,这样的密报朕也收到了,无非是些妄言,我大宋已与金国休兵,彼此交好,如何会开战。”

“况且朕有鸿运加身,天地照应,量这群金兵也不敢来犯朕的神威!”

我那时一脸的无语,国之大事岂同儿戏,怎能相信鸿运加身之言,这是失了智。

这一生我再也不讨这没趣,将密报给烧了。

接着过了三月,我习练的武道居然有所成就,我能体感天地之气,挥拳出掌间可碎巨石。

我的身体也越发坚韧有力,原先的箭伤每到阴雨天都会隐隐作痛,如今也不痛了。

浑身就是个通透舒畅。

我心下大喜,我已是窥见大道之人。

第4章 四

实力上我更是面对千人而能不败,寻常宫中禁军根本留不住我。

同时心中更是感激恩师,立志一定要习练至大成。

但好事多磨,没过了几日女帝忽然宣我入朝。

我已有三月未入朝,这一来发现朝中百官已经换了十之七八,好多都是生面孔。

这情况比起上一世还要过份。

有几个交好的同僚悄悄的告诉我,女帝现今喜欢的是歌功颂德的臣子,已经听不进任何逆言。

如今带领百官的是新任的丞相蔡京,此人善于察言观色,阿谀奉承,颇得女帝欢喜。

蔡京这人我知道,上一世的时候这家伙就是个跪舔女帝的佞臣,仗着有女帝的恩宠肆意妄为,在朝中结党营私。

如若有官员不孝敬金银,定会被他设计所害。

此人一上位后整个朝堂就变得乌烟瘴气,再无清明。

上一世的时候我也因此进谏女帝,劝女帝罢免此人,中兴大宋,然而女帝根本不听我言,还替那蔡京开脱。

“蔡大人是极有才华的,一手字帖写的极有神韵,朕深爱之。”

我再度进言。

“陛下,当朝丞相需要的是能力与学识,这与写字漂亮并无关联。”

可这话却触怒了女帝。

“镇国大将军你说什么胡话,朕岂能不识哪个是贤臣,哪个是昏官,我看你是想教朕做事。”

“朕乃千年来的明君,比你清楚一百倍,用不着你来教我。”

“那蔡大人就是才干出众,能力卓越,你要是再敢中伤他,哪怕你是先帝旧臣,朕也不饶你。”

我那时心中刺痛,难以言说的气愤充满胸口,女帝已经无可救药。

这一生我自然不会再去谏什么言,听得同僚们纷纷意欲不平,我反倒劝他们明哲保身,早早的辞官才是出路。

与众同僚谈论许久后,忽听得朝堂上一声喊。

“开市!”

闻言我一惊,随后就淡然处之。

上一世的时候女帝不再上朝,但喜欢开市,将朝堂变成集市,让群臣摆摊做生意。

这等胡闹,简直把国事当做儿戏,我那时也是气的胸口吐血,苦苦劝谏。

“陛下,从盘古开天以来,从未有过一位君王将社稷这般胡闹的,如若传到外面岂不是被人耻笑。”

可女帝欢喜的呵呵直笑。

“镇国将军勿要忧虑,我大宋文化昌隆,我等朝堂上摆下集市,正是弘扬我大宋贸易文化,可将我大宋文化传扬出去。”

那一刻我简直想要拔剑杀了女帝,天底下怎的有此昏庸的话。

我忍住怒意再度死谏。

“陛下,这并非弘扬大宋文化,这实则在胡闹,此后国无法度与威严,天下必定大乱。”

女帝脸色顿时阴沉,痛骂我无知。

“哼!一介武夫懂什么,这朝堂上贸易那是极有趣的,朕就想玩几日有何不可。”

“况且满朝文官各个会画,会写,字帖图画样样精绝,设个市集卖出去岂不是充盈了国库?”

“你这匹夫啥都不懂,再敢妄议,朕就定你的罪。”

第5章 五

那时我悲愤欲绝,看着她执意如此,只能任由女帝胡闹。

这一生我只是淡淡微笑,对此心中毫无波澜,女帝自己作死,关我何事。

早市上蔡京拿出几幅字帖兜售,群臣竟然如市井之徒纷纷争抢,最后卖出了数百金的高价。

想想民间的疾苦,这朝堂上的一幕令人气的吐血。

那蔡京卖了字帖后不忘歌功颂德,直言是因为女帝的英明神武,才有大宋如今的盛世之景。

“陛下有三皇之功,五帝之威,乃旷世唯一的贤明君王。

“我等大宋臣民得陛下洪福庇护实乃万世之福,还望陛下万岁无疆。”

这等肉麻的言语常人都难以忍受,女帝听得却是满脸红光,大喜道。

“赏!”

这一声赏寒了无数忠诚良将的心,这朝堂怕以后全是些阿谀奉承的话,再难听见铮铮谏言。

我早已心寒如冰,这一刻缄默不语。

可女帝却并未放过我,她那傲慢的目光落在了我的身上,语气不屑的道。

“镇国将军朕的早市上你不打算卖点什么吗?”

我眸光微动,回道。

“臣没什么东西可卖。

女帝盯着我呵呵笑道。

“将军身上的兵符不是件好东西,如若卖了朕这边可出重金。”

我闻言眸子惊颤,女帝这是要夺我的兵权,虽然早知她无德,可心中还是刺痛。

女帝见我不答话,又道。

“如今我大宋太平无事,要你这个无用的将军做什么?空费钱粮做米虫吗?”

“还是早早的递上兵符,朕也不会亏待你。”

我冷眸而笑。

“陛下,你说我无用,可如若金兵来犯,你用何人抵挡?”

女帝不屑道。

“我大宋如此盛气,还有哪国敢来进犯。”

蔡京也跟在一旁帮腔。

“陛下所言极是,我大宋有了陛下的洪福,外国皆是来朝,纷纷拜服,哪有敢进犯的。”

“这镇国将军不肯交出兵权无非就是想多吃些军资,这等军头着实可恨。”

“以臣看镇国将军也是王老贼的余党,还请陛下治他的罪。”

蔡京血口喷人,拿着恶语就要造谣,我岂会受这等小人之气,目光犀利的盯向他。

“蔡大人如若金兵来犯,你来出阵杀敌如何?”

我气势如山,瞬间让蔡京面露窘迫,失措无语。

“你,你,你这是为难我这个文官,简直胡闹!”

“胡闹?文官就不可领兵出征?”

我嘲讽怼脸,怼的蔡京哑口无言。

此刻朝堂上一片肃穆,如山雨欲来乌云压顶,空气中都凝重了数分。

与我相好的百官望着我,目光中流露同情。

女帝如此无德,要夺功臣的兵权,可想而知下一步就是要杀我。

蔡京一脉的官僚也在看着我,这群鼠辈各个嘴角抹着冷笑,都想见我出丑。

女帝高高端坐,目光逐渐不善。

而我心中冰凉,女帝如此无情,我还留着兵符干什么?

金国真的来袭,我哪里还会再出手。

在一众百官惊愕的目光下,我豪爽的把兵符递了上去。

“陛下,臣可以出售兵符,但如若不足万金,臣就不卖。”

第6章 六

女帝不悦道。

“镇国将军你这是要为难朕,万金可是要掏空朕的国库。”

我冷笑着看了眼蔡京。

“方才蔡大人的几个字就能卖出百金,臣的这兵符可统领三十万虎贲之军,可纵横与天下无敌,要万金难道还少吗?”

“还是说在陛下心中,臣等兵士将军还不如一幅字画不成?”

女帝语塞,一时间答不上话来。

我又道:“如若陛下不答应,这兵符你就休想拿去。”

女帝顿时大怒。

“镇国将军你敢违背朕的旨意吗?”

我怒目反驳。

“这里可是市集,可不是朝堂,可没有君臣之分。”

“你!”女帝再度语塞,脸色晦暗道。“好,朕便如你的愿,可你给朕记着,这钱可不好拿。”

女帝有杀我之意,我如何不知,可我根本不怕,这钱我有用处。

我带了钱就回家,然后让家人把这些钱带去了军营,一部分给军中跟随我多年的老将兵士,宋国已是磊卵之势,让他们速速离开。

另一部分则给了阵亡将士的遗孤,让他们以后生活无忧。

做完这一切我让家人立刻离开京都,去鬼谷中投奔我师父。

女帝迟早要对我下手,我要早做准备。

然后我便是加快武道修炼,隐隐间我有了问鼎巅峰的迹象。

与此同时我再度收到军情密报,北边的金国国主得知我被夺兵权,连夜就带兵三十万杀奔大宋而来。

数日后金国大军围攻镇北关,镇守陈将军拼死抵抗,每日里十几封加急文书送到京城。

可蔡京等人把文书压下,他们早已被金国重金所收买,骗那女帝说天下太平,更是不准百官议论军情,有违背的就斩。

朝堂上蔡京一伙早就掌控一切,百官莫不敢言。

那女帝依旧每日里开市治国,还忙着给石头封爵,这昏庸之事已经让人不忍直视。

不久镇北关被攻破,陈将军以及十万守军将士阵亡。

可怜了无数大宋忠骨,只因女帝的昏庸无道!

那金国大军破了雄关,一路高歌猛进,不到三日就已经兵临京城下。

而女帝依旧不知敌情,如今她又迷恋上了方士之术,想要寻那长生不老药,据说她的身边多了位神通广大的郭仙人,女帝对他那是深信不疑,万般敬重。

也在这时我突破了武道巅峰,有了先天之境。

跨步浮空而上,青丝拂动,白衣猎猎,我举手投足机间有了缥缈之像。

抬手一掌,山峰崩裂,威能撼天动地。

这便是上一世我错过的大道,这一生我得到了。

但我要留下笑看女帝的结局,上一世就是因为我救了她的大宋,她便记恨杀了我。

这一生我倒要看看这女帝如何的结果。

这一日女帝要祭拜天地求取长生药,邀请百官入宫。

我也被邀请在列。

此时城外已被金兵围困,城中的富人与官员早知军情的都已经跑了,只留下些贫苦的百姓。

我望着这落魄的城防,看到宫内的张灯结彩,热闹之像,心中满冷笑。

0 阅读: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