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男校长身穿旗袍助力高考,网友:这哪是校长分明是寺庙住持

凌安 2024-06-07 12:27:12

高考,如同一场盛大的战役,每年都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在这个特殊的时刻,22 万多莘莘学子即将怀揣着梦想与憧憬,踏入那决定命运的考场。

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凝聚成此刻的力量与期待。而在这背后,学校、老师、家长都在以各自的方式,为学子们加油鼓劲。然而,当一些独特的助力行为出现时,却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与讨论。

陕西富平某中学的高考壮行大会上校长的举动,更是成为了焦点,这究竟是用心良苦还是别出心裁?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

各地各校助力多样

为了给高三学子加油打气,各地各校可谓是绞尽脑汁、各显神通。比如有的学校会组织激情澎湃的“擂战鼓”活动,那一声声震撼人心的鼓声,仿佛在为学子们奏响冲锋的号角,激励着他们勇往直前;

“鸣鞭炮”则用响亮的声音传递出美好的祝福和期待,寓意着他们的未来一片光明;

“唱战歌”可以激发学子们的豪情壮志,让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考试中;

还有的会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缓解紧张焦虑情绪,以更加平和稳定的心态面对高考;

通过播放暖心视频、展示家书如面等方式,让学子们感受到来自家人和学校的温暖与支持;

“摸狮头”则蕴含着吉祥如意的美好祈愿,希望学子们能够在考场上发挥出色。

富平中学壮行引争议

在陕西富平某中学的高考壮行大会上,出现了令人瞩目的一幕。只见那位体态妖娆的男校长,身着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紫色旗袍,勇敢地站在台下众多高三学子面前。

他情绪激昂地大声高呼:“同学们,为了大家,我今天豁出去了”,同时还不断挥舞着手臂,以增强气势,“祝大家高考加油,高考必胜,旗开得胜!”而坐在台上的其他校领导面对这一场景,也只能面露尴尬的陪笑,似乎对于校长的这种举动也感到有些意外和无奈。

网友质疑与调侃

校长的这一行为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网友并不认可这种做法,他们觉得校长的行为过于博眼球,而且他所说的话语显得十分空洞,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和深度。

有网友甚至调侃校长的样子像寺庙主持,这种形象与学校庄重严肃的氛围不太相符。

还有一部分网友直言这种行为不应该被推崇,而应该被鄙视,认为真正有修养、有学养的校长,不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展现的,而是应该从精神上鼓励学生、从生活上关心学生、从细节上温暖学生。

此外,还有网友提出质疑,认为仅仅穿旗袍难道就能保证旗开得胜吗?这种思想不应该出现在学校中,因为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引导,哪怕是出于加油打气、活跃气氛的目的。对比其他良好做法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其他一些学校有着非常不错的做法。比如江苏的校长亲自为高三学生舞龙舞狮,那精彩的表演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学生们增添了信心和勇气;东莞学校则组织了“千人喊楼”活动。

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们通过各种充满活力和热情的活动,表达对高三学长学姐们的告别与深深祝愿,这种方式既朴素又真诚,还能让学子们感受到浓浓的暖意,同时也达到了减压的效果。

行为意义的思考

诚然,在高考这个重要的时刻,给学生们送上祝福、为他们加油打气、帮助他们减轻压力等,这些都是非常有必要且无可厚非的。就像很多学校所采取的“擂战鼓”“鸣鞭炮”“唱战歌”“心理疏导”“暖心视频”“家书如面”“摸狮头”等方式,都切实地让孩子们能够以更加从容的心态去应考。

然而,像穿旗袍这样的行为,虽然从表面上看确实具有一定的仪式感,但我们确实需要认真思考,我们的这些行为究竟要给孩子们传递一些什么样的信息,会让他们获得怎样的能量。我们可以追求创新,但一定不能落入低俗的套路,要真正做到对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益。

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节点,各种助力方式也是层出不穷。我们在关注这些现象的同时,更应思考背后的意义。究竟怎样的助力才是真正对学生有益的?是形式上的新奇还是精神上的鼓舞?而这些争议与不同做法也让我们不禁反思,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们是为了一时的热闹还是为了学生长远的发展?当高考的喧嚣过后,留给学生们的又将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入思考,或许答案并不唯一,但探索的过程会让我们更加明白教育的真谛与价值。

0 阅读:271

凌安

简介:分享最新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