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中美俄“陆军”实力大比拼,谁才是步兵最强王者

寄翠谈商业 2024-03-22 03:02:57

前言: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全世界都在嫌弃毛熊打得这么拉胯。美军打成什么样子,后面讲。我军当然不可能打成这个鬼样子,不管武器好与坏,在战术上,中国军队从来不会轻敌!

本文共6节:

1、实战经验;

2、毛熊为啥不行;

3、什么是实践;

4、美空军真的在下降吗;

5、单兵热融合;

6、PLA重型旅 VS 美军ABCT。

我曾经佩戴的臂章

去年11月,乌军突然攻势凶猛,俄军被揍得措手不及,不得不从赫尔松撤兵,收缩战线。

我的老领导问我:“俄军为啥打的这么拉胯,后面会不会被乌克兰给反攻毛熊大陆哦,换成我们中国军队会打成什么样?”

我一愣神,笑着说:“毛熊啥时候不拉胯啊,但他扛揍。战略性撤退在各大战役中,也是很常见的。”

这可不是吹牛,从“和平使命-2005”中俄第一次联合演习开始,我们就很纳闷——俄军怎么连个步兵队形、机动战术都没有的啊,也就精神面貌看着还不错。

我研究过毛熊的5个将军,从叙利亚轮战回来的,谈不上战绩辉煌,但也算是打得不错的一帮狠人。

那为啥在乌克兰打成这个鬼样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战场环境不一样,毛熊这次轻敌了,暴露出一堆短板问题,犯了很多错......犯错的代价就是战场上俄军伤亡很大,一线打得焦灼,二线和后勤补给却跟不上。

去年2月24日第一战就暴露出致命问题。

当时俄军突击队空降突袭基辅的安东诺夫机场,被乌军快反部队围攻了30多次,俄军后援部队竟然花了一天多时间才赶到......

跑道被乌军炸毁,突击队快顶不住了,这还谈什么突袭?

本来是要推动战线前进的,结果打成阵地拉锯战,谁能说毛熊军改是成功的?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军当然不可能打成这个鬼样子的,中国军队在战术上从来不会轻敌。

我们来聊一下不为人知的中国陆军。

如果军改之前,中国陆军真谈不上世界第一,甚至可以说,我们离开世界最强轻步兵的宝座也已经很多年了。

论合成化、信息化数字化,不如美帝;论炮兵装甲兵,不如毛熊,怎么吹?

至于军改以后,只能说,就问还有谁?

重回第一实至名归,当然这个也是同行衬托的好。

一、实战经验

毛熊在乌克兰丢人了,只是对不熟悉军事的人来说新鲜,实际上军改就给毛熊改瘸了。

至于老米,也搞了强攻击、血量少、防御低这种骚操作。

当然,最直观的可以去比较下我军的重型合成旅和美帝ABCT旅编制的配置,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至于那些谈实战经验的,真的可以歇歇了。诚然,高烈度的实战经验,能让军队战斗力大幅度地提升;但低水平的治安战只会把人变成傻子。

举两个最典型的例子。

当年打乌东战争的时候,美军参谋根据伊拉克的先进经验,指挥乌克兰军队过桥的时候一字长蛇阵摆着,让人去排路边炸弹,结果毛熊直接炮兵覆盖,伤忙惨重。

第二个例子就是,一支曾经驻防伊拉克的美帝陆军部队,按说是百战之师,结果回欧文堡参加对抗演习,红军的EC130罗盘呼叫一开机,整只部队都抓瞎了,通讯靠吼取暖靠抖,被红军按在地上摩擦。

为啥?因为在伊拉克地区,那支美帝部队没经历过,也不知道啥叫复杂电磁环境。

所以,中美两国的共识就是:在没有高强度实战的时期,能最快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手段,就是朱日和、欧文堡那种复杂且高强度的实兵对抗演训。

对于当今的合成化部队来说,考量战斗力不光是比数量,也要比单个武器的性能。

另外还要看各种庞大的后勤保障单位,是不是足够强大,这个才是战斗力倍增器。

毛熊在乌克兰之所以丢人,也是有原因的。整个旅的好装备全部集中在那几个BTG上,也就是营级战术群。结果就是靠几个BTG在前方狂飙,后边全家老弱病残跟着。

后勤跟不上,趴窝的战车也做不到及时有效的收容,更要命的是前线的二线部队人数严重不足,扛不住战线,BTG一波莽上去之后就没后劲了。

毛熊这个思路在苏联时代是可以的,但俄罗斯羸弱的后勤保障就直接拉稀了。如果乌军反攻猛一点,一线BTG能扛得住就见鬼了。

所以,战斗民族这个称号也没白瞎,会战斗不一定懂战术,至于战略部署和谋略,美帝都没玩明白,孙子兵法那一套复杂操作,只能看东方神秘某大国了。

实际上毛熊的衰退是有迹可循的,从部队编成、训练水平等数据在和平时期就可以窥探一二的。

因为,军队的战斗力是有科学依据的,依托人员、装备编成、训练数据就能做出一个合理评估。

“不可知论”这种思想要不得,要知道,爆冷不是常态,大多数时候纸面分析是接近真实的。

那些说纸面数据靠不住的,我只能说百度来的纸面数据是靠不住的,这点尤其是高技术兵种最为明显。

首先,军事发展是讲科学规律的,不以军事爱好者的意志为转移。在当下的技术环境下,闭门还真能造车。

其次,我们是不是在闭门造车呢?

答案:不是。

在不懂军事的人眼里,刻板印象就是:你要满世界打仗惹事,才会有所谓的“实战经验”,才不叫闭门。

关于实战经验前面说过了,这里补充一个重要的手段——对外军事交流。

我军从延安时代就紧盯世界前沿,放眼世界,根本就不存在闭门这一说。而且我在部队服役时,就是搞这个的,联合演习、军事学者访问、军队访团互访交流、军官出国培训或留学等等,我都有参与过其中的任务,在以往的文章中也有陆续提到过一些细节。

在美帝各种围堵封锁的情况下,我们创造条件对外军事交流,无论是技术、战术、军事学说,我们一直都在前沿跟进的,去了解外军。

对国外每一场热点地区发生的战争,我军都有派驻观察人员,甚至会和利益相关国直接交流,带回第一手战地资料,并在国内进行复盘分析。

两伊战争时期局座是在现场的,不知道也很正常,局座也不会说的。2016年之前,远赴美国的军事交流不要太火热,都想去看看美军到底啥水平,中东那边就更不用说了。

曾经的伊拉克部队

再举个出名的例子。

1973年戈兰高地坦克战打完后,叙军代表访华,我们的工兵一比一复刻戈兰高地的壕沟,手把手地教外军怎么爆破以色列的反坦克战壕。

说个冷知识,工兵是个技术极高的兵种,尤其爆破这块,是非常讲究的,全世界玩得转的没几家。

仔细想想,其实全世界热点地区的战争,大部分都有我们的影子,只不过有时候并不直接参与罢了。

哪怕是90年代我们最弱的时代,也不耽误我们去南斯拉夫倒腾一下F117的残骸。

我们从没离开过世界各地的热点,不是没有对外交流,只是不爱说,说了也装不知道。

毕竟军事这专业相当复杂,牵涉面又广泛,光研究一艘补给舰就能把年轻人熬秃头,能说出来的都是有针对性意图的。

二、毛熊为啥不行?

我看不少人都说毛熊拉胯,我们更拉胯。

谁给的勇气敢指责我们拉胯?

没有科学依据的结论都是耍流氓,首先得知道毛熊为啥打得不行,然后打脸那些说我们不如毛熊的人。

军事发展是讲科学规律的,不适用于“不可知论”,拍脑袋就更扯淡了。

前面已经说过了,毛熊BTG战术为啥失败,是因为后勤跟不上导致的,现在讲点别的,再逐一对照PLA。不要太较真数据的精确性,它是动态的,为了迷惑敌人,各国也会给出自相矛盾的数据。

第一,陆军后勤力量配置不合理。

毛熊一个机械化师,军改前编制里有200台卡车,军改后50台。

你说毛熊军改是不是瞎搞,靠50台卡车保障一个机械化师,后勤能搞好?

当然,毛熊是真不缺坦克和步战车,这方面确实齐装但不满员,开打的时候某些单位只有一半的士兵。

这个和后面的战场表现基本吻合,一个后勤跟不上,一个兵员不够。这里我必须说个题外话——在裁军方面,毛熊有没有被美帝忽悠瘸的可能性?如果没有,怎么会连战斗单位的满员编制都保证不了的呢?

再来对比下PLA陆军。在军改后的联勤保障能力是怎样的水平?看完我陆军在新疆、西藏和东南沿海调动兵力及装备运输的瞬移大法......美帝和三哥吓得都不敢吹牛了,光看纸面数据毛熊都哭晕在厕所。

我就举个例子,2014年“北剑1405”实兵对抗演习。

这次参演整建制的重型合成旅动用90%以上的履带装备,全员全装大强度作战9昼夜。

“蓝军”是一支按照外军的大纲条令开展战术训练的部队,按照外军的编成、作战思路来给“红军”找麻烦的。

最关键的是,“红军”两天两夜突进243公里,坦克连续行军在20摩托小时,远超4到5小时就要停车保养的常规操作,一路上遭遇各种敌袭、空袭、核生化攻击,还有复杂的电磁环境。

两天里面40台坦克趴窝,修好15台,非战斗损失接近一个营级战斗单位,事后总结教训是必不可少的。

对装甲部队有点了解的人,就知道这个数据有多恐怖了。

但凡毛熊要有这后勤保障能力,基辅早都没了。

哪怕有这一半的水平,也不至于一路上丢车,最后还被人捡走拍照。

毛熊虽然拉胯,但是坏车扔路边不是槽点。正常来讲,毛熊在打装甲集群突击战时,车坏就扔,等后队收容维修是标准操作。

槽点就在于,没有后续收容保障。

第二,毛熊侦测手段落后,无法为炮兵打击提供有效的支持。

毛熊在乌克兰有个致命的缺陷——战场态势的感知能力太差,只能靠特战肉侦,或者靠大疆。

这就导致毛熊炮兵响应迟缓,打击效能不高。

当然,这方面乌克兰也好不到哪里去。

两边都让人捏把汗——炮兵原地一蹲,竟然慢腾腾地打完几个基数的弹药,甚至在一个阵地里,猫着个把星期不转移的奇观。

为啥说是奇观呢?

因为PLA当下的水平,已经可以做到5分钟快打快撤,转移不及时的话,直接被判阵亡。

为啥只有5分钟?

因为PLA拥有空天地一体的完备战场侦查体系,拥有高度数字化信息化的炮兵部队。

5分钟的毁伤链,你要放乌克兰大平原,就真的是降维打击了。

第三,制空权变现不行。

毛熊在乌克兰还有一个困境——就是制空权没能力变现。

虽然空天军整体实力和表现比乌克兰空军要好,但本质上仍然是菜鸡互啄,为啥?

制空权不稳,更没法变现为对地优势。

当然,这个也是有原因的,装备老旧是一回事,最关键的是训练水平低下。

有一篇采访毛熊空天军司令的文章,里边有提到过,在零几年最惨的时候,毛熊一年的飞行小时数才30。

这是啥概念?朝鲜的水平都比这好!

后来逐步恢复到90小时,现在勉强到了110小时左右的水平,这个也就日本和欧洲的水平。

那么,美军是啥水平?F15机队年飞行量是240小时,一线精锐部队一年飞300+小时。二线部队的年飞行量平均也有180到200小时。

然后多说一句,中国空军的训练小时数和美军一样的。

无他,就是烧钱。

每年两三百小时的飞行量还不够,还得参加高强度、大规模实兵对抗,就是搞世界大战那种复杂级别的对抗演习,一个叫红旗,一个叫红剑。

说人话就是,毛熊空天军没有大规模空中战役的组织能力,没有中美空军一样强大的电子战能力。

再讲一个非常丢人的事情。

根据俄国防部公布的战报,说俄空天军的预警机,在发现目标后,先得把目标数据传回地面指挥中心,再从指挥中心传给中继通讯机,再由中继飞机分发给作战飞机。

绕了这么一圈,容易被干扰不说,黄花菜都凉了,你见过谁家的大型预警机,竟然不具备指挥空战能力的吗?

伊朗人那个无人机,为啥连美帝都要敬畏三分?因为它有个抗干扰能力极强的CRPA天线,用来卫星导航的,那玩意儿在美国是禁止出口的管制技术。

您知道伊朗哪里买的么?

对,华强北。

咱们再聊聊电子战水平,聊这个可就真不困了,因为这真是有实战案例的。

前两年,中国空军电子战飞机搞了个东亚版巡航特大空情,折腾得日本空自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紧急起飞拦截。

把多频道杂波一开,微波和电磁脉冲功率开大一点的话,地面雷达电路板都要被烧毁,岛国的电子系统就抓瞎了。

连嘉手纳的美军都出动了,比朝鲜往日本海扔导弹玩儿,还刺激!

折腾完鬼子,回头又把棒子折腾了一通。

当时的国内外新闻都报道了,还有不少日本飞机紧急起飞的视频,有兴趣的可以去找找。

吹毛熊可以,但无凭无据说咱们不如毛熊的,只能说这人确实不太懂军事。

俄军已经跌到英法水平了,现在的五常,已经是上两常和下三常的结构。

同志们,时代变了。

三、 什么是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把实践和战争划等号是不对的。

战争以外的军改、训练、演习都应该归类于实践。

我再举一个例子:1976年以色列特种部队千里突袭乌干达,以一人阵亡的代价解救了一飞机的人质。

行动之前,以色列找了个机场,弄了架客机,一比一复原场景,反复演练,终于一战成名。

这可是某些人眼里高大上的“外军案例”,不会有人说演习无用吧。

再来说中国陆军的实战,中印洞朗对峙那阵,当时刚军改完,上头和某些网友一样,对这支刚军改完的军队战斗力,心里也没谱。

空军将整建制兵力投送到高原,只需要几个小时

为了战备,甚至征用了精确制导弹药的外贸订单,这个也暴露了我军当时精确弹药库存不足的问题。

当然,结果皆大欢喜。

夸张一点地说,我们齐装满员把能炸平新德里的力量,都拉上高原了,结果发现对面的印军,连步兵弹药都还没分发到位。

什么叫世界顶级陆军?能在战术上做好充分准备的,才有资格这么说!也就是在实战中检验了军改卓有成效,军队后勤保障到位,投送部署配得上闪电战和雷霆暴击,如果要打持久战,那就更没问题了!同时还暴露了大量问题加以改进。

这算不算符合了大家对实践检验的要求?

当时上高原的部队官兵遗书都写了,二线部队的请战书比人还高,全员枕戈待旦,就等随时开火的指令。

如果这都不算实战,那什么时候才算?

再举另一个实战的例子:2016年南海仲裁案,中美海军极限施压,中国三大舰队全部出动,就等着一句“开火!”

最后美军认怂走人。

这算不算实战?

如果说PLA像某些喷子说的内宣只会吹牛,不管你信不信,反正美国人没信。

没信,没捞着便宜,还怂了,气不气人?

谁的夜视仪更先进,HK416和95步枪谁更好,又或者说,我军的AESA单兵阵地雷达、太赫兹雷达比美军的强,比这些配套装备谁更先进,就能判定中国必输,还是美帝必输吗?

顺便说一下,这两年国内夜视仪进步还是挺大的,当然,要说单兵的,那确实老米的好,没啥。但是,打夜战奇袭,我军就没输过,实战演习也没停过。

我希望大家能理解“权重”的概念,不要陷入无休止的口水战和抬杠。

在陆军对抗这个宏大叙事里,各种重型技术装备以及体系的战力权重才是最高的。

四、 美空军真的在下降?

由于大量的F35入役,同时催生了新的训练大纲,得益于五代机的高度智能化,比四代机更先进的训练模式,可以降低飞行小时,同时让菜鸟“速成”。

这个就是技术变革带来的巨大优势,美空军的战斗力不降反增。所以说,美军那点事儿,该黑的就黑,该夸的也要夸,自信一点。

顺便说一句,F35这种新的训练模式,歼20也有在用,自创的。

目前就是,中美空军的飞行小时数稍微降低的话,那一定是通过实践摸索出来的,有技术变革带来的训练新大纲。

如果其他国家飞行小时在下降,那不用怀疑,那就是菜,做不到把纸币当冥币烧,这就是现实。

五、单兵热融合

简单说,第一,美军那个单兵热融合确实很牛,比咱们国内的好,当然也贵,别人好的东西嘛,咱们是要大方承认。

然而,这并不能拯救美陆军的拉垮……

因为这个玩意儿的功率和效能远比不上车载平台,甚至还不如侦察兵三脚架支着的便携设备。

如果指望特战队员戴着这个牛逼的单兵夜视镜,去前线肉体侦察,那么这个效率和收益,可以参考下毛熊特战在乌的行动,分分钟被头顶的无人机扔炸弹。

第二,既然提到车载侦查系统,在这种大平台上的侦查设备,我们和美军各有优势,还真不是田忌赛马。

对比一下,咱们合成旅这边比较典型的单位是侦查营,大家都比较熟悉这种编制;美军旅级战斗单位一般也是配属营级的侦查单位,比如在ABCT里叫骑兵中队。

上图是ABCT骑兵中队(侦查营)的编制,其实,我想吐槽的是,里边有一个专业的牧师小组,不知道是加啥buff的。

目前美军侦察营主要是用的LRAS3侦查监视系统,画风是这样的,见下图。

架设在悍马车上的LRAS3监视侦察设备,美国雷神电子系统公司产品

美军车载的LRAS3侦查监视系统是单纯的热像光电设备,鉴于PLA的热成像技术没有公布太多资料,咱们料敌从宽嘛,默认老米比咱们的强,不丢人。

但美军这套系统槽点也很多。

1、没有整合雷达系统,集成度不高。

2、没有桅杆,限制了系统的发挥,同时侦查车辆也更容易暴露。我在找资料时,看到一篇2004年的文章,说要给悍马车升级一套10米高的光电桅杆,不知道为啥现在还是没有。

3、操作不方便,这套系统是可以拆下车用的。但奇葩的是,下车手动操作也就算了;在车载模式下也不能自动化,依然得手操。相比之下,PLA的系统可以坐在车里遥控,不需要人员手操,想来那么高的桅杆,手操也不现实。

PLA的侦查单位画风是这样的,见下图。

89改底盘的侦察车

一水儿的光电桅杆。

PLA车载侦察雷达和多频谱光电系统

高度集成化,甚至整合了阵地雷达。

没办法,毕竟PLA家里能够探测远距离、小目标的AESA单兵雷达系统泛滥,炊事班养的鸡都给装备上了。

甚至还有车载弹射的无人侦察机。更大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在无人机分队里。

顺便提一句,PLA的轻型部队有配置猛士侦查车,也和美军一样,系统可拆下来用的。

有图有真相,我军军改之后,旅营级的侦查能力大为增强,集成度自动化也比美军更高一些。

我个人认为,综合能力是要强于美军类似单位的。而且,从美军的思路来看,美军骑兵中队的职能更偏向于武装侦查,说人话就是肉体侦察。

综上所述,单兵热融合夜视仪在陆军大规模对抗这个叙事中,权重较低,对战斗力带来的增益远低于车载大型平台。

在营级侦查单位的平台上,美军或许个别技术突出,但综合能力弱于我军,我军的表现更具备手段多样化、功能复合化、操作自动化等先进特征。

六、 PLA重型旅 VS 美军ABCT

聊了这么多,其实也是尽量说全一点。

既然又提到ABCT了,关于PLA重型旅和美军ABCT的技术兵器对比,前文也说过了,干脆再讲个直观的吧。

PLA重型旅:坦克112台,步战车104台;

美军ABCT:坦克87台,步战车89台。

PLA重型旅:120炮24门,122炮27门,122火箭炮9门;

美军ABCT:155炮18门,120炮18门。

对患有火力不足恐惧症的我军来说,上面的重武器还不够,有矛必须还得有盾——重型旅还有独立的HJ-10反装甲单位,还配属了野战防空单位。

至于美军,众所周知,野战防空是不存在的。

总的来讲,就是我军重型合成旅,相对于美军同级单位,技术兵器更多、更密集,战斗人员也更多,炮火支援能力更具多样化,数量也更多,配属侦查力量相对于美军综合性也更强。

炮兵必须顺带说一下,155火炮是我军主力,战时可加强给旅级单位,当然美军也会这么干。

不过,就军改后的炮兵实力对比,我们的旅级单位战力确实超过了美军和俄军。

最后,特别感谢提供侦察营资料的老狼同志。

0 阅读:0

寄翠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