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之车迟国系列:(一)车迟国国王真的信服国师吗?

蓝小妖 2024-02-05 17:42:30

《西游记》里的妖怪万万千千,总的来说,几乎都是学道之人,佛家的占少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都想,在取经这件事上分一杯羹。

唐僧师徒四人,被观音菩萨派的,六丁六甲及护教伽蓝接引着往西行,该路过的国家、寺庙道观概不错过。

在走过的路上,几乎宣扬扬佛,只有到了车迟国这,才有了三教合一的说法。

车迟国的国王因为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的存在,灭佛尊道。而悟空这一路西行,弘扬我佛佛法,树立了活佛济世的形象。

那么车迟国国王,是真心信服三个大仙吗?

我看未必!

网络截图侵删

1国王的无可奈何

在第四十五回《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中,车迟国国王说过:“寡人做了二十三年皇帝,更不曾看见活龙是怎么模样……”。

这说明车迟国国王已经登基23年了。

然后在第四十四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中,写道“只因这二十前年,民遭亢旱,天无点雨。正都在倒悬捱命之处,忽然天降下三个仙长来,俯救生灵。”

也就是说,这三个大仙来车迟国已经20年。

那么车迟国干旱了几年?

书中写的是“倒悬捱命”,意思身上频临绝境,在这里没有明说是几年。

但是按《西游记》里别的国家看。

比如在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中,乌鸡国闹干旱,“如此三年,只干得河枯井涸。正都在危急之处,忽然钟南山来了一个全真,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

在乌鸡国是旱了三年,来了青狮精。

还有第八十七回《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中,是这样写的“一连三载遇干荒,草子不生绝五谷。”

这里也是大旱三年,这三年给这两处几乎带来灭顶之灾。

“天年天旱,草子不生,民皆饥死,甚是伤情。”

“大小人家买卖难,十门九户俱啼哭。三停饿死二停人,一停还似风中烛。”

这说明,无论这个国家的实力如何,大旱也就最多三年。时间再长,国将亡矣,那来这表现的妖仙还怎么大显神威呢。

所以,车迟国应该也是大旱了三年。

而二十三年前,正是国王新旧交替的档口。

在第四十四回中,孙悟空把自己的毫毛,嚼碎了分给500个僧众,让他们自去找容身之处,待国王召僧时再回来。

可还有十数个和尚没有走,他们是这么说的“我等是这城里敕建智渊寺内僧人。因这寺是先王太祖御造的,现有先王太祖神像在内,未曾拆毁。”

那车迟国老国王的国师,应该是和尚。还让老国王敕建了寺庙,这个先国师应该有点本事,但和三个大仙比起来,就差远了。

那新皇登基就大旱,是给老国师看的。

就像乌鸡国大旱背后的逻辑似的,谁求来的雨,就是谁制造出来的干。

那这三个大仙,应该是早就看好了车迟国新旧交替的机会,才来行事。

这样说的话,车迟国新国王本来是信佛的,但是刚登基,就来个三年大旱。

这不是说他无道吗,就在国将不国之时,来了救命的三个大仙,这时的国王只能,也无奈的灭佛尊道。

国王心里只定想着,都到生死关头了,谁能帮我树立国王的威信,我就信谁。

网络截图侵删

2国王的态度

人都是会变的。

最开始时,和尚空念经,求不来雨。而三个大仙一到,就唤雨呼风,拔济了万民涂炭,那国王怎么会不相信三个新来的大仙呢?

大旱过后,民众需要休养生息。

已经尊道了,那佛家还和道家一起供奉,都费银两啊。

作为一个刚登基不久的皇帝,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借口啊,都是和尚的错,才不是皇帝的毛病。

“慢慢的大仙哄信国王,又把寺庙拆了,度牒追了,不放归乡,亦不许补役当差,赐与仙长家使用。”

多好啊,给大仙盖观宇,都不用请人花工钱了,一举两得啊。

再后来,“众僧道:‘他会抟砂炼汞,打坐存神,点水为油,点石成金。如今兴盖三清观宇,对天地昼夜看经忏悔,祁君王万年不老,所以就把君心感动了。”

哪个皇帝不想长生不老?既然三个大仙这么上道,不相信他们相信谁那。

何况,他们也没有全权掌握国家命脉,要不然,国王也调动不了军队呀。

可三个大仙在车迟国都二十年了,国王也没有不老,这时的国王应该也有怀疑了。

但是三个大仙太厉害了,国家的风调雨顺还要靠他们,国王又没有能替代他们的人,只能默默忍耐。

待到国王发现,悟空竟然能和大国师一较高下时,态度立马变了。

比如在第四十四回中,“国王在上听见,心中暗熹道:‘那小和尚说话,倒有些筋节’。”

这时,国王的心已经活泛了。

接着,他们的第一场比试求雨。悟空棋高一着,天上的神仙都怕他,都听悟空号令,于是,求雨的各种手续都齐全的虎力大仙,输了。

这时,你听国王问他:“寡人这里洗耳诚听,你那里四声令响,不见风雨,何也?”

道士云:“今日龙神都不在家。”

行者厉声道:“陛下,龙神俱在家,只是这国师法不灵,请他不来。等和尚请来你看。”国王道:“即去登坛,寡人还在此侯雨。”

国王越来越勇敢了。这不就是有能和国师对抗的人了吗,但是国王还没想弄死国师,因为还有用啊。

可三个国师在车迟国呼风唤雨,高高在上习惯了二十年了。

突然出现个不但打杀了自己徒弟,还哄骗自己喝他们尿水的人,怎么能受得了,为了名声和面子,也不能就这么算了。

求完雨后,国王要放悟空他们走。

三个国师不让,“那三个道士,慌得拜倒在金銮殿上启奏。那皇帝即下龙位,御手忙搀道:‘国师今日行此大礼,何也?’”

然后就是“那国王着实昏乱,东说向东,西说向西。”

其实不然,国王向着国师,也是因为悟空终将要走。可那三个国师是不走的,不向着他们,过后不给降雨又如何是好?

能当上皇帝的人,就没有简单的,帝王心术,是得懂权衡之道啊。

网络截图侵删

3国王的表现

在悟空表演完砍头后,你看国王对虎力大仙说的话

“国王到:‘大国师,那和尚也不肯放你哩。你与他赌胜,且莫唬了寡人。’虎力也只得去……”

国王这时候,心里很高兴。终于有人能治你们了,让你们总欺负我,哼。

等虎力大仙死了后,“国王闻奏,大惊失色。目不转睛,看那两个道士。”

国王怎么也没想到,虎力大仙竟然真的死了。

等听完鹿力大仙说他师兄,“已是命到禄绝了,如何是只黄虎!这都是那和尚惫懒,使的掩样法儿,将我师兄变做畜类!我今定不饶他,定要与他赌那剖腹剜心!国王听说,方才定性回神。”

这时,他心里应该也知道,这三个国师今天是要交代这了。

因为他们不知道退让,明明前面多次比试,都输了,就不是个例。还一个劲往前冲,这不找不自在吗。

后面,鹿力大仙死的时候,就是“国王大惊。”

待到羊力大仙也在油锅里化了后,

“那国王满眼垂泪,手补着御案,放声大哭道:‘人身难得果然难,不遇真传莫炼丹。空有驱神咒水术,却无延寿保生丸。园明混,怎涅槃?徒用心机命不安。早觉这般轻折挫,何如秘食稳居山!’”

国王倚着龙床,泪如泉涌,只哭到天晚不住。

他就这么舍不得三个国师吗?

还不是因为他觉得三个国师没了,就没人给车迟国求雨了。

他就算想到了,开始的干旱是不是国师自导自演的。

但是国师在的话,风雨随心,想他什么时候下,就能什么时候下,多方便啊。

这以后,就得靠老天爷了。

悟空看不下去,告诉国王:“向后来,再不可胡为乱信。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

最后由悟空的嘴说出,道,佛,儒三家都得尊重,不能偏倚一家。

这就像我们在单位里,哪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自己的优点。如果偏信其中一人,就会引起公司内部失衡。

一碗水端平方是制衡之道,多方人才都得善加利用,才能让公司有序运转。

车迟国国王开始时,因为三个大仙给带来的好处,就抛弃了佛教。导致国师一家独大,皇权受到威胁。

想要当好皇帝,就不能随心所欲。只有佛、道、儒三家一起发展,才能国力强盛。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