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有篡汉自立的野心吗

星洲看历史 2023-07-28 07:54:01

古往今来,托孤辅政的大臣不计其数,能让皇帝当着大家的面,说“君可自取”这四个字的,也只有玄德公和诸葛武侯这两个人,这是推心置腹到了极致。凡事论迹不论心,丞相之光千年后的现在也是熠熠的。刘禅时期的诸葛亮权力有多大?相当于刘协时期的曹操。在诸葛亮府下的官职实权比朝廷给的官职实权更大。如a在朝廷的官职比b大,但是a在诸葛亮府下的职位不如b大,那么a的实权就没有b大。说诸葛亮是权臣并不为过,但诸葛亮确实是权臣中最忠心的一个,也是所有权臣中交出了最好的答卷的一个。正如陈寿的那句评价: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刘禅一直都知道自己在干嘛,他就是有意扶持一个权相帮他管理朝政,只是诸葛亮推荐的人在礼法上刚好不会有争议,他用的也开心而已。证据是除了蒋费董以外他还用了陈祗这个毁誉参半的人物,此人外结姜维内连黄皓,脚踏益州派,且不断支持姜维北伐,一时称雄于朝野,是蜀汉最后一个拥有蒋费那般权势的人物,只是惹火益州派等同惹火陈寿,导致名声特别不好。回答

实力肯定有,刘备死后,诸葛亮国家大小事务一把抓,“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值得一提的是,刘备死前,诸葛亮尚未到如此程度,刘备不是甩手掌柜,很多事情是亲力亲为的,三国演义弱化了刘备的治国之才。

但诸葛亮没有篡汉的野心,诸葛亮一直避免这方面的猜疑。

1.诸葛亮没有扶持家族势力,极力避免任人唯亲,提拔的蒋琬、姜维等人都非自己亲故

历史上的权臣必然扶持自己的家族势力,参考司马家族。

诸葛亮一直任人唯贤为先,极力避免任人唯亲,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一辈子只是当一个长水校尉的小官。

过继的嫡子诸葛乔官至驸马都尉,不是公主的驸马,是掌管车马的官职,苦差事,小官吏。

儿子诸葛瞻官至军师将军,但以诸葛亮万人之上的地位,根本不算什么,王莽家族一门十侯。《三国志·诸葛亮传》亮弟均,官至长水校尉。初,亮未有子,求乔为嗣,瑾启孙权遣乔来西,亮以乔为己适子,故易其字焉。拜为驸马都尉,随亮至汉中。瞻字思远。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与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年十七,尚公主,拜骑都尉。其明年为羽林中郎将,屡迁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

诸葛亮赏罚分明,从自己做起

诸葛亮赏罚分明,不会因为自己是丞相,就搞特权主义,马谡失街亭之后,诸葛亮自贬三级。《三国志·诸葛亮传》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历史上篡位的权臣加九锡、封三公、入朝不拜等一概没有。历史上篡位的权臣,从加九锡,到封三公四辅,到入朝不拜,最后把皇帝当傀儡,都是一系列流程,一步步架空皇帝,这些套路诸葛亮一概没有。

诸葛亮不以权谋私,财产公开透明

诸葛亮不以权谋私,财产公开透明,到死都是如此,全部财产都来自于朝廷的赏赐,且要求家庭成员也如此。《三国志·诸葛亮传》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刘禅很懂事,也不妨碍诸葛亮。甚至诸葛亮死后,蜀汉其实只有刘禅一直在大力支持姜维继续北伐。他俩其实君臣相处还挺融洽合拍的,一直当忠臣,无论在道义上,个人心理上,或者实际工作与家族生存上都没有任何问题,因此没有篡位的必要。

诸葛亮是托孤大臣,相当于刘备的总理,所以他能有这么大的权这么高的威望,同时也是因为丞相自身的高洁品质决定了刘备敢这么定。从客观因素上看,蜀汉这种局面既没空间也没时间让诸葛亮整篡权这种事,说句难听的就算把司马懿摁在丞相那位置,这人精也不会第一时间篡权的,肯定也是第一时间想办法打出去,打不出去撑死也就是想办法卖国了(可能性也是非常低),刘备纵然是相信丞相的人品操守,但也是明白蜀汉也实实在在的是一种篡权都没意义的处境,这时候怕的不是丞相篡权而是怕他撂挑子不干了,然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臣的极致。

诸葛亮追求的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展示自己的抱负和才华,如果说一个7品官可以完成,那对他来讲7品官和丞相区别不大,只不过他的施展平台要很高。刘备集团以反抗曹操篡逆为存在和发展的根基,这是蜀汉存在的法理基础。如果诸葛亮推翻刘禅,那蜀这个国家就没了存在的必要,哪怕诸葛亮以其天纵之资维持住了局面,那也不过偏安一隅,这不是诸葛亮的志向。诸葛亮才高,必然气傲,怎肯干这贻笑千古的事。

了解诸葛亮的思想境界需要系统性了解东周到两汉历史,尤其制度史。诸葛不仅是忠于刘备,甚至也不仅忠于汉室,而是忠于一种政治制度和文化,用他自己的表述,就是“起而由德”。汉朝就是古代中国的罗马共和国时代,制度宽宏文化仁美,虽然后来堕落了,对于当时知识分子而言,还是一种理想。

曹魏屠城,奴役百姓,早期用人不以德,后期上品无寒门,欺负汉献帝孤儿寡母,不是正道。对当时的人而言,魏代汉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不是仅仅改朝换代,所以阮籍说“时无英雄”。把诸葛亮解读为封建忠臣太疏阔了。他燃烧自己所要挽救的,是仁民爱物的政治理想,所以他值得被称为圣人。

0 阅读:1

星洲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