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年前,连队分进一名回族新兵,对炊事班来说是一个考验

云中赏 2024-05-20 20:29:07

1980年,工兵营舟桥连分进一名安徽回族新兵,为了尊重回民新兵饮食习惯,平时做菜,对炊事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偶尔开个小灶,多刷洗铁锅,是炊事班必备的对回族战友尊重。一个连队80多号人,只有一名少数民族新兵。做菜总得想办法区别于荤,蔬菜供给。

当时的连队有两张大铁锅,一张铁锅煮饭,一口铁锅炒菜,烧菜。尽管每个战士当时的伙食费每天5毛多,隔三差五总要弄点猪肉,肉片烧萝卜,肉块烀土豆。铁锅烧过荤菜后,炊事班总是要多刷几遍锅,再炒素菜。尽量用豆油,菜籽油炒菜,才能让回族战友食用。

当时有连队领导建议,把少数民族战士能够统一分在一个连队,便于伙食管理,然而,一个营只分来一名回族战士,两年后,一个营同样是分来一名回族战友。也就有让炊事班重点搞好清真伙食工作。

1982年,我们连队也分进一名回族新兵。这就考验司务长的指挥水平,和炊事班的配合能力。回族新兵要求不高,只要把荤菜和素菜区分开来,让自己吃到清真菜就行。

连队其他战友能吃到肉片,有时候吃到大肉包子。对回族战士来说,经常烧羊肉,炒牛肉,当时的部队生活水准不允许。于是,司务长经常安排炊事班辣椒炒鸡蛋,红烧或者是清蒸一条鱼,来加个小餐。当炊事班红烧鸡块烀黄豆,鸭块煮土豆时,他们尽量多刷几遍锅,用菜籽油烧。给回族战士打菜时,尽量打的满满的一碗,让他们能吃上两顿。连队炸油条时,炊事班也是尽量留着一些,准备第二天继续给回族战友食用。

前不久,遇到一位南京六合1976年回民退伍老兵,在东北当兵。平常生活中,炊事班尽量烧海鱼,炒鸡块,他们星期天自己去烤鱼,来改善生活。

连队分进来少数民族战士,炊事班必须想着点子单炒菜,能满足回民战友的饮食习惯。回民战友从家里寄过来的香油,常常到炊事班弄点酱油,自调一个“神仙汤”。也能美美的吃上几个馒头,不影响正常的训练。坚持服满3年义务兵役。

(发此文,纪念一下我们连队逝去的回族战友)

2 阅读:415
评论列表
  • 2024-06-10 21:35

    在战场上还照顾吗?或被俘后还执意要求敌方照顾吗?

云中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