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毛岸英不牺牲,毛主席会不会让他接班?历史早就做出了答案。

历史李说 2024-06-22 16:30:41

如果毛岸英不牺牲,他会不会成为毛主席的接班人,在一段时间内,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恶意揣测,当时毛岸英去朝鲜战场,被人造谣成为,是伟人为了给他攒军功,就是为了让他之后能够顺利接棒,而这样的流言就是在毛岸英牺牲后也没有就此中断,那么事情真的是如此吗,其实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而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也做出过回应。

毛岸英作为伟人的长子,其实从他的成长过程中来看,他从来没有因为是伟人而占的任何荣光,反而从小就吃了很多的苦头。自小的时候就和父亲分别,后来又在母亲杨开慧牺牲后更是流落街头,带着弟弟沿街乞讨,颠沛流离。虽然后来被组织找到,但也没能见毛主席一面就去了苏联求学。

在苏联的毛岸英日子也并没有好过多少,异国他乡的不适就不说了,后来苏联卫国战争的爆发,又让他们过上了饿肚子的生活,不过这一切反而让毛岸英成长的更加优秀,还在卫国战争中得到了斯大林的特别表彰。所以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毛岸英不牺牲,那么他确实会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对于这个和自己分别很多年的儿子,毛主席对他确实有着拳拳的爱子之心,但毛主席并没有因此就放松他的严格要求。1946年毛岸英回国,这么多年没见的父子,一般人肯定要好好放在身边疼爱,但毛主席却只让毛岸英和他吃了一顿饭就让他去吃大灶,后来还让他去当了农民,让他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要和百姓都吃住在一起。

毛岸英去朝鲜战场,但竟然有人说是为去镀金,方便以后接班,那么真相是如何呢?

毛岸英从回到国内,就一直在基层锻炼自己,后来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是第一个报名参加志愿军的。其实朝鲜战场有多么的危险是众所周知,很多人都知道去了哪里就是九死一生,一般父亲怎会把儿子送到如此危机四伏的地方呢?当时支援朝鲜是毛主席下令的,他想如果他自己都不愿让儿子上战场,又怎么动员其他父母送孩子上战场呢?因此毅然送毛岸英去了前线。

那这么浅显的道路很容易就想明白了,那么为何还有人相信所谓的父传子当接班人呢,那是因为这些人还是受着封建思想的残害,并以这种眼光看待伟人。其实伟人最是不耻这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行径的。当初新中国建立,伟人的亲友很多都写信要求安排工作,调动工作,毛主席都严辞拒绝了,即使毛岸英的舅舅写信要求进京,毛主席和毛岸英都拒绝了。

因为毛主席甚知,搞裙带关系要不得,要不然就会走上蒋介石的老路。而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全新的中国,不是封建社会,也不是蒋介石的王朝,共产党人当官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用来享受的。把国家的东西当成私有财产是要不得。

而毛主席的一生都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他把百姓的事看的比自身还重,只要是做了危害人民的事,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毛主席都是严惩不贷。

并且毛主席对于干部子女的家风也一直很重视,所以一直都要求他们不能靠父母,不能有任何优越感,当然对自己的孩子更是如此。

不仅是毛岸英、其他孩子毛主席也是如此要求的,让他们要夹着尾巴做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使用特权。

毛主席不仅没有想让毛岸英接班,就是逝世后,也没有给孩子留下什么遗产,他把自己的工资和稿费都用在了建设国家上。在想想蒋介石为了让蒋经国接班所做的事,一次次给蒋经国铺路,给他特权,没有任何功绩照样给蒋经国高位,蒋介石这样让儿子当太子的行为,在和毛主席教育孩子相比那是有着天壤之别的,真正想要儿子接班谁会把他送到战场上去呢?

毛主席在历史中一次次做出的选择,就已经说明他不为让毛岸英接班。而刘思齐在一次接受访问的时候,也做出回应,说如此猜测的人都是小人之心。

你觉得这话对吗,欢迎留言讨论

0 阅读:25

历史李说

简介:看历史故事,解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