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金瓶梅》:第186回

小逸阿逸 2024-04-15 11:05:54

书接上回。

话说众人正在交谈间,只见贲四走进经铺交还银子,回来向月娘报告情况。他瞥见玉楼、金莲和大姐都在厅台的台阶上坐着,便只在仪门外面站着,不敢擅自进入。来安见状,走上前来,轻声对她们说道:“各位娘子,贲四来了。”

金莲听后,不禁嗔怪道:“这个笨家伙,你叫他进来便是,难道我们刚才是没看见他吗?”

来安将话传达给贲四,贲四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走到后面,向月娘和李瓶儿汇报:“银子共计四十一两五钱,我已亲自与两位师父一同交付给翟经儿家收下了。我们约定好印制绫壳《陀罗》五百部,每部五分;绢壳经一千部,每部三分。总共应付五十五两银子。除去已收到的四十一两五钱,还需支付他十三两五钱。他答应在十四日一早将经书送来。”

李瓶儿听后,连忙从房里取出一个银香球,递给贲四说:“你去找个天平称一下,这个银香球重十五两。你拿去,除了给他找补的银子,剩下的你就收着吧。等十五日去庙里舍经时,你就用这些钱作为盘缠,省的到时候又来向我要。”

贲四接过银香球,李瓶儿又嘱咐道:“四哥,这次真是辛苦你了。”

贲四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小人不敢言辛苦。”

他走到前边,金莲和玉楼又叫住他,询问银子是否已交付给经铺。

贲四答道:“已经交付清楚。总共是一千五百部经,应付五十五两银子。除去已收到的四十一两五钱,刚才六娘又给了我这个银香球。”

玉楼和金莲看了看银香球,没有再说什么,贲四便回家去了。玉楼对金莲说道:“李大姐这样花钱,真是枉费了。如果那些孩子真是她的儿女,就算用榔头也打不死;如果他们不是她的儿女,就算舍经造像,也留不住他们。那些尼姑,什么坏事干不出来!”

两人议论了一番,都站了起来。金莲提议道:“咱们到前边的大门口走走吧。”

她问大姐:“你去不去?”

大姐回答说:“我不去。”

于是,潘金莲拉着玉楼的手,两人一同来到大门口站着。她们询问平安儿:“对面的房子都收拾好了吗?”

平安回答道:“刚收拾完。昨天老爷已经吩咐人打扫干净了。后边楼上要堆货,昨天还叫阴阳先生来破土动工,楼底下还要装三间厢房,土库里放缎子,门面打开,一溜三间都请漆匠来刷新油漆,准备下个月开张。”

玉楼又问:“那写书的温秀才,他的家眷搬过来了吗?”

平安说:“昨天就搬过来了。今天早上老爷还吩咐,把后边那张凉床拆了给他,又搬了两张桌子、四张椅子给他坐。”

金莲好奇地问:“你见过他老婆长什么样吗?”

平安笑道:“她就坐在轿子里,黑影子似的,谁看得见啊!”

正说着,只见远处一个老头儿,摇着手中的惊闺叶走了过来。潘金莲见状,便对平安说:“磨镜子的来了。”

她吩咐平安:“你叫住他,让他给我们磨磨镜子。我的镜子这两天都使得模糊了,早就告诉过你,看到他就叫他。我们出来站了好一会儿了,怎么就有磨镜子的过来了?”

平安听从吩咐,叫住了磨镜的老头儿,让他放下担子。金莲又对玉楼说:“你要磨镜子的话,就一起拿出来吧,让他一起磨了。”

于是,她叫来安儿:“你去我屋里,问你春梅姐把我的照脸大镜子、两面小镜子都拿出来,还有那个大四方穿衣镜也带出来,让他好好磨磨。”

玉楼也吩咐来安:“你到我屋里,叫兰香把我的镜子也拿出来。”

来安儿不一会儿就回来了,他双手提着八面镜子,怀里还抱着四方穿衣镜。金莲看了有些不满,责备道:“你这小调皮,拿不了这么多,为什么非要一次拿完?万一弄坏了我的镜子怎么办?”

玉楼看着金莲手中的大镜子,好奇地问:“我从没见过这面大镜子,这是从哪里来的?”

金莲得意地笑道:“这是人家当的,我看它特别亮,就放在屋里,早晚照照。”

她又数了数手中的镜子,疑惑地问:“我的镜子不是只有三面吗?”

玉楼回答说:“我的只有两面。”

金莲又问来安儿:“那这两面是谁的?”

来安儿答道:“这两面是春梅姐的,她也叫我一并拿出来磨磨。”

金莲嗔怪道:“这小鬼头,她放着她的镜子不使,整天只用我的,把我的镜子都弄模糊了。”

于是,她们将八面镜子都交给了磨镜的老头,让他磨。老头很快就把镜子都磨得闪闪发光,仿佛能照见人的心灵。金莲拿在手中,对着镜子照看自己的容颜,只见镜中的自己犹如秋水般清澈,仿佛嫦娥在月下的倒影。

金莲满意地点点头,让来安儿将镜子收回去。玉楼则叫来平安,吩咐他到铺子里找傅伙计拿五十文钱给磨镜的老头。老头接过钱,却站着不动。玉楼有些不解,让平安问老头:“你为什么不走?是不是嫌钱少?”

老头突然眼中涌出泪水,哽咽道:“不瞒你说,老汉今年已经六十一岁了。以前有个儿子,今年二十二岁,还没娶妻。他整天游手好闲,不干正事,还常常和街上的混混赌钱。昨天闯了祸,被人抓到守备府里,当作土贼打了二十大棍。回来后,他把妈妈的衣服都拿去当了。妈妈因此生了一场病,打了寒颤,在床上躺了半个月。老汉说他两句,他就离家出走,不回家了。老汉每天到处找他,却找不到。想不找他吧,这么大年纪,只有他一个儿子,以后谁来养老送终?有他在家,虽然不成器,但总还能见个面。这真是老汉的业障啊!老汉这样负屈衔冤,到处诉说,所以忍不住流泪。”

玉楼听后,心生同情,让平安问老头:“你后娶的婆娘今年多大了?”

老头答道:“她今年五十五岁了,还没有生儿育女。现在虽然病好了一些,但身体还是很虚弱,想吃块腊肉补补身子。老汉在街上问了两三天,都没人要送块腊肉给老汉。真是可怜啊!”

玉楼听后,说:“不要紧,我屋里抽屉里有块腊肉。”她立即叫来安儿去取腊肉,并吩咐他再拿两个饼锭来。

金莲也动了恻隐之心,她对老头说:“你家婆娘想不想吃小米粥?”

老头感激地说:“怎么不想吃!哪里有啊?那真是太好了!”

金莲又叫来安儿:“你去对春梅说,把昨天姥姥带来的新小米量两升,再拿两根酱瓜出来,给你家婆娘吃。”

不一会儿,来安儿拿着半腿腊肉、两个饼锭、二升小米和两个酱瓜回来了。他笑着对老头说:“老头子,你真是有福气啊!你家婆娘不是想吃才病倒的,只怕是想吃定心汤才生的孩子吧!”

老头连忙双手接过这些东西,感激地放在担子里,向玉楼和金莲鞠躬致谢,然后挑着担子,摇着惊闺叶高兴地离去了。平安在一旁感叹道:“二位娘子真是菩萨心肠,被这老头几句好话就哄得给了这么多东西。他婆娘是个媒人,昨天就从这条街上走过,她几时在家不好来?”

金莲听了有些懊悔,责怪平安:“你这家伙,早不说!现在东西都给出去了。”

平安安慰道:“罢了,这也是他的福气。刚好二位娘子出来看见了他,照顾了他这些东西,也是他的造化。”

正是:闲来无事倚门楣,恰见惊闺一老来。不独纤微能济物,无缘滴水也难为。

2 阅读: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