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凤县:寻访“两当兵变”策源地旧址

关中拍客 2024-06-19 10:41:22

1931年10月至1932年4月,在宝鸡市凤县凤州镇凤州村,习仲勋等共产党人开展兵运、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同时,组织策划“两当兵变”,乃甘肃省发动较早的武装起义。2018年7月3日,“两当兵变”策源地旧址被公布为第七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6月9日上午,我乘坐火车来到凤县。午饭过后,在县城内,乘坐公交车,来到东北约10公里处的凤州古城。这里曾经是凤县老城,明代中期开始建设,清代达到鼎盛时期。

20世纪50年代,县城搬迁至双石浦,这里成为凤州镇凤州村。如今,在长约1公里的老街两侧,整齐排列着一座座老房,见证着商业贸易的繁荣。

在老街中部北侧的巷子里,有一座清代砖木结构四合院,曾经是丰州模范国民小学教师刘尚忠的家,被称为“刘家老宅”。当时,老一辈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秘密集合,策划组织“两当兵变”和开展革命活动。

这座院落坐东朝西,东西长约30米,南北宽约20米。近年,经过重新修葺,院落焕然一新,复原了正堂、西厢房、东厢房(厨房)和南厢房。可惜,大门紧锁,不对外开放。

2016年10月18日,在凤州古城中部,紧邻G342国道南侧,凤县革命纪念馆对外开放。下午两点半,我顶着炎炎烈日,穿过宽阔的广场,走进雄伟的纪念馆。迎面是众多革命先辈的塑像,提示我们:牢记辉煌历史,争取更大胜利。

凤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西南部,秦岭山腹地,嘉陵江源头。这里扼守陕西、甘肃、四川三省交通要道,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在纪念馆一层,展现了习仲勋、刘林圃、吕剑人等两当兵变领导人在凤县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活动,反映了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纪律严明、两袖清风的优良作风。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按照“八七会议”精神,中共陕西省委号召共产党到农村、到军队、到兵运工作中去。党组织委派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人打入国民党军队,开展兵运,发展党员,策划兵变。1931年10月至1932年3月,习仲勋随陕西警备第三旅二团一营驻防凤县。

在凤县期间,习仲勋与刘尚志相识。在多次交往中,发现刘尚志思想进步,掌握地方上的很多情况。于是,他与刘尚志等人结拜为“金兰”兄弟。从此以后,习仲勋以刘家为秘密集会地点,经常召集党员开会,研究革命工作,开展兵运活动。

习仲勋等共产党员以打猎或游玩作为掩护,经常在凤州城外的南岐山、猴石山、张果老洞等地集会,发展共产党员,研究革命工作,使兵运工作出现高涨局势。

1932年初,驻扎甘肃徽县的二营和凤县一营换防的消息传开,全营出现对抗情绪,习仲勋向省委汇报,计划趁机举行兵变。作为特派员,省军委秘书长刘林圃来到凤县,在双石铺丰禾山庙内召开了营委会议,研究兵变事宜。

1932年4月2日零点,在甘肃省两当县城,随着一声枪响,两当兵变爆发。在习仲勋、刘林圃、许天洁等人指挥下,击毙一、二、三连连长,并且对机枪连发动进攻。凭借优势火力,机枪连负隅顽抗,营长王德修趁机逃跑。

鸡鸣时分,集合号吹响,各连队按照规定到窑沟渠集合,带出三个连和机枪连部分士兵300多人。中午,在两当县北的太阳寺,习仲勋召集党委开会,将兵变队伍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随后,开赴陕甘边区,与陕甘游击队会合。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