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儒家锁喉”的真相:盲目偏执才是自我设限的本质

缘来小馆 2024-06-17 08:33:09

“儒家锁喉,法家捏肋”在自媒体上很火,很多人奉为圭臬,但他们却没有发现这句话才是真正的“锁喉捏肋”!

很多人觉得自己奉行的就是儒家的规矩,讲的是儒家的道理。读过论语的和没读过论语的都觉得自己学的就是儒家学问,以儒家弟子自居。但绝大多数人连皮毛都没有学到,甚至很多人连论语都背不全。

这就很可笑了!

《论语》既说仁义礼智信,也说修身齐家治天下。从个人之事到家国大事,都有所讨论,教的就是做人做事。但一切有前提的,在《论语》里也说得清清楚楚。

很多人都喜欢读《论语》的名句,却不愿意去了解名句的上下文和背景,经常错误的把不适合自己的思想套在自己身上。这就是所谓“儒家锁喉”的根源!

你不是“君”,你却要以君的行为准则约束自己,这难道不荒谬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君子的行为准则,你不是君子凑啥热闹? 如果你想成为君子,那是你自己锁你自己。如果你成得了君子,会觉得这是约束,这是锁喉。

在《论语》述而篇里孔子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恐圣人他都不认为自己是君子,都觉得有些事情我做不到。为什么有些人没有这能力,却非要觉得自己能做君子呢?显然,这是一种愚昧,是一种不智。

孟子其实是知道这种问题,所以他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你没钱管好自己就好了,小人物就要有小人物的觉悟”。孟子不好明说,所以他还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有说论语讲的是道,而孟子说,论语有道有术,论语的术太可怕了。所以他强调做人要“行四心养正气”,治国要“施仁政,行王道”!

应该看到,儒家并不会锁你的喉。锁我们喉的只会是自己和与我们同样的人。

其实论语里有一段话堪称神术,大到治国驭人,小到和邻睦友,都讲的通通透透。大家可以去参悟参悟。

“诱之以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胁之以威,授之以渔,绳之以法,导之以行,勉之以恒,持之以恒,学之以恒,行之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0 阅读:23

缘来小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