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位高考状元,公费出国追梦落户美国,晚年直言:想落叶归根

青史墨书 2024-06-10 09:04:53

«——【·前言·】——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这个消息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的热潮,袁钧英也知道了这个消息,抓紧时间复习功课,最终以上海状元的身份考进了复旦大学。

之后的袁钧英得到了出国留学的机会,而她这一去竟然再也没有回来,如今的袁钧英已经六十多岁,这时候的她却开始频繁的返回中国,表达自己想要“落叶归根”的心愿,最终的她能如愿吗?

«——【·出国求学·】——

1977年,高考恢复,袁钧瑛抓住了这个契机,成为上海市的高考状元,并选择了离家近的复旦大学生物学专业,当时国家的资源有限,袁钧英经常泡在图书馆里面学习,这期间她发现有关的书籍大多数都是国外的文献,国内的相关书籍很少。

在这样的念头下,袁钧英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的心,而她也确实够努力,1982年,袁钧瑛顺利取得了硕士学位,后来在留学热潮的影响下,袁钧英拿到了出国留学的资格,离开祖国的那一天,她在机场与母亲抱头痛哭,久久不能自已。

当时大家都以为袁钧瑛学业有成后会回到祖国,但没想到的是袁钧英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因为当时袁钧英是考进了美国的一个医学项目,因此她就读于哈佛大学这所顶尖的院校。

这期间她接触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实验室和顶尖的人才,这样的条件和国内相比简直是“天堂”,在实验室里,她开始探索细胞死亡的机制,但一开始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实验室环境。

最终,她在麻省理工学院的鲍勃·霍维茨教授那里找到了研究的方向,她在哈佛和麻省理工经历了严格的训练,终于发现了线虫细胞死亡的基因,这一发现使她在学术界崭露头角,并在短时间内发表了多篇重要的研究论文,赢得了诺贝尔基金会的关注。

在短短的三年内她的成就可以说达到了很多人一生都达不到的高度,随着博士学位即将完成,袁钧瑛面临一个重要的决定——是否回国,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她向国内工作人员表示,自己在美国还有研究没有完成,因此暂时不考虑回国。

她的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都认为她是忘记了自己的祖国,甚至有人称她为“叛国贼”,而袁钧英则认为科学无国界,自己不回国并不代表背叛,而是因为美国有更适合科研的环境。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回国的原因·】——

在袁钧英看来,自己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因为当时国内的科研环境实在太少,自己留在美国能学到更多的知识,科研也能正常进行,而且美国方面向她提供了成为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的机会,这样的情况下袁钧英当然不想回国。

而她想要成为教授最主要的就是改国籍,袁钧英没有过多的犹豫,为了自己能有先进的科研环境,袁钧英加入了美国国籍,并在哈佛大学任教。

随着时间的推移,袁钧瑛在生物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她的心境也发生了变化,2002年,她的丈夫俞强选择回到国内工作,而她则继续在美国从事科研,尽管两地分居,但袁钧瑛并没有表达不满,反而对丈夫的选择表示支持。

他的丈夫俞强也是一位优秀的科研人员,两人同属公派留学生,在美国期间,他们相知相伴,共同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成就,这次丈夫的回国也让她开始往返中美两国。

«——【·想要“落叶归根”·】——

俞强在回国后对国内的科研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袁钧英也开始对国内产生了留恋,想要回国的念头越来越强烈,在随后的几年中,袁钧瑛多次回国,并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推动中国的科技发展上。

她在中国科学院担任有机化学学科的教授,负责筹建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并积极参与学术报告和科研合作,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国内的学生分享。

可以说她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想要回国的决心,她的工作重心逐渐向中国倾斜,开始积极的在在中国讲学、担任客座教授,并积极参与国内的学术活动,她的努力不仅为中国培养了众多专项人才,还为国内的科研机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她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她的团队在攻克癌症等疾病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为中国的科研事业作出了贡献,但因为之前她的举动还是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很多人都怀疑她经常往返于两个国家是有别的目的。

有人认为她只是为了在国内捞钱,有人则认为她年纪已大,是不是在美国混不下去了,对于这些质疑,袁钧瑛选择不予回应,而是通过行动来证明自己。

这个时候的她开始尽可能的留在中国,她主张科学普及应该深入到青少年的群体,认为科学的种子应该在年轻时播下,她还不断鼓励女性科研人员勇攀高峰,不要给自己设限。

2023年,袁钧瑛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这标志着她在中国的科研事业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个时候的人们也对她国籍的声音少了很多,毕竟她的科研成就不可否认。

«——【·结语·】——

袁钧瑛的故事不是个例,有些人选择留在国外,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先进技术,最终回国报效祖国;而另一些人则选择立即回国支援国家建设,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是为国效力的表现。

不过关于她更改国籍的事情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和顾虑,关于她的评价也褒贬不一,那么大家对于袁钧英的决定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

袁钧瑛:从上海女孩到哈佛医学院第一位亚裔女教授

0 阅读:226
评论列表

青史墨书

简介:研读历史,品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