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名句集

周易岐黄春秋 2023-05-31 07:40:22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知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上古时代的人,大都懂得养生之道,取法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用保养精气的方法来调和,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过分劳作,所以形体和精神能够协调统一,享尽自然的寿命,度过百岁才离开世间。

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不懂得保持精气的盈满,不明白节省精神,一味追求感官快乐,违背了生命的真正乐趣,起居没有规律,所以五十岁左右就衰老了。

恬(tián)惔(tán)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思想上清静安闲,无欲无求,真气深藏顺从,精神持守于内而不耗散,这样疾病怎么会发生呢?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心志闲淑,私欲很少;心情安宁,没有恐惧;形体虽然劳动,但不过分疲倦。

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无论愚笨聪明有能力无能力的,都不追求酒色等身外之物,所以合于养生之道。

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jié)矣:一般情况下,男子不超过六十四岁,女子不超过四十九岁,到这个岁数男女的精气就都穷尽了。

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善于养生的人,能够推迟衰老,保全身体如壮年,所以即使年寿很高,仍然能生育。

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避开世俗的喧闹。聚精会神,悠游于天地之间,所见所闻,能够广及八方荒远之外。这是能够延长寿命、身体强健的人。

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行为不脱离世俗,但举动又不仿效世俗而保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在外不使身体为事务所劳,在内不使思想有过重负担。

以恬(tián)愉为务,以自得为功:以清静愉悦为本务,以悠然自得为目的。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春季三个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自然生机勃发,草木欣欣向荣。适应这种环境,应当夜卧早起,在庭院里散步。披开束发,舒缓身体,以使神志随着生发之气而舒畅。神志活动要顺应春生之气,而不要违逆它。这就与春生之气相应,是养生的方法。违背了这个方法,会伤肝,到了夏天就要发生寒变。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差,供给夏天成长的条件也就差了。

夏三月,此谓蕃(fān)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jiē)疟。奉收者少:夏季三个月,是草木繁茂秀美的季节。天地阴阳之气上下交通,各种草木开花结果。适应这种环境,应该夜卧早起,不要厌恶白天太长。心中没有郁怒,使容色秀美。并使腠理宣通,如有为所爱之物吸引一样,使阳气疏泄于外。这就是与夏长之气相应,是养长的办法。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会损伤心气,到了秋天就会患疟疾。这是因为夏天长养的基础差,供给秋天收敛的能力也就差了。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sūn)泄。奉藏者少:秋季三个月,是草木自然成熟的季节。天气劲急,地气清明。适应这种环境,应当早卧早起,和鸡同时活动。保持意志安定,从而舒缓秋天劲急之气对身体的影响。精神内守,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不使意志外驰,使肺气清和均匀。这就是与秋收之气相应,是养收的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个方法,会损伤肺气,到了冬天就要生飧泄病。这是因为秋天收敛的基础差,供给冬天潜藏之气的能力也就差了。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chè),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nì),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qì)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冬季三个月,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寒冷的天气,使河水结冰,大地冻裂。这时不能扰动阳气。适应这种环境,应该早睡晚起,一定等到太阳出来时再起床。使意志如伏似藏,好像心里很充实。好像已经得到满足,还要避开寒凉,保持温暖。不要让皮肤开张出汗,而频繁耗伤阳气。这就是与冬藏之气相应,是养藏的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会损伤肾气,到了春天,就要得痿厥病。这是因为冬天闭藏的基础差,供给春季生养的能力也就差了。

万物不失,生气不竭:如果万物都不失保养之道,那么它的生命之气是不会衰竭的。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少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太阴不藏,肾气独沉:如果违背了春天之气,那么少阳之气就不能生发,会使肝气内郁而发生病变。如果违背了夏天之气,那么太阳之气就不能生长,会使心气内虚。如果违背了秋天之气,那么少阴之气就不能收敛,会使肺热叶焦而胀满。如果违背了冬天之气,那么太阴之气就不能潜藏,会使肾气衰弱。

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圣人在春夏保养阳气,在秋冬保养阴气,以适应养生的根本原则。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的由来,死生的本源。违背它,就要发生灾害;顺从它,就不会得病。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如果顺从阴阳变化的规律,就会生存,违背阴阳变化的规律,就会死亡;顺从这个规律就会安定,违背了,就要发生祸乱。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zhù)兵,不亦晚乎:圣人不治已发生的病而提倡未病先防,不治已形成的动乱而注重在未乱之前的疏导,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假如疾病形成以后再去治疗,动乱形成以后再去治理,这就好像口渴才去挖井,发生战斗才去铸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自古以来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就是息息相通的,这是生命的根本,生命的根本就是阴阳。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太阳不能在其轨道上正常运行,万物就不能生存;人体的阳气不能正常运行于人体,就会缩短寿命而不能使生命成长壮大。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yùn)于上,使人薄厥:大怒时会造成形与气隔绝,血郁积头部,使人发生暴厥。

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còu)闭,阳气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风是引发各种疾病的始因,但是,只要精神安静,意志安定,腠理就能闭密,阳气就能卫外,即使有大风苛毒,也不能造成伤害。

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人身的阳气,白天都运行于人体外部,日出时人体的阳气开始生发,中午阳气最旺盛,到日落时阳气衰退,汗孔也就关闭了。这时,就应当休息,阳气收藏于内而拒邪气于外,不要扰动筋骨,不要冒犯雾露。如果违反了平旦、日中、日暮阳气的活动规律,形体就会为邪气所困,而日趋衰弱。

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圣人调整阴阳,使之各安其位,才能筋脉舒和,骨髓坚固,气血畅通。这样才能使内外阴阳之气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耳聪目明,真气运行正常。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气和平,阳气固密,精神就会旺盛;阴阳分离而不相交,那精气也就随之而耗竭了。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阴精的产生,来源于饮食五味的营养,但是,贮藏精血的五脏,又因为过食五味而受伤害。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精对人体就如同树木的根,是生命的源泉。所以冬季善于保养精气的,春天就不易得温病。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阴阳,是天地间的普遍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领,是万物发展变化的起源,是生长毁灭的根本,是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动力源泉,因此,治病必须寻求治本的方法。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过喜过怒会伤气,寒暑外侵会损伤形体;大怒会伤阴气,大喜会伤阳气。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不节制喜怒,不调适寒暑,生命就不会稳固。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sūn)泄;夏伤于暑,秋必痎(jiē)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冬天感受寒气过多,到了春天就容易发生热性病;春天感受风气过多,到了夏天就容易发生飧泄;夏天感受暑气过多,到了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秋天感受湿气过多,到了冬天就容易发生咳嗽。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聪明人在没病时就注意养生,愚蠢的人在发病时才知道调养;愚蠢的人常感到体力不足,聪明的人却感到精力有余。

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tián)惔(tán)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明达事理的人,顺乎自然而不做无益于养生的事,以恬静的心情为快乐,持守虚无之道,追寻心志的快乐与自由,因此,他的寿命无穷尽,与天地长存。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只有圣贤之人,对上与天气相配合来养护头;对下与地气相顺来养护足;居中,则依傍人事来养护五脏。

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善于治病的医生,能在病邪刚侵入皮毛时就给以治疗;医术稍差的,在病邪侵入到肌肤时才治疗;更差的,在病邪侵入到筋脉时才治疗;再差的,在病邪侵入到六腑时才治疗;最差的,在病邪侵入到五脏时才治疗。病邪侵入到五脏,治愈的希望与死亡的可能各占一半。

见微得过,用之不殆(dài):发现病人的细微变化就能够诊断疾病,用来指导治疗实践就不会有危险了。

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mò)世不殆(dài),以为天下则大昌:心的功能正常,下边就能相安。依据这个道理来养生,就能长寿,终身不致有严重的疾病;根据这个道理来治理天下,国家就会繁荣昌盛。

恍惚之数,生于毫氂(lí),毫氂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都是从似有似无极其微小开始的,虽然极其微小,也是可以度量的,千倍万倍地增加,事物就一步步地增大,扩大到一定程度它的形状就明显了。

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五天叫一候,三候成为一个节气;六个节气叫一时,四时叫一年。

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心是生命的根本,智慧的所在。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如果病人为鬼神迷信所束缚,就无须向他说明医学理论;如果病人厌恶针石,就无须向他说明针石技巧;如果病人不同意治疗,病一定治不好,即使治疗也不会有效果。

去故就新,乃得真人:要去掉旧习的简陋知识,钻研新的学问,努力进取,就可以达到上古真人的水平。

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如果病人的神气已经衰微,志意已经散乱,那病是不会好的。

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病人是本,医生是标,二者必须相得;病人和医生不能相互配合,病邪就不能驱除。

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lóu)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头是精明之府,如果头部下垂,眼胞内陷,说明精神要衰败了。背是胸之府,如果背弯曲而肩下垂,那是腑要坏了。腰是肾之府,如果腰部不能转动,那是肾气要衰竭了。膝是筋之府,如果屈伸困难,走路时曲背低头,那是筋要疲惫了。骨是髓之府,如果不能久立,行走动摇不定,那是骨要衰颓了。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人以水谷为生命的根本,所以断绝了水谷,就要死。

春秋夏冬,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春秋夏冬四季阴阳变化之中,生病的原因,多是由于体力与精神消耗过度、饮食过度等导致,这是一定的。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凡药物用来攻邪,五谷提供营养,五果作为辅助,五畜用来补益,五菜用来充养,气味配合调和而服食,用来补益精气。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视伤心血,久卧伤肺气,久坐伤肌肉,久立则伤骨,久行则伤筋。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天地之间,万物俱全,但没有什么比人更为宝贵的。

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人如果能适应四时的变化,那么自然界的一切,都会成为他生命的泉源;如果能够了解万物的话,那就是天子了。

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血气是人的神气寄存之处,不可不谨慎调养。

四支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支实,实则能登高也:四肢是阳气的根本。阳气盛则四肢充实,四肢充实所以能够登高。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侵犯人体,是因为他的正气一定很虚弱。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善于谈论天道的,必能从人事上验证天道;善于谈论往古的,必能把过去与现在结合起来;善于谈论他人的,必能结合自己。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guì)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暴怒则气上逆,大喜则气涣散,悲哀则气消散,恐惧则气下陷,遇寒则气收聚,受热则气外泄,过惊则气混乱,过劳则气耗损,思虑则气郁结。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假如饮食过多了,肠胃就要受伤。

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有的病在标而治标,有的病在本而治本,有的病在本而治标,有的病在标而治本。所以在治疗上,有治标而取效的,有治本而取效的,有反治而取效的,有正治而取效的。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要谨慎地观察病情的轻重,根据具体病情而进行治疗,病轻的可以标本兼治,病重的就要根据病情,或治本或治标。

善言始者,必会于终;善言近者,必知其远:善于谈论事物起源的人,必然也能够知道它的结果;善于谈论近处事情的人,必定也知道推及远处的事理。

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研究医道的人,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他的学说才能保持长久。

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于谈论天道的,必定能应验于人身;善于谈论古代的,必定能验证于现在。

生而勿杀,长而勿罚,化而勿制,收而勿害,藏而勿抑:万物生发时而不杀伤,成长时而不惩罚,化育时而不制止,收敛时而不残害,藏储时而不抑制。

暴虐无德,灾反及之:暴虐而毫无道德,灾害必然反加到自己身上。

不恒其德,则所胜来复,政恒其理,则所胜同化:不能保持正常的性能,横施暴虐,而欺侮被我所胜者,那么结果必有胜我者前来报复,若行使政令平和,即使所胜之气来侵,也能被同化。

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不要以人力来代替天地的气化,不要违反四时的运行规律,必须静养,必须安和,等待正气的恢复。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懂得要领的,一句话就可以明白;如果不懂得要领,就会茫然无绪。

人有德也,则气和于目;有亡,忧知于色:人有得意之事,则和悦之情显露于两目;而有所失意,则忧愁之情表现于面色。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充实于内,邪气就不能侵犯。

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精神能够守藏则生存,不能守藏则死亡;得神的就会昌盛,失神的就要死亡。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智者养生,必定顺着四时来适应寒暑的气候,调和喜怒而安定起居,节制房事,调和刚柔。这样,虚邪贼风就不能侵袭人体,自然可以延寿,不易衰老了。

喜乐者,神惮(dàn)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喜乐过度,会导致喜极气散不能收藏;愁忧过度,就会使气机闭塞不能流畅;大怒,就会使神志昏迷,失去常态;恐惧过度,就会由于精神动荡而精气不能收敛。

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大凡疾病的发生,都是因为风雨寒暑,房事过度,喜怒不节,饮食不调,居处不适,大惊猝恐等。

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悲哀忧愁等情志变化,就会扰动心神,心神扰动不安,五脏六腑就会受到影响而不安。

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治民和治己,治彼和治此,治小和治大,治国和治家,从来没有用逆行的方法而能治理好的,只有采取顺行的方法。但所说的顺,不仅是指阴阳经脉营卫的逆顺,对待人民百姓,也要顺着他们的意愿。

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人之常情,没有不怕死而喜爱活着的。

寒无凄怆(chuàng),暑无出汗:天寒时,多加衣服,不要着凉;天热时,要少穿,不要热得出汗。

食饮者,热无灼(zhuó)灼,寒无沧(cāng)沧,寒温中适:在饮食上,不要过热过凉,应寒温合适。

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五行的交替有一定秩序,四时气候的变化有季节的分别,经脉运行与四时五行的规律相适应,就能保持正常的活动,违反了这个规律,就会运行逆乱。

匠人不能释尺寸而意短长,废绳墨而起平木也;工人不能置规而为圆,去矩而为方:工匠不能丢掉尺寸而妄揣短长,放弃绳墨而要求木料平直;工人不能丢开规而去画圆,去了矩而去画方。

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百病开始发生,一定起于燥湿、寒暑、风雨等外感,或是由于男女、喜怒、饮食、居处等内伤。

夫治国者,夫惟道焉。非道,何可小大深浅,杂合而为一乎:治理国事,就是要有一个一以贯之的“道”。没有“道”,怎么能把小大、深浅的许多复杂的事务,综合为一个总纲呢?

持则安,减则病:注意调养,就仍能保持正常;如不善调理,有所伤损,就会发生疾病。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高明的医生是在未病之前预先防治,并不是已经发病才去治疗的。

圣人不能使化者,为之,邪不可留也。故两军相当,旗帜相望,白刃陈于中野者,此非一日之谋也。能使其民,令行禁止,卒无白刃之难者,非一日之教也,须臾(yú)之得也:圣人不能使邪气消失自化,要及早治疗,因为病邪不可久留体内。譬如两军对敌,旗帜相望,刀光剑影遍于旷野,决不是一天策划的结果。能够使民众,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最终不致招致断头之祸,这也不是一天教育,顷刻就能实现的。

毋逆天时,是谓至治:不违反四时气候规律,这就是最好的治疗原则。

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wù):卫气在阳分行尽就入睡,在阴分行尽就起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18 阅读:929

周易岐黄春秋

简介:读史明智,鉴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