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子》名句集

周易岐黄春秋 2023-06-06 22:32:34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尸子,名佼(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0年),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曾为商鞅的重要谋士,参与商鞅主持的变法活动。商鞅被杀后,尸子担心受到牵连,逃往蜀地,总结自己的政治经验和教训,著成《尸子》一书。

《尸子》一书,据刘向《别录》记载有二十篇,凡六万余言,后逐渐散失,至南宋全书亡佚。明清时期,学者开始整理、收集散失的《尸子》,今辑本《尸子》存十三篇及若干佚文。《尸子》一书思想驳杂,吸收了道、儒、法、名等各家思想,以为现实政治、人生服务,《尸子》中提出“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这是迄今在中国典籍中找到的与现代“时空”概念最好的对应。他对于空间观、时间观还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并对“学积有生”、“从道必吉”、“重民”的观点作过重要的阐述。他一生中对于社会改革、对于哲学思想都有重大的贡献。全书已亡,难窥其原貌思想。

学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努力学习而不知厌倦,是用来修养自身的方法;教诲别人而不知懈怠,是用来教化他人的方法。

夫茧(jiǎn),舍而不治,则腐蠹(dù)而弃;使女工缫(sāo)之,以为美锦,大君服而朝之。身者,茧也,舍而不治,则知行腐蠹;使贤者教之,以为世士,则天下诸侯莫敢不敬:蚕茧,弃置一旁而不加整理,就会变质坏掉而被抛弃;如果使女工缫丝纺织,就可以制成漂亮的锦绣,那么天子就会穿着它上朝接见百官。每个人的身体,就像蚕茧一样,弃置一旁而不加以修养,那么他就会知识贫乏、行为败坏;如果让贤人教诲他,他就会成为当世名士,天下的诸侯就没有谁敢对他不尊敬。

夫学,身之砺(lì)砥(dǐ)也:学习,就是对自身的磨砺。

曾子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惧而无咎(jiù):曾子说:“父母爱自己,心情快乐而不忘记父母的爱;父母讨厌自己,深感恐惧而不责怪父母。”

爵列,私贵也;德行,公贵也:爵位,是属于个人的尊贵;美好的德行,是公认的尊贵。

人君贵于一国,而不达于天下;天子贵于一世,而不达于后世;惟德行与天地相弊也:诸侯国君可以在自己一个国家里显得尊贵,不可能把这种尊贵推行到整个天下;天子可以在自己的统治时期显得尊贵,不可能把这种尊贵延续到后世;只有美好的德行可以与天地相始终。

夫德义也者,视之弗见,听之弗闻,天地以正,万物以遍,无爵而贵,不禄而尊也:美好的德义,看不见,听不到,然而天地因为人们的美德而变得正常,万物因为人们的美德而普受恩惠,有美德的人即使没有爵位也会变得高贵,没有俸禄也会受到尊重。

鹿驰走无顾,六马不能望其尘;所以及者,顾也:鹿奔跑起来如果不回头张望,就连六匹骏马驾的车也会被远远地抛在后面;鹿之所以能够被追上,是因为它总是回头张望。

未有不因学而鉴道,不假学而光身者也:没有不通过学习而能够认识大道的,也没有不通过学习而能够使自身荣耀的。

行有四仪,一曰志动不忘仁,二曰智用不忘义,三曰力事不忘忠,四曰口言不忘信:做事有四项准则,一是立志有所作为的时候不忘记仁爱,二是使用智谋的时候不忘记正义,三是尽力做事的时候不忘记忠诚,四是开口说话的时候不忘记诚信。

志不忘仁,则中能宽裕;智不忘义,则行有文理;力不忘忠,则动无废功;口不忘信,则言若符节:立志的时候不忘记仁爱,心中就能够宽厚待人;使用智慧的时候不忘记正义,行为就能够有条有理;尽力做事的时候不忘记忠诚,行动就不会劳而无功;开口讲话的时候不忘记诚信,说话就会像符节一样被信任。

古者明王之求贤也,不避远近,不论贵贱,卑爵以下贤,轻身以先士:古代的圣明君主为了寻求贤士,不考虑道路的远近,也不考虑对方地位的贵贱,看轻爵位而礼贤下士,看轻自身而以贤士为先。

待士不敬,举士不信,则善士不往焉;听言,耳目不瞿(qú),视听不深,则善言不往焉:对待贤士不够尊敬,任用贤士却不信任,那么贤士就不会再来了;君主听贤士谈话的态度不够敬畏,精神不够深入专注,那么金玉良言就不会再讲给他听了。

河下天下之川故广,人下天下之士故大:黄河能够处于天下的百川之下,因此才能变得阔大;君主能够在贤士面前表示谦卑,因此才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

下士者得贤,下敌者得友,下众者得誉:对士人表示谦卑才能得到贤人,对敌人表示谦卑就能化敌为友,对民众表示谦卑才能赢得美好的名声。

爱得分,曰仁;施得分,曰义;虑得分,曰智;动得分,曰适;言得分,曰信。皆得其分,而后为成人:爱护别人恰如其分,这叫作“仁”;施恩百姓恰如其分,这叫作“义”;思考问题恰如其分,这叫作“智”;行动恰如其分,这叫作“适”;讲话恰如其分,这叫作“信”。处处都能够做到恰如其分,这样就可以成为德才兼备的完人。

明王之治民也,事少而功立,身逸而国治,言寡而令行。事少而功多,守要也;身逸而国治,用贤也;言寡而令行,正名也:圣王在治理百姓的时候,事情很少而能建立大功,自身安逸而国家非常安定,讲话不多而政令得以施行。事情很少而能建立大功,那是因为圣王能够把握住治国要领;自身安逸而国家非常安定,那是因为圣王能够任用贤才;讲话不多而政令得以施行,那是因为圣王能够确定臣民的名分。

若夫临官,治事者案其法,则民敬事;任士,进贤者保其后,则民慎举;议国,亲事者尽其实,则民敬言:君主在统理百官的时候,要让治理政事的官员们依法行事,那么民众就能认真做事;在任用人才的时候,要让举荐者必须保证被举荐者将来不犯错误,那么民众就会谨慎地举荐;在议论国事的时候,要让亲自参与政事的官员必须如实汇报,那么民众就会认真对待自己的言论。

陈绳,则木之枉者有罪;措准,则地之险者有罪;审名分,则群臣之不审者有罪:拉上墨绳,那么有缺陷的弯曲木头就显露出来了;摆出水平仪,那么有缺陷的险要不平的地面就显露出来了;审查各自的名分,那么有罪过的不符合审查标准的大臣就显露出来了。

夫爱民,且利之也;爱而不利,则非慈母之德也。好士,且知之也;好而弗知,则众而无用也。力于朝,且治之也;力而弗治,则劳而无功矣:爱护百姓,就要为百姓谋取福利;爱护百姓却不为他们谋取福利,那就不是慈母般的美德。爱好士人,就要了解士人;爱好士人却不能了解他们,士人再多也没有什么用处。在朝廷上勤于政事,就要治理好国家;勤于政事却没有治理好国家,那就是劳而无功。

审一之经,百事乃成;审一之纪,百事乃理:明白了统一的原则,各种事情都能成功;明白了统一的纲纪,各种事情都能得以治理。

明者不失,则微者敬矣:社会名人没有过失,那么普通百姓就会认真做事。

国之所以不治者三:不知用贤,此其一也;虽知用贤,求不能得,此其二也;虽得贤,不能尽,此其三也:国家之所以不能治理好的原因有三个:不知道任用贤人,这是第一个原因;虽然知道任用贤人,但求贤却又得不到,这是第二个原因;虽然得到了贤人,但不能完全发挥他们的才智,这是第三个原因。

有大善者,必问孰进之;有大过者,必云孰任之,而行赏罚焉,且以观贤不肖也:出现了非常优秀的朝臣,一定要问清楚他是谁举荐的;出现了犯下大错的朝臣,也一定要问清楚他是谁保举的,从而对举荐者进行赏罚,并以此来考察谁贤良、谁不贤良。

虑事而当,不若进贤;进贤而当,不若知贤;知贤又能用之,备矣:考虑事情恰当,不如举荐贤人;举荐贤人恰当,不如理解贤人;理解贤人而又能任用贤人,那就十全十美了。

为人臣者,以进贤为功;为人君者,以用贤为功:作为臣下,要以举荐贤人为功劳;作为君主,当以任用贤人为功劳。

恶(wù)诸人,则去诸己;欲诸人,则求诸己:讨厌别人身上的某些缺点,那么就要去除自己身上的同类缺点;希望别人做到的事情,那么就要求自己做到。

农夫之耨(nòu),去害苗者也;贤者之治,去害义者也:农夫锄地是要除去妨害禾苗生长的杂草;贤人治理国家是要除去妨害道义的坏人。

虑之无益于义而虑之,此心之秽(huì)也;道之无益于义而道之,此言之秽也;为之无益于义而为之,此行之秽也:如果思考某些事情对道义没有益处却还要去思考它们,那就是内心的污秽;谈论某些道理对道义没有益处却还要去谈论它们,那就是言语的污秽;做某些事情对道义没有益处却还要去做它们,那就是行为的污秽。

虑中义,则智为上;言中义,则言为师;事中义,则行为法:思考能符合道义,那么这样的智慧就是上等智慧;言论符合道义,那么这样的言论就能够成为别人学习的内容;行为符合道义,那么这样的行为就能够成为别人效法的榜样。

射不善而欲教人,人不学也;行不修而欲谈人,人不听也:射技不精的人却还想指导别人学习射箭,别人是不愿意向他学习的;自身行为不善却还想教导别人,别人是不会听从他的。

夫骥(jì),惟伯乐独知之,不害其为良马也。行亦然,惟贤者独知之,不害其为善士也:那些骏马,即使只有伯乐一个人知道它们是骏马,那些骏马依旧不失为骏马。善良的行为也是这样,即使只有贤人一个人知道他的善行,此人依然不失为一位善士。

治天下有四术:一曰忠爱,二曰无私,三曰用贤,四曰度量。度量通,则财足矣;用贤,则多功矣;无私,百智之宗也;忠爱,父母之行也:治理天下有四个原则:第一是真诚仁爱,第二是大公无私,第三是任用贤能,第四是确立法度。法度得以通行,那么就能够使财用富足;任用贤能,那么就能够多立功绩;大公无私,是产生众多智慧的根本;真诚仁爱,是父母所具备的品行。

父母之所畜子者,非贤强也,非聪明也,非俊智也,爱之忧之,欲其贤己也。人利之与我利之无择也,此父母所以畜子也。然则爱天下,欲其贤己也,人利之与我利之无择也:父母养育孩子,靠的不是贤能强壮,不是耳聪目明,也不是高明的智慧,而是真诚地爱护儿女,处处为儿女担忧,希望儿女将来能够超过自己。至于将来儿女是对别人有用还是对自己有用,父母并不放在心上,这就是父母养育儿女的态度。那么天子爱护天下百姓,也应该希望天下百姓能够超过自己,至于将来这些百姓是对别人有用还是对自己有用,天子不应放在心上。

弱子有疾,慈母之见秦医也,不争礼貌;在囹(líng)圄(yǔ),其走大吏也,不爱资财。视天下若子,是故其见医者,不争礼貌;其奉养也,不爱资财:幼小的孩子生了病,慈母去求见良医,不会计较使用任何礼节;孩子被关进监狱,父母奔走于官吏之间设法营救,不会吝惜钱财。天子如果能够把天下百姓视为自己的孩子,那么他在求见能够治国的贤人时,就不会计较使用任何礼节;在奉养贤人时,也不会吝惜钱财。

凡治之道,莫如因智;智之道,莫如因贤:大凡治国的方法,最好就是使用智慧;而使用智慧的方法,最好就是任用贤人。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举荐身边有才能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用回避;举荐关系疏远的人,即使是仇人也不会遗漏。

仁者之于善也,无择也,无恶也,惟善之所在:仁爱的人在观察善良品质的时候,不会对人有所区别,也不会对某人感到讨厌,只看谁具备了善良的品质。

平地而注水,水流湿;均薪而施火,火从燥,召之类也:在平整的地面上倒上水,水就会流向潮湿的地方;在放置均匀的柴草上点着火,火就会向干燥的地方燃烧,这就是同类相召的缘故。

因井中视星,所视不过数星;自丘上以视,则见其始出,又见其入。非明益也,势使然也。夫私心,井中也;公心,丘上也。故智载于私,则所知少;载于公,则所知多矣:坐在井里看星星,能够看到的不过只有几颗星星;如果站在高山上看星星,不仅能够看到星星刚刚出现的情况,还能够看到星星消失时的景象。这并不是因为视力提高了,而是地势使他能够这样。有了私心,就像坐在井里看星星一样;有了公心,就像站在山上看星星一般。因此出于私心的智慧,所知道的事情就很少;出于公心的智慧,所知道的事情就很多。

孔子曰:“欲知则问,欲能则学,欲给(jǐ)则豫,欲善则肄(yì):孔子说:“想要有知识就要多多请教,想要有能力就要勤学苦练,想要丰衣足食就要提前劳作,想要具备善德就要不怕吃苦。”

孔子曰:君者,盂也;民者,水也。盂方则水方,盂圆则水圆:孔子说:“君主,就好像盘盂一样;民众,就好像水一样。盘盂如果是方形的那么水也就是方形的,盘盂如果是圆形的那么水也就是圆形的。”

君诚服之,百姓自然;卿大夫服之,百姓若逸;官长服之,百姓若流:君主如果能够真诚地去做某件事情,百姓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效法;卿大夫如果能够真诚地去做某件事情,百姓就会急切地前去追随;一般官员们如果能够真诚地去做某件事情,百姓就会像流水一样跟随在后面。

食,所以为肥也,壹饭而问人曰:“奚若?”则皆笑之。夫治天下,大事也,今人皆壹饭而问“奚若”者也:吃饭,是把自己变胖的方法,仅仅吃了一顿饭就急着问别人:“我吃胖了没有?”别人都会觉得他可笑。治理天下,是大事,当今的人们都好像那个吃一顿饭就急着问人“吃胖没有”的人一样急躁。

政也者,正人者也,身不正则人不从:所谓的政治,就是使人们的品行端正,君主自身不正而百姓就不会服从。

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天地四方形成的空间叫作“宇”,古往今来形成的时间叫作“宙”。

昼动而夜息,天之道也:万物白天活动而夜晚休息,这是大自然的运行规律。

避天下之逆,从天下之顺,天下不足取也;避天下之顺,从天下之逆,天下不足失也:避开天下的不利形势,顺应天下的有利形势,很容易就能够取得天下;避开天下的有利形势,却在不利的形势下有所行动,那么就会很容易失去天下。

买马不论足力,而以白黑为仪,必无走马矣;买玉不论美恶,而以大小为仪,必无良宝矣;举士不论才,而以贵势为仪,则伊尹、管仲不为臣矣:买马的人不考察马的脚力如何,而以毛色的黑白为标准,肯定买不到跑得快的马;买玉的人不考察玉质的好坏,而以玉石的大小为标准,肯定买不到美玉;举荐士人不考察他们的才能,而以地位的贵贱为标准,那么就找不到伊尹、管仲这样的贤人做自己的大臣了。

为刑者,刑以辅教,服不听也:制定刑法的人,目的是要用刑法辅助教化,征服那些不服从的人。

悦尼而来远:让近处的人感到高兴,让远方的人前来归附。

天子忘民则灭,诸侯忘民则亡:天子忘记了百姓就会灭亡,诸侯忘记了百姓就会亡国。

好酒忘身:因爱好饮酒而忘记了自身的安危。

障贤者死:阻碍贤士的人就是死罪。

仲尼曰:面貌不足观也。先祖,天下不见称也,然而名显天下,闻于四方,其惟学者乎:孔子说:“一个人的面容长相不值得重视。我的先祖,天下没有人称赞他的相貌美好,然而他名显天下,传扬于四方,这大概就是因为他好学的原因吧!”

家有千金之玉而不知,犹之贫也,良工治之,则富弇(yǎn)一国;身有至贵而不知,犹之贱也,圣人告之,则贵最天下:家里藏有价值千金的美玉而自己不知道,这与穷人是一样的,如果让技术精良的玉工对美玉加以雕琢,那么他就会成为国家最富有的人;自身具有最值得珍惜的德才而不知道去修养,这与低贱的人是一样的,如果圣人对他进行教育,他就会成为天下最高贵的人。

子夏曰:君子渐于饥寒而志不僻,侉(kuǎ)于五兵而辞不慑(shè),临大事不忘昔席之言:子夏说:“君子饥寒交迫而思想不会变得邪恶,面对酷刑而毫不畏惧,每逢大事都不会忘记平时学习时所讲的话。”

仁则人亲之,义则人尊之,智则人用之也:有仁爱之心的人,人们都会亲近他;有道义的人,人们都会尊重他;有智慧的人,人们都会任用他。

惟善无基,义乃繁滋;敬灾与凶,祸乃不重:只有不停地行善,道义才能宣扬开去;认真地对待灾难和凶险,灾祸才不会重复发生。

草木无大小,必待春而后生,人待义而后成:草木无论大小,必须等到春天才能够生长,人必须具备了道义才能够有所成就。

众以亏形为辱,君子以亏义为辱:众人以自己的容貌不佳为耻辱,君子以自己的品德不佳为耻辱。

孔子曰:屈寸而信伸,小枉而大直,吾为之也:孔子说:如果收缩一寸就能够伸展一尺,先有小小的弯曲而能够伸展得更直,我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圣人权福则取重,权祸则取轻:圣人衡量各种幸福而取其大者,衡量各种灾祸而取其轻者。

君子量才而受爵,量功而受禄:君子根据自己的才能去接受君主赐给的爵位,衡量自己的功劳去接受君主赐给的俸禄。

能官者必称(chèn)事:能够做好官的人一定能够把事情办好。

守道固穷,则轻王公:坚守大道、穷且益坚的人,就会看轻那些王公大人。

荣辱由中出,敬侮由外生:是荣耀还是羞辱都是由自己的内在品德决定的,是受尊敬还是受侮辱则是由外人决定的。

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身长则影长,身短则影短:说话好听那么回音就好听,说话难听那么回音就难听;身材高大那么身影就长,身材矮小那么身影就短。

慎而言,将有和之;慎而行,将有随之:自己讲话要谨慎,就会有人来应和你;行为要谨慎,就会有人来追随你。

夫龙门,鱼之难也;太行,牛之难也;以德报怨,人之难也:龙门,是鱼难以跃过的地方;太行山,是牛难以攀登的大山;以德报怨,是人难以做到的事情。

厚积不登,高台不处。高室多阳,大室多阴,故皆不居:厚厚的积土不要去攀登,高高的楼台不要去居住。高处的住室阳气太重,宽大的住室阴气太重,所以都不适宜居住。

人生也,亦少矣;而岁往之,亦速矣:人生在世,也非常短暂;而时光的流逝,也实在太快了。

小亡,则大者不成也:细节处失败了,那么大事就无法成功。

见骥(jì)一毛,不知其状;见画一色,不知其美:只看见良马的一根毛,是无法知道它的整个形状的;只看见图画上的一种颜色,是无法了解这幅图画的艺术价值的。

屠者割肉,则知牛长少;弓人剺(lí)筋,则知牛长少;雕人裁骨,则知牛长少。各有辨焉:屠宰者在割牛肉的时候,就知道牛的年龄大小;做弓箭的人在割牛筋的时候,就知道牛的年龄大小;雕刻骨头的人在雕刻牛骨的时候,就知道牛的年龄大小。他们都有各自辨别牛的年龄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6 阅读:160

周易岐黄春秋

简介:读史明智,鉴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