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离世后,刘禅作为继任者,是自愿将权力交给诸葛亮的吗?

文诩与过去 2024-06-06 21:21:05

一直以来,诸葛亮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一直被后人传颂,但是在诸葛亮生前,他在蜀汉的表现确实有着权臣的嫌疑,毕竟所有的事务都是由诸葛亮决定,而后主刘禅完全称得上是垂拱而治。

诸葛亮在蜀汉会有如此地位,这与当初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在当时,蜀汉遭遇夷陵之战的惨败,不仅有着外敌威胁,皇帝刘备也已经奄奄一息,此时的蜀汉就是典型的内忧外患。

而一旦刘备离世,后主刘禅年仅17岁,根本没有能力稳定朝局,保住蜀汉的江山,为此刘备给予诸葛亮最高的权力,更是说出“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样的话语,让诸葛亮放心大展才华,只要能保住蜀汉的江山社稷。而诸葛亮也不负所望,稳定了蜀汉,让国家度过了最危难的时候。

那么此时有个问题,当时刘禅作为继任者,他真的是自愿将权力交由诸葛亮的吗?

我的判断一定是自愿的。

诸葛亮与刘禅这一对君臣是值得无数人羡慕的,刘禅对于诸葛亮绝对信任,让诸葛亮能放心北伐,完全不用担心后方不稳,这样的情况放在历史上,没有一位君王能够如此放心将举国的军政大权集中在外人手中。

而诸葛亮虽然掌握着蜀汉的权力,但是兢兢业业。他有着自立的实力,不过根本没有这样的想法,他只为报答当初刘备那知遇之恩。

这样的君臣关系,在历史上也只有汉昭帝与霍光能够相提并论。

刘禅对于诸葛亮是发自心底的尊重,完全是将其当作自己的父亲。在诸葛亮离世后,曾有一位大臣说诸葛亮的坏话,想要以此上位,不成想诸葛亮在刘禅的心中,根本不是权臣,而是父亲一般的人物,因此直接下令将这位大臣处死。

说真的,别说在刘禅继位后将权力交给诸葛亮,如果诸葛亮真的想要篡位,我估计刘禅都会主动让位。因此,在我看来,刘禅绝对是自愿将权力交给诸葛亮的。

这是从感情层面来进行分析。接下来就是从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刘禅是否自愿将权力交出。

因为夷陵之战的惨败,蜀汉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如果刘备身体康健,那么蜀汉政权并不会有什么动荡,但是最关键的就是刘备命不久矣,这对于仅仅建立几年的蜀汉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打击。

一旦刘备身死,外有曹魏与东吴的虎视眈眈,内有南蛮想要叛乱,再加上暗中搞小动作的一些人,完全可以说蜀汉陷入到内忧外患之中。如果继任者是一个手段出众,智谋非凡的君主,确实有机会力挽狂澜,但是刘禅只是一个较为平庸的君主,他根本不可能将蜀汉从如此危难的情况中拯救起来。

虽然刘禅没有能力,但是诸葛亮有,而且刘备非常了解诸葛亮的为人,认定他不会行篡逆之举,因此才嘱咐刘禅将权力交给诸葛亮。

刘备离世后,刘禅也是遵照刘备的遗命,将国家大权全部交由诸葛亮处置,自己就做个拱手而治的君主。

因此,从当时蜀汉的实际情况来看,刘禅也必然是自愿将权力交给诸葛亮的。

而诸葛亮不负蜀汉两代君主的信任,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无数后人膜拜的贤臣。

0 阅读:2

文诩与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