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玩得最爽的少年,写得最拽的文章,生的最好的儿子

徙竹散人 2024-06-28 10:29:29

北宋仁宗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三苏游京,苏洵有幸见到了当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献上了《权书》、《几策》、《衡论》等策论。

欧阳修看了他的文章大为赞赏,称赞“博辩宏伟”——广博之下能够自由驰骋,既有深度又有精度,并认为其文能与刘向、贾谊争锋。

曾巩赞其所言皆能切中时弊,喜欢谈兵事,分析道理引喻高妙,能够把繁杂问题说得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一时间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连文体都开始效仿。

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和苏辙同时中榜及第名震京师。嘉佑三年,宋仁宗召苏洵入舍人院(为皇帝起草诏令)考试,但苏洵推脱自己有病,不愿应诏。

在寻常人看来受到皇帝的赏识一定是条捷径,自己能飞黄腾达,家族能光耀门楣。但在苏洵这里不存在,在他看来朝廷的症结在于整个的内外政上,做皇帝的秘书依皇帝的意志办事于大事无益,并以策论《项籍》隐喻北宋国策根本之弊病。

本篇策论开篇即点出项羽、曹操和刘备三人未能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项羽没取天下的眼光,曹操有眼光度量确实差点,刘备有度量却没那本事。然后从项羽开始,分析他目光短浅的具体表现:

1、“巨鹿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但苏洵从项羽在巨鹿和章邯纠缠开始就看透了项羽的意气用事——争一时输赢。并且在击败章邯后仍然不知东进,仅仅辗转于河南一代;

2、项羽进入咸阳的时候刘邦已经经营了好几个月,并且“与民休养”的政策制定的很好。此时,秦人已经因为秦军被项羽打败还被活埋了二十万降兵而仇恨他。纵然即使后来刘邦被项羽迁到汉中,倘若有一天“还定三秦”,那大势(人心)还是会站到刘邦这边,项羽再能打也无济于事;

3、项羽是绝对有机会夺取天下的。项梁死后章邯就开始藐视楚军,移军攻打赵地。如果此时项羽进攻关内,王离、涉间必然回师来救。项羽拘关隘迎击,诸侯自后方夹击秦军“覆之必矣”,赵地被围攻的局面也就同时解了,再次上演一番“围魏救赵”。

本篇虽然没有对刘备和曹操进行评述,到这里已经足够精彩。而最吸睛的莫过于结尾处对诸葛亮的点评了——“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

苏洵说自己曾考察过蜀地之险是“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继”——顾着自己都捉襟见肘,怎么能制衡中原呢?

秦汉古都才是沃土千里、洪河大山,控天下非此不可,窝在剑门里面只会一天比一天危险。

富人必居于四通八达的地方,使财富广布于天下,然后可收天下之利。而一个“小丈夫”有点钱了,藏在家里,拒户而守之。只是为了求不失,哪里是为了富起来。大盗至,也只能乖乖交出来。

其文既以卧龙先生之高才盛名美誉君王,又以项羽徘徊河南延误西进咸阳暗喻朝廷安于定都东京汴梁,更以西蜀弃荆州而就益州偏安一隅暗讽北宋朝廷的“小丈夫”格局。

真大儒从来以“帝师”自居,听便听得,不听便拂衣而去。而这位真大儒的立身轨迹竟又是这般匪夷所思: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苏洵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因为家境还可以,担子没有落到自己头上,所以年轻的时候玩得很嗨,史载“25岁才知读书,27岁始发奋。”

能跟两个儿子一起占了“唐宋八大家”的三席,苏老泉必也绝非等闲之辈。

但是27岁之前他又是怎样的呢?

七岁的时候才开始读书,只是连一些对于古人来说很基础的东西都没有学会就放弃了;

18岁结婚,19岁仍终日嬉戏,时年其妻程夫人生长女,但未满一岁就夭亡了……

就这样一直到了二十五六的岁数还折腾,放到寻常人家要么父母早疯了,要么孩子早疯了。

但苏洵的幸运在于他有一个能知人且耐心的父亲,苏序对苏洵的两位哥哥“教训甚至”,却置苏洵的“不务正业”于不顾。对于质疑声苏序答:“根本不必担心这小子不学”。

苏序知苏洵的风格根本不适合科举,这在苏洵后来的文章以及做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所谓“消磨一代英雄气,官样文章殿体书”,只要他有兴趣,不厌学,就能够以自己的方式把儒家六经以及诸子百家真正学通学透。

苏洵游历名山大川,访友拜师,这些都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格局,为其豪放不羁之文风奠定了基础。

只要想起步,任何时候都不晚,时运不济也许只是“时”尚未到。倘若苏洵没有见到欧阳修又当如何呢?至少不会名满天下吧。

没有能力被举荐和举荐了不想做这就是天壤之别了。

再或者苏序强逼苏洵训练科举应试又会如何?被误解笼罩者自顾不暇,又怎么会去理解别人?中国文坛便不会再有苏轼和苏辙,多少千古名篇亦将不复存在。

苏洵后来回忆说:

知我者惟吾父与欧阳公也。

多少人苦于不被理解?有知己者方能知人,且叹那名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