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将军牺牲后,其妻子刘志兰带女儿改嫁秘书,后来生活得如何?

雅旋谈社会 2023-02-09 02:42:04

在十几年的全民族抗战过程中,我党牺牲了无数一心报国的士兵,其中不乏战功赫赫、职位很高的高级将领。

在这些人中,左权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因为他是八路军战场上牺牲的职位最高的指挥员。

左权将军牺牲后,最为悲痛的人莫过于刚刚与之结婚三年的妻子刘志兰,彼时两人唯一的女儿才仅仅两岁。

在那个年代,一个女人带着孩子生活,压力可想而知,于是在身旁人的劝告声中,刘志兰带着女儿左太北改嫁给了左权的秘书,开始了新的生活。

那么,刘志兰与左权将军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情缘?左权将军的秘书又是何许人?改嫁之后的刘志兰,后来的生活如何?

相差十二岁的注定缘分

左权出生在湖南省乡下的一个贫苦家庭中,家里因为父亲的年轻去世,条件十分艰苦,左权从小便没过过几年吃饱穿暖的日子,从记事开始,左权的记忆中存在最多的便是饿肚子的生活。

彼时新文化运动在中国传播开来,十几岁的左权在社会氛围的影响下读到了《新青年》等新兴读物,从而在心中萌生了要改造社会的想法。

成年后不久,左权便毅然决然做出了从戎的决定,联系几个同学从家乡坐火车,一路来到了当时革命的兴盛之地广州,很快便成功考入了黄埔军校。

但左权并没有像其他同窗一样选择加入国民党,相反,左权认识到中共的宗旨更符合自己的理想,于是在熟人的介绍下,于1925年正式成为了中共的一员。

左权的军事生涯在长征以前可以算得上顺利,他先后参与了各次战争,并成功升任为红12军的军长。

然而他的爱情之路却走的有些艰难,按理说作为我军的最高领导层,想要找到一个适婚对象是很容易的,但一直到三十多岁,左权将军连一次正经恋爱都不曾谈过。

这件事不仅让左权感觉困惑,连带着左权身边的领导们觉得发愁,朱德就是这样一个一直操心左权婚事的领导,甚至连带着朱德的妻子多次尝试给左权牵线,可惜一直没有什么结果。

直到1939年春,中央巡视团专门来到了左权所在的太行山根据地,为了迎接这批新客人,朱德、左权等几位领导专门为其准备了一场欢迎会,正是在这场宴会上,左权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这批巡视团中的成员有着各种各样的职业,但无一例外的,他们都加入了中共,并在明中或暗中积极参与着革命事业。

在这批成员中,朱德将军一眼便看中了一位样貌出挑、平易近人的女同志刘志兰,在听到刘志兰的此前经历后,朱德更是越看越觉得刘志兰和左权很般配。

刘志兰出生于1917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姑娘,作为一个新时代青年,刘志兰不仅热爱学习,而且对革命事业有着崇高的热情,在学习期间,刘志兰先后和他人组织了多次学生运动。

日军入侵到华北前不久,年仅20岁的刘志兰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随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随着大部队离开北平,来到了延安。

这次是一个偶然的机会随着巡视团来到了太行山参观,朱德对刘志兰越看越满意,他觉得刘志兰对革命的信念和热情与左权不谋而合,如果两人能够在一起,一定不会缺少共同语言。

于是,朱德很快便将刘志兰介绍给了左权,此时这位三十几岁、军事能力卓越、吃过多年洋面包的高级将领,很难不对这位青春靓丽的小姑娘春心萌动。

但是左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脸蛋这个层面,在对刘志兰多方面了解之后,左权意识到这个二十出头的女同志虽然年纪小,但她拥有成熟的思想和崇高的信念,并且各方面能力都十分优秀,于是左权终于沦陷了。

但是时间很快流逝,巡视团就要离开太行山,重返延安,但左权这个“榆木脑袋”还没怎么敢和刘志兰多接触,眼看着这么优秀的女同志就要离开,左权急得团团转却半点办法都想不出。

为了下属的未来考虑,朱德定了定心,终于决定亲自出马,他先是特意找到刘志兰,言辞恳切的向刘志兰说明了左权对她的情意,并悉心介绍了左权的相关情况。

面对这样一位领导的求爱,虽然刘志兰对这位经历丰富、能力优秀的将军产生了好奇,但她并没有立即答应下来,而是决定先与左权认真地相处一下。

经历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人迅速陷入了爱河,左权事业的特殊性并不好进行调动,于是刘志兰便选择留在太行山,将工作转到了这边的妇委会。

几个月之后,两人便在太行山附近一个小乡村的军队驻处,在各位领导的见证之下,举办了一场朴素又热闹的婚礼。

短暂而又美好的婚后生活

彭德怀将军做了两人的主婚人,在婚礼上,他激动的说小刘同志在抗战的表现各方面都很好,但在团结同志这一块表现实在突出,因为她成功地“团结”了我们军队的副参谋长。

在座各位听到这番话后哄堂大笑,纷纷附和彭德怀,让左权两人细细讲述一下两人的恋爱经过,这场婚礼在欢声笑语中结束。

婚后小两口的日子过得十分甜蜜,不久刘志兰便怀孕了,一年后刘志兰在驻处的总医院生下了一个小女孩,两人都十分高兴。

朱德还专门给小女孩起了名字,他以刘伯承的孩子名字刘太行为指导,觉得可以起个对称的名字,于是便想出了“左太北”这个名字。

但是很快,生产后的矛盾便开始显现,一方面根据地战火连天,生活十分艰苦,刘志兰生产之后营养达不上,奶水经常不够,小孩又太小只能吃奶水,导致小孩经常会饿得哇哇直哭。

另一方面,作为军队最高指挥员的左权将军,大部分时间都在外打仗,几个月回不来一次,因此他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没有办法做到。

虽然刘志兰已经做到尽力的理解,但作为一个二十出头又刚刚生产的孩子母亲,在别的妻子生产后,丈夫陪同左右时,刘志兰只能孤身一人照顾两人的小孩,她时常会感到十分的委屈。

甚至有一次,刘志兰觉得自己生产后什么都干不了,脱离了革命事业,于是向左权抱怨,孩子影响了自己的进步。

面对刘志兰的委屈,左权并没有不以为意,反而十分照顾刘志兰产后的情绪,他十分理解一个女人成为一个母亲后所要作出的太多牺牲,因此他愿意耐心地开解自己的妻子。

左权没能在家陪伴妻女多久,1940年的秋天,日军开始大范围地对太行山进行扫荡,为了应对,我军开展了名震中外的百团大战。

这次作战的主要责任都抗在彭德怀副司令和左权将军的身上,他们一刻都不敢放松,经常几天都不能合眼,生怕会错过任何的战机。

在此期间刘志兰会时不时的给左权写信,希望能让左权给自己报个平安。

有一次参谋又急忙将刘志兰的信带来,但左权却看都没看一眼,只是眼睛死死盯着桌上的地图,满脸邋遢地对参谋说,“这种时候了,你该汇报的不是信,而是如今的战争状况!”

战争打到后期,终于见到了几分胜利的意思,左权才终于有时间抽空和自己的妻女见了一面。

直到此刻,刘志兰才敢把自己委屈展现在自己丈夫面前,这些日子自己带着孩子东躲西藏,生怕被日军的“大扫荡”所察觉。

刘志兰心中难受,面上很难看,对着左权一声不吭,只是簌簌地流着眼泪,好半天才平复了情绪,说出一句话,“你心里哪还有我们母女,你走!”

面对刘志兰的小脾气,左权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只是笨拙地抱了抱刘志兰,然后开始给女儿换尿布,喂女儿吃饭。

看到刘志兰终于没有生气的样子了,左权便憨憨地傻笑,向刘志兰“报告”这次战斗的胜利,不仅歼灭了几千个敌人,还完整的保护了整个村庄的百姓和粮食。

百团大战历时几个月,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左权夫妻两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离别。刘志兰带着女儿远赴延安,开始深度学习,左权还是留在太行山,守护着这里的百姓和土地。

两人虽然身在两处,但心却紧紧地交织在一起。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虽然不能相见,但会经常给对方写信告知彼此的情况。

左权对自己的妻儿一直都抱有愧疚,从结婚和生产之后,他其实并没有多长时间陪伴在妻儿身边,因此左权在信中经常会提到自己的愧疚,并向刘志兰保证,等战争胜利之后一定会陪伴在两人身边。

然后命运却给这对夫妻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1942年,就在两人结婚三年后,左权再一次带领着军队抵抗日军新一轮的大扫荡。

这一次他们却没有了上一次的好运气,明明总部已经顺利完成了转移,但一颗炮弹却突然抛到了在队尾断后的左权将军身边,炸弹瞬间爆炸,左权将军最终没能完成自己陪伴的承诺,壮烈牺牲。

左权将军牺牲后

左权将军牺牲的消息迅速传到了延安,刘志兰得知后内心悲痛欲绝,两人虽然结婚才三年,并且聚少离多,但两人之间的感情却十分的深厚,她虽然痛心于左权的牺牲,却理解左权愿意为革命事业牺牲一切的理想和勇气。

刘志兰回忆起当初在太行山,和左权闹别扭那件事,一时间觉得后悔不已,她为自己当初对左权事业的不理解而愧疚,为左权的理解和宽容而感激。

一个单身女性,还带着一个孩子,可想而知,左权将军牺牲后,刘志兰的生活并没有多么轻松,她悉心抚养着自己和左权唯一的血脉,希望能给自己的女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党组织了解刘志兰的情况,他们清楚一个女人带着孩子独自生活,在那个年代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他们多次派人和刘志兰建议,人总要继续面对生活,让她考虑一下重组家庭。

这对刘志兰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她和左权仅仅结婚三年,但两人从相知开始便是自由恋爱,两人之间不仅外在满意,连带着内心的理念和思想都是非常契合的,可以说,他们两人之间的感情是不能用时间长短来衡量的。

一直到六年后,刘志兰才最终选择了再婚,她再婚的对象是非常熟悉的人,就是左权曾经的秘书,名为陈寿忠。

陈寿忠非常清楚刘志兰和左权之间的感情,非常敬佩左权将军的精神,所以他十分愿意代替将军继续照顾他的妻女。

两人再婚之后,陈寿忠对女儿左太北非常照顾,他是真心把左太北当作自己的亲生女儿来照顾,所以左太北的童年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完整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左太北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她和其他家庭的小孩一样,按部就班地上课下课,一直到1952年,左太北终于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好像是不同的。

这一年,左太北所在的小学被选派到毛泽东面前做汇报,学校派出了七个学生,其中就有左太北,在完成汇报之后,毛主席一一询问几个学生的情况。

在得知左太北的父亲就是左权之后,毛主席特意留住了左太北,亲切地拉住她的小手,向她询问自己和母亲如今的情况,有没有生活上的困难等等。

直到这时,左太北心中才对父亲这个人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自己的亲生父亲是一个英雄,他为这个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左太北对父亲的印象向来是从别人的只言片语中得出,因此记忆是十分模糊的。

1982年,左太北突然收到了母亲刘志兰寄给自己的几封信,她打开之后才发现这十几封信竟然是左权在打仗期间给妻儿所写的家书,十几封信中满满地包含着左权对妻子刘志兰和女儿左太北的想念。

四十年过去,夫妻和父女情谊仍然得以在家书中跃然纸上,爱情和亲情跨越几十年仍然在熠熠发光,令人无比动容。

编辑:严粒

责编:林画

0 阅读:119

雅旋谈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