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溪边的“肝炎草”,味苦如熊胆,村里人却抢着摘,好处非常多

何海珍小珍 2024-06-15 08:58:37

大家好,我是营养师何海珍。笔者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同时也是一位中草药的爱好者。关注我,每天为大家分享农村常见的各种野草,了解更多的草药知识。

今天,笔者与大家分享的这种野草,它就是一种民间常用的传统良药,因其对肝炎有好处,所以在民间有“肝炎草”之称,它虽味苦如熊胆,但村里人却抢着种,有肝炎时就找它,价值相当珍贵。

想必在农村的朋友都猜到了,这种有“肝炎草”之称的野草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溪黄草。因其喜欢生长在溪边,而采摘它的叶子揉搓时就会有黄色的汁液流出来,故而得名溪黄草。

由于溪黄草味道极苦,犹如熊胆一般,故而在民间又有“熊胆草”之称。另外,溪沟草、黄汁草、血风草、香茶菜等都是它的别名。

溪黄草是唇形科香茶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的很多省区均有分布,除了喜欢在溪边生长以外,有时在沟边、河岸、路旁、河边、山坡、田边、草丛、村边、林下、灌丛等处均能看到它的踪影。

说起这个溪黄草,笔者对它印象十分深刻,因为它是民间百姓常喝的天然凉茶,小时候经常采摘回来晒干泡茶喝。每次采集溪黄草的时候,手上都是黄黄的,所以常被我们称为“手擦黄”。

认识溪黄草的人都知道,它的茎是直立的,呈四方形,单叶对生,呈长椭圆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粗锯齿,叶片上的叶脉明显,而且粗糙不平,看起来与薄荷有些相似,常常被人认错。

但当溪黄草开花以后却是完全不同,每年的秋季开花,呈复聚伞花序,由多数花组成的顶生圆锥花序,每一朵花都由细长的花梗支撑着,花冠为白色带紫,花朵虽小,但却显得格外清新脱俗,十分漂亮。

溪黄草虽说在农村较为常见,但很少能看到它开花的样子。因为它是秋季开花的,而在夏季正是溪黄草生长茂盛的季节,这时大家都会抢着摘,晒干用来做凉茶,这也是民间常用的天然凉茶原料。

溪黄草之所以深受民间百姓的喜爱,除了可以做凉茶以外,还可以入药,而且药用价值非常高。其药用全草,具有清热利湿、退黄去湿、清肝和胆、凉血祛瘀的功效。

溪黄草是中国民间的常用抗肝炎良药,主要用于急性肝炎、黄疸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慢性乙肝、慢性丙肝等,对肝炎病毒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在民间又有“肝炎草”之称。

溪黄草除了对肝炎有作用,同时对急性胆囊炎、湿热腹痛、胸胁疼痛、咯血、乳疮、乳腺炎、乳腺癌、宫颈癌、痢疾、肠炎、跌打瘀肿等多种病症均有一定的疗效。

各位朋友,你们家乡有这种溪黄草吗?它是一种长在溪边的“肝炎草”,味苦如熊胆,村里人却抢着摘,有肝炎时就找它,用处非常多。若你在家里遇见,还请好好珍惜!

备注:

1、本文属于科普文章,不构成用药建议,请遵医嘱!

2、想要了解更多的草药知识,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营养师何海珍,感谢大家的支持!

8 阅读:1586

何海珍小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