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某终于被抓,郑强教授平安了,也证明我这篇文章逻辑分析的严密

正梧说历史 2023-12-03 10:00:06

10月10日,网红教授郑强被吕某某网上爆料婚内出轨包养情妇事件,经过50多天的调查,今天终于尘埃落定了!

11月30日, “晋中高校公安”微信公众号终于发布了有关这一事件的最新消息:

2023年10月12日,晋中市公安局高校分局接到辖区太原理工大学郑某报案,称其被他人在网上造谣诽谤。经公安机关查明,甘肃籍人员吕某某,2018年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五年,2022年11月30日刑满释放。2023年10月10日,吕某某为达到个人不法目的,捏造郑某虚假信息在互联网平台发布,引发大量转载、评论,严重损害了郑某的名誉,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目前,吕某某因涉嫌犯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捏造郑强教授虚假信息的吕某某,终于“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了,这个消息振奋人心:爱国教授郑强终于清白了,终于平安了!

这个消息,也用事实证明了我10月25日公开发表在“公众号”上的文章逻辑分析的严密性和正确性。

这篇文章,我同时在“头条号”“网易号”“百家号”上,以《从逻辑上分析,为何说吕某被抓与否,才是郑强平安与否的关键?》为题目进行发表,但是这几个平台都审核“未通过”,如今还保存在草稿箱里。

为了证明了我的这篇文章逻辑分析的严密性和正确性,现摘录如下:

10月20日,我写了一篇不到900字的短文——《重大信号,太原理工大发布的一条最新动态,透露出郑强教授的处境》。

在这篇文章中,我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近年来,是否出席重要会议,往往是衡量一个官员是否平安的‘风向标’。”

让我欣慰的是,10月21日早晨一觉醒来,发现在“今日头条”上,我的这篇文章的阅读量飙升至800000,评论量也近7000条。

但是,10月21日临近中午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这篇文章,无论是平台的推荐量,还是阅读量,突然变得稀稀拉拉,冷冷清清,有一种戛然而止之感。我感到莫名的诧异。

正当我百思不解之时,我的一位在资深媒体工作的朋友,给我微信转发来一条新闻,点开一看,原来是太原理工大学官网上的一条最新动态——《校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

该新闻通篇只有一处提到了郑强教授——“校党委书记郑强主持会议。”

该新闻配的两张现场照片很值得玩味:第一张拍的是坐在主持位置上的人的后脑勺,通过这个后脑勺很难判断主持者是谁;第二幅照片角度转换了,从主持人的正面拍,但是因为距离很远,主持人的五官模糊不清。

仔细端详这两幅照片,我脑海里蹦出了两句唐诗: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令我震惊的是,我的那位媒体朋友在微信中给我说: “卢老师影响力太大,这个消息算是对您昨天文章的回应。”

我立即予以断然否定:我一个蛰居山东乡下的大叔,随手写了一篇短文,能有什么影响力?怎么是回应我呢?

但是我的这位朋友坚持说: “正式写他没有出席大型活动的,分析深刻的,只有您昨天那篇。”

我转念一想,10月21日是星期六,按常规高校党委的领导干部应该休息才对,怎么突然召开这样一次学习会呢?于是,对他的说法有些认同了,还为此还自豪了一番。

我在短文中呼吁: “唯有如此(郑强教授出席重要会议,公开露面)才能让各种传言和猜测消停,也才能给支持他的‘粉丝们’报个‘平安’。”

太原理工大学党委果然及时地这样做了,成功地将我这篇文章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给遏止了,成功地将这篇文章的阅读量打压了下来了!

我急切地到“今日头条”的评论区查看,发现自己又被骂的焦头烂额,仅有的一点自豪感荡然无存!很多人恭喜我“被打脸了”,“敌人失败了”。好多郑强教授的粉丝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强哥平安了!” “强哥露面了!” “郑能量回来了!” ……口号声此起彼伏,群情亢奋。

然而,我还是奉劝这些情绪亢奋的人们冷静冷静,独立思考以下这样一个基本的逻辑:

“刑满释放犯罪人员”吕某向纪委举报、在网上爆料郑强教授“婚内出轨、包养情妇”;而郑强教授发表的白字黑字的《严正声明》,坚称吕某恶意编造不实信息,诬陷自己,并进行敲诈勒索,且称自己“向警方报案”。

双方黑白分明,势难两立。

据此可以推论:如果郑强教授千真万确被恶意诬陷、被敲诈勒索,郑强教授是清白无辜的,那么,必然同时出现另一种结果: “刑满释放犯罪人员”吕某必定被警方抓捕。

从逻辑上讲,郑强教授既然已于10月12日报警立案,则不会存在被诬陷勒索者,与实施诬陷勒索者,同时平安无事这样一种情形。

一旦出现这种情形,那么这一轰动全网的事件就演化成了一场“猫和老鼠做朋友了”的闹剧,以致于人们分不清到底谁是猫、谁是老鼠。

一旦出现这种情形,无疑是对公共空间的侵占,是对广大“吃瓜”网友的愚弄,甚至是对党纪国法的践踏!

纵观整个过程,很明显,在这一事件中:吕某先揭发了郑强的违纪线索,而郑强则后揭发了吕某的犯罪线索。真相无非有两种可能:不是郑强违纪,就是吕某犯罪;不是吕某犯罪,就是郑强违纪。

而一旦触犯党纪或者国法,则这一事件就不仅仅是郑教授和吕某之间“互撕”的“私事”了!这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做出公开公正严明的甄别和裁决,对违纪者或者犯罪者予以应有的惩处!

须知,在党纪严明、法治昌明的新时代,绝不允许存在“猫和老鼠做朋友”、罔顾党纪国法、不了了之、且产生极大影响的事体!

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从10月12日郑强教授声明“向警方报案”,直到今天,近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太原警方一直没有发布吕某被抓捕的消息。难道侦破一起伪造证据敲诈勒索知名教授、厅级干部的案件很复杂吗?需要申请国际刑警援助吗?

我还是要劝告大家,不要过早下结论,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唯有太原警方正式宣布吕某被抓捕之日,才是郑强教授真正平安无事之时!

我强烈的呼吁太原警方,及早的公布吕某是否涉嫌诬陷敲诈勒索郑强教授一案的调查结果,以终结互联网上围绕这一事件的无休止的争议争吵、互相攻击和民意分裂!

特别是我写于35天前的这篇文章结尾的两段话,对公众和警方的呼吁是理性的、公允的,不是“谣言”,而是一个正确的“预言”——

11月30日,晋中市公安局高校分局终于把涉嫌犯罪的吕某某抓起来了,那么,按照我写于10月25日的这篇文章的严密的逻辑分析,顺理成章地得出两个结论:

一、郑强教授真正平安无事了!

二、互联网上围绕这一事件长达50天的争议争吵、互相攻击和民意分裂,应当终结了!

0 阅读:0

正梧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