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五律,语顺情真,意新旨远,不愧为晚唐的佳作

墨有云水心语 2024-06-11 14:29:01

古典诗词是华夏文明的瑰宝,凝聚了劳动人民的心血,也反映出才子们的学识。很多骚客咏士为了吟稳一个字,不惜废寝忘食,直到其流畅自然、朗朗上口,心中才会感到满意。

诗歌创作不仅需要激情和努力,而且还与日常的积累息息相关。掌握各种修辞手段、理解意象的含义,精选素材、巧妙立意,皆非一日之功。下面分享两首五律,语顺情真,意新旨远,不愧为晚唐的佳作。

将别寄友人

唐 · 马戴

帝乡归未得,辛苦事羁游。

别馆一尊酒,客程千里秋。

霜风红叶寺,夜雨白蘋洲。

长恐此时泪,不禁和恨流。

马戴是晚唐二流诗人,他曾多次落第,直到46岁左右才进士及第,入仕后又有被贬谪的痛苦经历,使得才子心中充满了悲愁和无奈。这首诗创作于作者流寓他乡、即将与友人分别之时,展现出诗人一言难尽的愁情。

开篇介绍诗人的窘迫处境,羁旅艰辛、愁绪萦绕,京城难归、仕途受阻。“归未得”三字,表达出诗人对帝都繁华和荣光的向往,但又实在无法在那里立足。“辛苦”二字朴实无华,却饱含一腔深情,诗人即使穷困潦倒,依然不愿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

颔联极其精彩,客馆作别,千言万语都融入到酒盏之中,诗人劝勉朋友多饮一杯酒,因为前方恐怕难遇知己。漫长的客旅途中,秋意深浓,一路艰辛,诗人提醒朋友,还需注意保重身体。

颈联是作者的想象,古寺旁的枫树,遭受了风霜的侵袭,反而显得异常红艳;小洲边的白蘋,经历了一夜的秋雨,也显得格外清新。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笔法,又以“霜风、夜雨”的意象,表达出对友人客旅的担忧,同时也委婉地表达出彼此间的真挚情谊。

结尾语顺情真,情感悲凉,他乡送客、前途未卜,离家万里、归乡无计,一时间万千愁情一起涌入才子的心头,挥不去、理还乱。两行热泪不禁顺着脸颊流淌,更是交织着失意和怨恨,让人读之无不觉得百感交集。

宿翠微寺

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

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

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唐代不少诗人由于穷困潦倒,经常寄居寺院,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很多描写禅境的诗篇。才子们在与僧侣交往的过程中既能排遣愁闷,又会重新感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从而让其思想境界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这首诗描写马戴夜宿山寺的感受,文笔意象清幽,又颇有禅趣。

翠微寺坐落于终南山中,经过时代的变迁,现在早已无法寻觅。开篇介绍寺院里的清静氛围,寺院里生长着很多参天古松,诗人漫步于松荫之中,感觉清凉无比,顿时觉得烦忧皆忘。诗人又注意到一条小路,似乎是由樵夫开凿,虽然不知到达何处,却显得曲径通幽,令人遐想。

颔联继续描写出寺院里的宁静和空灵,“鸟归”二字,呼应题目中的“夜宿”。傍晚时分,倦鸟归林、闲云返壑,周围的一切都好像变得停滞,就连空气也仿佛不再流动。不过在此万籁俱寂之中,石楼里却传来了僧侣的谈话声,诗人仔细观察,又不见一个人影。如此空寂氛围,正体现出禅院的庄重和幽深。

颈联则充分地调动了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感官,“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月色朦胧、草木葱茏,泉水叮咚、山风习习,如此良辰美景,诗人多么希望身边有人陪伴,可是才子此时却形单影只,心中纵有万语千语,也根本无人可诉。“含、韵”两个动词,炼字精准,展现出一幅心旷神怡、和谐悦耳的景象,让人如临其境。

结尾意新旨远,抒写思乡之情,诗人虽然非常享受禅院里的宁静生活,也对周围的各种景物毫不厌倦,可是这里毕竟不是家乡,亲人也不在身旁,他的心中依然十分牵挂和思念亲人。“忆在故山中”,传达出作者睹月思人,对故园的充满了一份深情,也委婉地刻画出一种寄人篱下的悲戚之意!

1 阅读:48

墨有云水心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