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敢让有钱人玩命

车界热评 2024-05-21 08:07:23

面对前方广告牌上的小货车图片时,湖北襄阳理想车主驾驶的一辆理想L9,在高速公路上突然自动刹车,并被后车追尾,再次引发国内舆论的高度关注。

理想汽车在回复媒体时承认:“的确是系统误识别,后续会改进软件系统”。

明明是一种严重的安全漏洞,却用“后续会改进软件系统”来进行应付,并没有给出解决问题的期限,也没有说明以后会不会还出现类似危险,这样的回复如何让人相信和安心呢?

特别是安全漏洞未解决之前,数十万理想车主,会不会遭遇同样的危险?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车企,也是需要考虑和面对的。但理想汽车,也是语焉不详。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之前,理想汽车已经发生过类似危险事件。2023年5月,一辆理想L7在四川甘孜路上正常行驶,突然车速从80降到20多,直接刹停。原因也是因为前方的广告图片,只不过那幅广告图片,是著名运动员苏炳添的人像。当时理想官方给出的解释,是激光雷达识别错误。

这说明至少从去年上半年开始,理想汽车就知道自家的所谓智能驾驶系统,在现实世界中,存在分不清真假的缺陷了。并且这个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消费者也不太容易防范,但理想汽车似乎并不介意,否则,理想汽车至少在去年就应该禁止使用这种危险的智驾系统了,直到把这个问题解决。

结果,今年理想L9又在高速公路上再次重演危险时刻。理想汽车如今还是这种轻描淡写的态度,难道对这种安全漏洞,真的不担心吗?如果这样的话,岂不是继续让消费者去玩命?

所幸,这两起事故并不算太严重,只有理想L9在高速公路上被追尾时,车辆受损,双气囊弹出,车主脸部和手部受轻伤,没有出人命。但理想汽车,能否保证这种安全漏洞,以后不会再制造危险,更不会造成人员伤亡?有专业人士表示,在传统车企眼里,确保安全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任何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都应该被禁止。这也是造车的一条铁律。按照合资品牌多年来形成的惯例,研发一款车型一般都需要4-7年,其中的原因,就是汽车属于高科技产品,又是交通工具,涉及的零部件众多,需要反复验证和测试,厂家必须尽可能地在车辆面向市场和消费者之前,发现和找出所有的问题和漏洞,更不能把安全隐患留给消费者,让消费者冒着生命危险,去进行尝试。倘若发现安全隐患问题,都会及时告知,进行召回处理。这一方面是出于对消费者的负责,另一方面,就是保证品牌的信誉。那些能够历久不衰的汽车品牌,之所以能生存这么久,拥有那么多消费者,并赢得他们的信任,绝不是无缘无故的。

与那些老牌传统车企相比,理想汽车是不是属于一种另类?它敢于把明知存在安全漏洞的车,继续让消费者使用,这分明就是敢于让消费者去玩命。

当然,理想汽车现在已经赚的盆满钵满,也是国内造车新势力中唯一实现盈利的车企。倘若出了事故,哪怕是人命事故,它也能很轻松地赔得起,但车主珍贵的生命,并不是用钱可以换来的。

令人不解的是,仍然有几十万理想车主,敢于去玩命。特别是理想的几款车型,大部分都在30万元以上,已经跨入所谓的高端车型行列,理想L9更是要40多万元起步,买理想汽车的人,大部分应该属于典型的有钱人了,他们这种敢于玩命的勇气,确实非常可嘉。

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曾经在发布会上宣称,理想L9是500万内最好的车。不知那些能够买得起几百万豪车的富豪们,是否敢于购买这种有安全漏洞又是500万内最好的车,去玩命。

1 阅读:1076
评论列表
  • 2024-05-21 10:37

    电车,让有钱人送命,让买车的人玩命,

  • 2024-05-22 06:17

    理想还算有良心了,不坑穷人[得瑟]

  • 2024-05-22 09:31

    混动车型,是汽车速度时快时慢的时候发动机功率扭矩不断的产生变化,电机不断的调整功率和扭矩来配合发动机运行,这个需要技术,增程?那就是一个笑话,直接发电,不需要直接驱动车辆,少了匹配环节,说白了就是技术落后的表现

  • 2024-05-22 02:31

    事实证明,车主也没脑子,不然怎么会把车子交给l2级别的辅助驾驶?

  • 2024-05-21 15:51

    辅助驾驶,用的人还是要长脑子,中国所有车厂都一样,只有特斯拉才是自动驾驶,厂家负责

    四分卫 回复:
    厂家负责送人。
  • 2024-05-22 08:50

    理想的安全性永远是它的软肋。

  • 2024-05-22 09:57

    前进路上的台阶,新国产车这个水平很不错了,哪个品牌都是靠教训提高完善的

车界热评

简介:评车评人评事,关注车界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