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每个人的钱包,带大家了解日间手术费用结算方式

华辉邦 2024-04-03 03:39:23

近几年,经济下行,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导致社会发展对医保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2017年6月开始,国家医保局开始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DRG及DIP,主要针对住院服务,那么,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

简单来说,DRG(Diagnosis Related Groups)和DIP(Diagnostic Intensity Payers)是两种不同的医保支付改革措施,两者均采用了打包付费的方式来取代传统的按项目收费模式,旨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DRG付费是根据患者的疾病诊断、治疗方法、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将患者归入特定的诊断相关组,并为每个组别设定一个固定的预付费金额。这意味着不管实际产生多少医疗费用,医保机构都会按照预先设定的DRG付费标准向医疗机构付费。

DIP付费则是利用大数据技术,结合“疾病诊断+治疗方式”产生病种分值,根据一个区域内所有医疗服务的综合情况,为每个病种分配一个相对应的点数,医保基金再根据年度总预算和各个病种的点数计算出具体付费标准。

就日间手术而言,其显著特点是住院时间短、手术后恢复快、占用医疗资源相对较少,因此无论是DRG还是DIP,都有可能获得较优的应用效果,具体选择哪因医疗机构而异。

1. DRG付费:

优点:日间手术病种往往可以被明确归入某一诊断相关组,标准化程度很高,有利于通过DRG打包付费控制医疗成本,帮助医疗机构实现真正的降本增效。

缺点: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导致该医疗机构日间手术病种的DRG分组设定不合理,或者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导致的成本差异,可能会出现支付不足或过度补偿的问题。

2、DIP付费:

优点:利用大数据优势的日间手术付费可以更加真实灵活地反映不同疾病和治疗方案的实际情况,尤其在针对较复杂的日间手术时,可以根据实际诊疗情况给予合理的点数,有助于激励医疗机构优化流程和服务质量。

缺点:DIP模式需要大量详细的数据支撑,且算法的精准度直接影响到结算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一旦数据不全或算法设计不当,就无法充分表现日间手术短平快的优势,从而影响医疗机构的积极性。

最后,无论是DRG还是DIP,在实施得当时,都可以较好地适应日间手术的特点,通过控制医疗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来实现医保基金的有效管理和合理使用,完善付费机制,使得医院可持续发展,老百姓获得更优的医疗服务。

0 阅读:0

华辉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