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七律,描写了一位状元才子的不凡经历,堪为宋诗中的佳篇

墨有云水心语 2024-06-08 16:33:38

古往今来,无数骚人雅士都经历过离别时刻,诗坛词苑中也不乏优秀的送别诗,后世读者更是可以倒背如流。北宋一位诗人虽然籍籍无名,他的送别诗也鲜为人知,不过细细品味,却令人感觉眼前一亮。

人生就像一叶扁舟,风平浪静时心情放松,惬意悠然;波涛汹涌处沉浮不定,手忙脚乱。很多人虽然一辈子遭遇坎坷,却很难做到进退自如,反而会显得患得患失。下面就一起欣赏一首七律,描写了一位状元才子的不凡经历,堪为宋诗中的佳篇。

送陈尧叟赴广西漕

北宋 · 宋湜

怜君将命拜新恩,送别都门亦断魂。

雨歇桂林秋更暖,瘴连梅岭日多昏。

诏颁海徼征徭薄,兵罢蛮州市井繁。

愧我不才居禁近,前春洒扫待回辕。

宋湜(shí),生活于宋真宗年间,他自小颖悟,能诗善文,还通晓音律、弈棋和书法,曾担任过枢密副使。陈尧叟28岁状元及第,入仕后曾担任过工部尚书、户部尚书。晚年在岭南任职,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可谓造福一方。

宋湜比陈尧叟大12岁,他们交往密切,见面时无话不说。宋湜非常钦佩陈尧叟的才华,也赞赏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这首送别诗就写于陈尧叟即将离开京城、前往岭南赴任之时,抒发了作者的满腔深情和不舍之意。

古代岭南地区经济落后,气候恶劣,朝廷经常会将犯有过失的大臣贬谪到岭南,比如唐代宰相李德裕,还有大文豪韩愈等等。广西漕是指负责整个广西地区漕运的地方官,当时广西的叛乱刚刚平息,百废待兴,而漕运则是关系着地方振兴、以及朝廷税收的重要岗位。

开篇介绍写作缘由,并表达出极其伤感的心情。陈尧叟身材魁梧、相貌伟岸,文武全才、高瞻远瞩,深得宋真宗的赏识和信任,所以皇帝才特地委以重任,派遣他到那里赴任。所以诗人用“拜新恩”三字,表达出一种敬仰之意;“亦断魂”三字,又直言不讳地道出诗人的依依别情。

颔联想象对方在岭南的生活,“雨歇桂林秋更暖,瘴连梅岭日多昏。”诗人虽然没有去过岭南,不过他应该了解和听说过桂林的天气状况。桂林地属亚热带,平时的气温就相对较高。

虽然桂林地接梅岭,经常出现瘴气,白昼时都显得一片昏暗,不过落下几场秋雨之后,天空就会慢慢地显得清净、明亮。

此处的“更暖”二字,一语双关,既抒写了寒秋之际,雨后天晴、气温升高,又暗指由于陈尧叟的赴任与精心治理,使得当地百姓如沐春风,倍感暖意。

颈联描绘陈大人为朝廷做出的贡献,“诏颁海徼征徭薄,兵罢蛮州市井繁。”海徼是指临海地区,陈大人认真落实朝廷的政策,减免近海地区百姓们的各种徭赋,同时又加紧剿除叛乱,积极推进当地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逐步地让荒芜的市井变得繁荣。

据资料记载,岭南地区的百姓生病后不去寻医问药,而是祈神拜佛。陈尧叟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一边搜集良方、刻石州驿,一边植树凿井、设置亭舍,并派人多多准备饮具,以防暑热。诸如此类的措施不一而足,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医疗卫生情况,又促进了岭南地区移风易俗。

结尾表达出诗人的一番深情,“愧我不才居禁近,前春洒扫待回辕。”诗人说自己薄学才浅,虽然在朝堂上行走,却有愧于这一身朝服。同时他也殷切希望将来的某一个春天,当陈大人不辱使命、凯旋归来时,自己一定会洒扫庭院,等待大人一起重聚,到那时一定要欢饮达旦、不醉不归。禁近,指在京城工作和生活;前春,指未来的春日。

后来陈大人由于积劳成疾、身体变得越来越憔悴,于是便请求朝廷准许他回乡养病。皇帝虽然答应了他的请求,可惜他回京之后不久便离世了。

宋湜的这首七律语言质朴,感人至深,抒写了朋友间的真情,也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正直勇敢、克勤克俭的大宋官员的光辉形象,更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作者与朋友间的深厚友谊,堪为宋诗中的佳篇!

0 阅读:22

墨有云水心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