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苏联对中国开战,毛主席睡梦中被惊醒,紧急下达了3条指示

归客来去 2024-05-24 11:36:47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二十世纪60年代,中国试图摆脱苏联对中国的控制,使得两国关系急剧恶化,这种情况下,苏联军队在中苏边境蠢蠢欲动。

一天深夜,睡梦中的毛主席突然被叫醒,得知边境之事后,他再也难以入睡。对此,毛主席迅速下达了三条指令以保证国家的安全。

那么,中苏关系恶化的整个过程到底发生了什么?毛主席又下达了哪三条指令呢?

视频开始前,请大家加个关注点点赞支持一下。

关系恶化,中国拒绝无理要求

中苏两国关系之所以会迅速恶化,是因为两国的意见不合以及苏联试图控制中国。

1969年,珍宝岛战役爆发,我军大败苏联军队,惹得苏联极为恼怒,他们扬言要让中国付出代价,甚至还打算使用核武器。

不仅如此,中苏两国士兵在边境剑拔弩张,气氛十分紧张。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军队在边境地区活动,惊动了中国的高层,为此周总理叫醒睡梦中的毛主席。

虽然已经知道苏联在一旁虎视眈眈,欲图不轨,但没人想到苏联竟会这么快就动起了手。因此在听到周恩来的话之后,主席还是吃了一惊。

毕竟,在这之前,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中国甚至是在苏联的帮助下才能够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不仅如此,新中国建立之后,更是向中国派遣了许多专家和顾问,以帮助中国发展工业,正是在苏联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工业才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军事装备也是愈发精良起来。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原子弹方面,苏联还给中国提供了技术援助。

既然苏联为中国提供了如此多的援助,那为什么中苏两国的关系会变差呢?

那是因为,在1957年的时候,中苏两国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问题上意见不一致,这为两国关系恶化埋下隐患。1958年,原本亲密的双方开始渐渐冷淡。

那时,中苏两国首脑进行了会谈,期间毛主席否定了赫鲁晓夫的一系列军事计划。

在苏联的计划中,他们自认为不仅会帮助加强海上军事力量,还会对中国进行大力援助,为了更好地进行沟通,苏联还将会在中国沿海地区建立军事长波电台。

赫鲁晓夫一本正经地介绍着自己的计划,原以为我方会无条件的接受,毕竟在他看来,这个计划能够帮助中国很好的抵抗其他国家的入侵。但

是,当苏联翻译将赫鲁晓夫的意思传递给毛主席后,毛主席情绪微变,脸色也凝重了起来。

因为在毛主席看来,这个计划看起来对中国很有帮助,但实际上却是对中国主权的挑战。

于是,在这之后,赫鲁晓夫数次公开抨击中国的政策,更是招致人们的不满和回击。

苏联还带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排挤中国,试图在外交上孤立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两国关系迅速恶化,苏联更是召回了派遣到中国进行援助的专家。

的确,苏联在当时有着更多的资源,就不能成为苏联妄图在中国为所欲为的理由,苏联的做法,不仅是无视了中国的主权,也威胁到世界的和平发展。

对于苏联的这种做法,中国理应强烈反对。不仅如此,经过变动,苏联已经是特权阶层在控制,他们以权谋私,侵占百姓劳动成果,将公众利益排在自己的利益之后。

对于这些人,他们的思想已经脱离了群众,抛弃了苏联工人阶级,走向了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道路。而由这样一个阶层领导的苏联,内部已经腐化,但他们却对中国的发展指手画脚,因此中国有理由对其划清界限。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决定派出军队在我国边境进行活动,甚至还准备对我国使用核武器。那么,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毛主席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呢?

下达命令,消除苏联所带来的核威胁

在那个时期,中国国内各方各面都处在大力发展之中,虽然此时我国已经成功地研制出了原子弹,但我国核武器在某些方面并不敌苏联。如果要和苏联的核武器较量一番,我们可能占不到一点便宜。

对苏联所带来的威胁,毛主席所要下达的指令既要最大程度保存中国的实力,又要对即将来临的战争有所准备,因此,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毛主席下达了这三条指令:

第一,反击。

第二,动员百姓作战前准备。

第三,安排我国主要领导人和高风险地区的居民进行疏散。

在毛主席的安排下,全国各地都开始忙碌了起来。在中苏边境,一支小分队前往边境对苏军发起突袭,两军展开激烈地对战。

在北京以及北京周围的城市都接到了政府的通知,当地的居民便开始紧急撤离,不仅如此,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也都被分到了各个地方进行工作。

面对苏联的核威胁,毛主席一声令下,国内精锐部队全都奔赴边境,不仅如此,毛主席还直言,“一旦苏联使用了核武器,中国人民没了家,那我们大家就一起搬到苏联去住!”

在这种情况下,在中国使用核武器已经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毕竟一旦使用核武器,苏联境内和周围也将受到影响,这势必将引起新一轮的争斗。基于种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苏联最终放弃了对我国使用核武器打击的念头。

后来,赫鲁晓夫下台,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两个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促使中苏两国开始改变中苏关系。中苏关系逐渐得到缓和。没过多久,苏联走向解体。

在这之后,中国和俄罗斯也在探索着两国交流的方法。毕竟,一个是迅速崛起却遭到美国围堵的东方大国,一个是有些近似于西方政治体制,却依旧有着大国自尊,不愿意成为美国附庸的国家,中俄两国相互试探,却又惺惺相惜。

最终,俄罗斯不再期望能够得到西方国家的平等相待,转而和中国进行大力合作。不仅如此,因为在某些方面达成了共识,如今的两国,在合作上显得格外愉快,这也促进双方的经济的持续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俄两国的合作范围越来越大,双方正在成为彼此不可或缺的好伙伴。

在目前,中俄双方关系密切,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双方都遭到了美国的排挤,不过,在中苏交恶的那段时间里,美国所扮演的,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角色……

那么,在中苏两国关系疏远的那段时间里,美国都在做什么呢?这其中,美国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美国出手,苏联最终落败

在中苏意欲交战的那个时期,美国竟成了中国遏制苏联的一大助力。那时候,美国时刻关注着中苏双方的动态。1969年8月20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从苏联驻美大使口中得知,苏联将要对中国进行核打击。

对此,尼克松在报纸上刊登了这条消息,从侧面提醒了中国,消息一经传出,苏联立刻成为众矢之的,也让中国开始开始有所防备。

随后,中美两国高层就取得了联系。中国和美国越走越近,苏联产生了危机感,随后不得不放弃了在中国投放原子弹的想法。如果中国和苏联交恶这一事件,中国更加意识到了同其他国家交往的重要性。

通过一系列沟通,双方终于开始进一步对话。而在1971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美乒乓球队的友好交流更是引起中国高层的重视。

对此,周总理抓住机会,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这也让中美两国的关系得到缓和,也给尼克松总统的访华打下了良好基础。

从这之后,中美相互迈出一步,这才终于建交。是从这个时候起,向来和社会主义水火不容的美国,开始走入中国人的视线之中,让中国人越来越深刻地体验到西方的文明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打破偏见,接受多元文化带来的改变。

然而在近几年来,迅速发展使得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逐渐消失,特朗普就任之后更是对中国极力打压,从此中美两国越走越远,关系也停滞不前。

面对着美国的针对,一些人不由地开始思考,如果当时中苏关系并没有恶化,现如今会是怎样一个局面呢?

苏联和中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中国和苏联关系一直都很好,那么苏联将会是中国最大的伙伴,而中国和苏联相互扶持,在中国的帮助下,苏联也不至于落得个解体的下场。而如果苏联没有解体,现如今的美国可能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仗着自己的地位为所欲为。

不过,苏联之所以会解体,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自己的策略上的失误导致的。如果可以重来,相信苏联依旧会这样做。而中国也绝不会屈服于苏联。

不过,正因为中苏关系的恶化,才促进了中国在外交上的进一步发展,只能说,一切都是时代的安排。每个国家都是顺应着时代的潮流在一步步地向前走,谁都不知道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

结语

苏联为了控制中国,竟准备用核武器对中国进行打击,毛主席在关键时刻做出明智的决定,帮助中国避免遭到核武器的威胁,他的英明决定让人惊叹。

现如今,虽然苏联已经解体,中国也迅速地发展起来了,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中国仍然保持着真诚,并选择和俄罗斯一笑泯恩仇,牵手成为合作伙伴,其行为充分展现了大国的气度。

作者:北温带的猫编辑:夜雨声烦本文由“归客历史”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0

归客来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