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牧原的核心竞争力(一)自繁自养一体化养殖体系

司马光爱商业 2024-06-24 08:52:55

我们之前聊过,目前养猪行业内主要有两种养殖模式,一种就是“自繁自养一体化”模式,另一种就是“公司+农户 代养”模式。牧原所采取的“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养殖模式实际上就是“自 繁自养一体化”模式。公司统一建设猪舍、投入饲料和动保,集中培育种猪、繁殖仔 猪、养殖育肥猪,最终统一销售。

“自繁自养一体化”模式本质上是一种重资产运营模式。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 较高。这种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需要有很强的成本管控能力。由于牧原股 份是自己育肥,所以育肥和保育的固定资产投入占到公司整个固定资产的 40%左右。这种运营模式缺点在于初期资金投入较大,但是其优势也非常明显。

1、公司养殖效率更高。“自繁自养一体化”模式下,公司能够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 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等生产环节置于可控状态,并通过各项规划设计、生产管理制度,在各生产环节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作业。基于“自繁自养一体化”模式,公司目前正在实施智能化养猪战略,积极探索智能化技术在生猪养殖场景中的应用,比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 网、智能设备等。加快产品更新迭代,提升产品稳定性、 简易操作性,从而提升猪群健康水平和养殖成绩。在“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养殖模式下,公司育肥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在育肥阶段,公司 1 名饲养员可同时饲养 2,700-3,600 头生猪,生产效率高于国内行业平均水平。

2、疫病防控优势明显。一体化经营模式为公司实施标准化疫病防控措施奠定了基础。牧原通过智能猪舍搭载环控、智能巡检设备,结合诊断检测平台,打造更加完善的疫病预警防控体系,逐步实现多种疫病净化。在场区布局方面,公司实行“大区域、小单元”布局,防止疫病交叉感染和外界病原侵入。在养殖过程中公司采取“后备独立隔离驯化”、“分胎次饲养”、“一对一转栏”、“全进全出”等生物安全措施,确保防疫体系安全、有效。可靠的防疫体系,保证了牧原即使是在非洲猪瘟疫情期间,公司生猪出栏量仍然保持了3年出栏增长2.7倍的快速增长势头。

3、养殖成本下降潜力巨大。牧原的一体化产业链经营模式具备集中采购、统一管理等优势,可减少中间环节交易成本,提高对市场变动的反应能力,使得公司具备成本领先优势,为后期通过精细化管理,进一步降本增效提供了可能。考虑到牧原正在布局屠宰端,今后平均每头生猪出栏可以节省约124元的流通成本。去年底牧原的完全成本 已经降至 15.7 元/公斤以下,全行业成本最低,个别优秀猪场成本已经降到 13.5 元/ 公斤。对比同行,牧原在头均饲料成本、头均人工成本上优势明显,虽然头均折旧成 本要高于温氏股份,但是折旧成本属于非现金成本,不会影响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因此,随着未来折旧的减少、头均人工成本的降低、养殖效率的提高,牧原在成本端的降本潜力巨大。

过去养猪的规模效应一直不显著,主要就是饲料占成本比重太高(65%),而且很难压降。但未来随着养殖装备升级和科技应用,投资和研发的规模效应将愈发显著,料肉比也会得以提升,饲料成本占比会下降,固定资产折旧和研发费用的占比则会上升,所以高密度的一体化自繁自养必将是未来大规模养殖的必然之路。

0 阅读:1

司马光爱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