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有没有可能和钻石一样也是骗局?为什么黄金可以全球流通?

Mr意聊纪实 2024-06-09 15:51:48

悠悠千载,黄金一直作为世界通用货币流通,说到底它也不过是一种金属罢了,实在令人费解,它的价值究竟高在哪里?就好似我国古代的铝,其价值远胜黄金,而今却贱如白菜。未来的黄金是否会步铝的后尘,变得廉价无比呢?

有没有可能黄金就如同钻石一般,是被人为炒作、夸大其词的呢?倘若有朝一日,黄金能够像人造钻石般被人工合成,或是在全球众多地区都惊现大量金矿宝藏,人们是否会如梦初醒,意识到这是一场“黄金骗局”呢?

据科学家推测,地球蕴含的黄金总量约60亿万吨。若以地球现有人口70亿来计算,人均可得9000吨黄金。不知是哪位科学家如此笃定,那就请先将我的那一份给我,感激不尽!

可以这么理解为,地球上的黄金储量还真不少,但它的价格为啥一直居高而不下呢?有人说,黄金就算变成粉末那也还是黄金啊,可钻石变成粉末就成垃圾了。

黄金就算被加热到1000℃也还是黄金,钻石可就变成焦炭啦。很少有人知道,黄金其实是两颗中子星对撞爆炸后的产物,地球上所有的黄金都来自广阔无边的外太空!

人们所认为的钻石骗局,并非指钻石不稀有,而是人为地刻意营造出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的区别。在过去,钻石价格昂贵,可以用稀有来解释,然而,如今的人工钻石已实现批量生产,且比天然钻石更纯净、均匀、透明、质地更硬,却被认为不值钱,这无疑是一场惊世骗局糊弄人类。

地球上的黄金是如何产生的?

宇宙起源过程,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如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等。目前,科学界最广泛接受的是137亿年前的大爆炸理论。在宇宙初期,尽管质子和中子之间存在电磁相互作用,但温度的限制导致它们无法结合。

历经漫长岁月,宇宙逐渐冷却,质子与中子发生相互吸引联系,不断结合后形成了诸多如氢、氦等天然元素。在引力的作用下,氢、氦持续结合便汇聚成了最初的恒星。恒星又将氦转化为氧、碳,进而生成铁、钴等众多元素。

恒星犹如一个庞大的核聚变工厂,将轻元素融合成重元素。然而到了中后期,恒星外部的轻元素资源渐渐枯竭,产生的能量犹如风中残烛,再也无法与宇宙重力展开抗衡。

于是,恒星开始不可遏制地向中心区域坍缩聚拢,外层物质如被挤压的弹簧不断向内压缩。当达到一定极限时,一场惊天动地的爆炸骤然爆发,各类星际物质向外大规模喷射。

电子与质子在中心区域重新聚集,形成中子,即中子星。这是因恒星超新星爆发后留下的高密度核心。以地球为例,若将其压缩至中子密度,整个地球仅有 22 厘米。

在银河系中,两颗中子星平均每 10 万年才会发生一次碰撞,进而引发伽马射线暴。碰撞后可能产生更重的原子,但形成金原子等重元素的几率仅为百分之一。

这些金原子再宇宙中漂泊流浪,历经漫长岁月,才能与正在形成的地球相遇。又在放射性元素和引力的作用下,大量重金属径直沉入地球内部中心。当地球凝固后的数亿年间里,地球持续遭受域外天体的撞击,将额外的黄金元素带入地壳和地幔之中,而那些较轻的金元素则只能滞留于地球表层。

所以地球内部的黄金都是来自浩瀚宇宙,几乎99%的黄金都集中于地核中,以人类现有的科学技术,根本难以开采。

黄金为什么比其他金属贵?

地球上将近有六十亿万吨黄金,其中有99%存于地核内心,此等规模着实令人惊叹,但即使价值连城却难以开采。因为地核中心与地面相距约三千公里,以目前人类的技术水平,根本无法挖到如此之深的地方进行黄金开采工作。

毕竟早在1970年,前苏联为了把美国的气势比下去,竟然耗费了23年之久,也仅仅向地表下挖掘了 12262 米便停工了,此时的深度与地核的距离还相差甚远。

那么现代社会的黄金是从哪来的呢?当然同样也是从外太空宇宙中来的,只不过这些黄金储存在地表,易开采。

地球由内至外可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且黄金储量随距地表距离越远而减少。以人类现有科技水平,仅能开采地表浅薄的黄金存量。目前已探明的黄金总量为 24.4 万吨,截至2023年底,已开采约212582万吨。

若按当前金价计算,其价值约为81.5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约三分之二的黄金是在1950年后开采的。

这看似有大量黄金,然而若将所有开采出的黄金熔化,其体积约相当于一个边长均为 22 米的立方体。人类手中的黄金在地球上而言极为稀缺,于宇宙而言,仅是普通重金属元素罢了。若人类科技已达到星际旅行穿梭水平,在其他行星上,用黄金为砖筑高楼都亦非难事。

黄金之所以能在118种元素中崭露头角,原因在于其无毒、不锈、不褪色,且易于分割和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若你的祖上有一只金戒指,历经 1000 年传承,它依旧是那只戒指。

在118个元素里,除气态和液态的元素后还余102个,再去除化学属性为碱金属的元素,就只剩92个了。又因货币会与人的身体长时间接触,所以必须摒除所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如此一来就仅剩下41个元素了。

元素储量过多定然不妥,不然人人皆是富翁,就仅余16个。元素储量过于稀少也不行,要不然连一个小国的内需都无法满足,又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呢?故而最终只剩下铑、钯、铂、银、金这5种元素,可作为货币原料。

其中铑和钯直至19世纪初才被发现,而通用货币必然是在19世纪前就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最终常见的货币唯有金(黄金)、银(白银)、铂(白金)这三种金属元素。

皆为天然形成,为何黄金比白银更增值呢?原因在于黄金大多以单质或合金的形式存在,古代主要的生产方式是淘金,即利用比重不同的原理,将自然金颗粒从砂石中筛出。然而,白银并非淘出,而是从含银化合物中提炼而得。

步入工业时代技术愈发先进,可利用的银矿种类增多,炼银成本也随之降低。黄金是全人类公认的价值载体,几乎无可撼动,人们青睐黄金,或许是因为它能够延续千万年。

只要有足够多的人相信它,任何物品就拥有真实价值;仅有百年历史的钻石亦是如此。目前在网络上流行的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也是如此,无论有多少人称之为骗局,只要有一定数量的人愿意为它支付高溢价,它就不能算是骗局。

黄金、比特币、钻石这三样当前是最具价值的物品,只要它们的信念价值体系没有崩溃,那么就没有理由被人说成是骗局。试想一下,如果一个骗局一百年都没有被揭穿,那么对于那一代人来说,它还能算是骗局吗?许多人不看好的比特币,谁又能预言它无法延续百年甚至更久呢?

人们看好的黄金,谁又能断定它在星际文明中,还能继续保持它在人类眼中的价值呢?以时间为尺度,任何事物都有骗局被揭露的那一刻。在我看来,无论何种骗局,只要能在我有生之年不被识破,那就称不上是骗局,毕竟我身后的事,无论有多少争议或赞美,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为何铂金只能位列第三?这是因为在古代,五大洲的人类冶炼技术有限,而铂的熔点过高,人们难以提炼,更不用说将其加工成各种物品进行流通了。而银的化学稳定性又不如金,所以金子最终成为了全球性通用货币的首位。

黄金的稀缺性及用途在哪里

世上大部分金矿由于提炼技术的限制,1吨矿石最多只能提炼出3-10克黄金。若要制成黄金饰品,还需再次提炼,这将导致再度损耗30-50%,黄金的稀缺性成为其增值的因素。

金子具备延展性、导电性、耐腐蚀性、耐磨性等特点,经熔炼后可加工成各种形状的装饰品、收藏品、首饰品等等,还能有效保护电子器件,因为许多电路板、中央处理器、RAM 芯片中都含有黄金,只是含量较少。有些聪明人会低价回收报废手机及电子产品,就是为了提炼电路板上的黄金。

由于金和金基合金的焊缝能力与抗氧化性的匹配度极高,所以被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以及更多工业领域。

例如,卫星、航天器的电子系统中都含有黄金,甚至宇航员头盔的聚酯薄膜中也有一层黄金,它可以大幅反射热量和辐射。此外,航天尼龙、屏幕、电池等也都含有黄金。

目前尚未有人工合成的批量制造黄金,就像人工合成钻石那样,如果能够实现,那将是一次伟大创新。当然,肯定有不少科学家进行过尝试,比如 1997 年,日本科学家松本高明通过核种变换技术成功制造出了人造黄金。

他将1.34吨汞在伽马射线照射下历经70天,使其失去一个质子而变成新的原子,最终获得了744克黄金。然而这次实验共计耗费了1.5亿日元,所得到的黄金在当时仅价值28万人民币,其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远远超出了所得到的黄金本身的价值。此项实验无非证明了人类技术有限。

在多位科学家的实验证明下,人造黄金并非无法实现,而且方法也多种多样;可能没有败在技术上,而是败在了实验成本已经超出了物品的实际价值。

总结一下,你就知道

早期黄金价格高是因为数量稀少,现在黄金价格高同样是因为数量稀少,未来黄金价格高,不仅是因为数量少,更是因为黄金是不可或缺的工业原料。黄金价格也有起伏涨跌,但绝对不会失去它的使用价值,它是为数不多能够跨越朝代更替的物品之一,而且是全球通用的。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铂这三类金属,具有价值高、携带方便、易于长期保存、不易褪色、便于分割、成色易于观察等特点。因此,在古代人类社会中,黄金能够成为硬通货,在现在看来,也是非常科学合理的。

目前人类已经能够人工合成钻石,但金元素在整个太阳系中都无法自然形成,只有在超新星爆炸的瞬间,才能产生如此重的金属元素,因此黄金与钻石无法相提并论。

简单点说,你在店里购买一万元的黄金,出门后它仍然价值一万元,甚至可能升值;而购买一万元的钻戒,出门后可能就只值一两千元了。黄金的价值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而钻石的主要价值在于女生喜欢将其视为高档化妆品。现实中,钻石只有装饰价值和情感价值,其价值是商业赋予的。

各国央行如果囤积钻石可能会破产,但囤积金子不会。黄金易于储存和分割,产量有限,价值仅与重量相关。钻石可以人工合成,虚拟货币可以复制,纸币的发行可以随意调控,从而引发通货膨胀,这是一种隐蔽的没收居民财富的方式。

在经济危机时期,黄金价格会上涨,因为主权信用不可靠,更多的人会将纸币换成黄金。而各国央行最不喜欢居民抛售纸币换取黄金,这会导致纸币贬值。因此,各国央行会储备一部分黄金作为储备,当本国货币被抛售时,可以用黄金储备来平衡,压低金价并买入黄金相当于做空全球央行。

对此,您了解各种货币的循环规律了吗?

1 阅读:163
评论列表
  • 2024-06-13 17:56

    如果通过核聚变制造一吨水银的成本和开采一吨水银的成本差不多,那黄金就是骗局,因为水银的原子结构比黄金复杂,通过核聚变制造水银的成本比制造黄金消耗的能量更大[得瑟]

  • 2024-06-15 23:08

    重物质下沉理论,经过几亿年的沉降,黄金大多在地下一万米,地表的黄金并不多,什么时候可以开采地下一万米了,那黄金慢慢也许就没那么值钱了

  • 2024-06-16 20:11

    金至少还能大量应用于工业、电子产品上[得瑟][呲牙笑][呲牙笑]钻石💎就睇个睇[得瑟][呲牙笑][鼓掌][呲牙笑]

Mr意聊纪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