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很累很累的你:如何解决生活中的烦恼

围晃情情 2024-05-30 02:51:50
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 每天下班回家后感觉身体被掏空,什么都不想做,只想窝在沙发上刷手机; 休息日在家,明明没做什么事,但就是很累; 工作上卷不赢也躺不平,能混一天是一天; 对社交毫无兴趣,哪里都不想去,没什么事能“点燃”自己的热情; “明明没发生什么事,但我就是筋疲力尽。” 如果你也曾中招这些症状,要注意啦! 你的“生命力”正在丧失。 生命力是什么,就是我们做事的热情,以及求知的渴望,这种力量是一种向上的内驱力。 01 可是我们从小就被外在的希望,灌输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从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期望,从无法自己选择的人生,在一路跌跌撞撞走到自己成年。 当自己的人生可以选择时,我们又发现很多的选择都是有限的,最终我们每天都要做别人的老婆、老公、妈妈、女儿、媳妇、员工,被各种各样的角色和责任包围,没有找到真正的自己时,这样的生活,真的挺累的。 除了这种心理状态作祟,让我们很累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人生的易错本质。 02 何为易错本质,有一个中年人深陷无能的情绪漩涡中,表面看来她在北京定居,有稳定的婚姻,还有一个11岁的儿子和8岁的女儿,以及一份并不用过多操劳的工作。 可是她却时常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人,无力感时常涌上来的时候,她会觉得自己无法为父母解决任何问题,也不能为孩子提供更优厚的条件。 工作也不尽人意,没有上升通道,只能先在职“苟且”的状态,只是为了每个月的那点碎银几两,再加上她的情商不高,努力前行过之后,她对自己所拿到的结果非常不满意。 最近她的父母在老家闹矛盾,想要离婚,问她什么意见。她父亲的意思是想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卖房钱留给她的母亲和弟弟,自己一个人来北京投奔她。 可上大学之后,就已经离家独自奋斗的她,已经在北京成家定居,对于父母她仅能做到的是,每年寄一些钱财回去,至于把自己的父亲接到北京单独照顾,她目前的能力,没有办法照顾到。 最后她没有任何意见,能给到她的爸爸。 父女两个人就开始相互感慨,自己这一辈子所做过的错事,她的父亲虽然早年学习成绩好,早早的离开农村,年轻时为了自己的事业,对子女缺乏关爱,把小孩托付给老人。 造成的因果就是,小孩长大后都和他不亲近,女儿过时过节还问候下,给家里拿点钱,儿子成年后除了要钱以外,从来都没有过任何问候和关心。 另外的错事是对伴侣缺乏关心,造成两个人之间的积怨已深,晚年基本是两个人各过各的,面对不断反省自己的父亲。 她也困在了未知的难题里,焦虑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对父母的担忧,以及对于工作不尽如人意的担忧,可是自己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03 面对这样如何过好一生的问题? 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问题之所以很大的最大原因是,她只看到了自己家的问题,如果她换个角度去看自己家里的事情。 父母虽然感情不好,可是毕竟也过了一辈子没离婚,现在闹矛盾,也不可能真的很快就解体,他的父亲年轻时忙于工作,所以才能从农村走到城市,这样才能让她和弟弟顺利的考上大学。 这比没学上,早年辍学的农村孩子要条件好很多,每个人都会在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时候,有自己认知的思维局限,特别是我们回看自己之前的选择时,总会觉得自己错了,如果那样选可能会更好。 可是如果没有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没有自己曾经的经历,又如何造成了今天的自己呢? 人能有反思自己的精神,是一个好现象,怕的是反思的过了头,陷入自己事后诸葛亮的悔恨当中,无法继续向前。 04 人生很短,什么事都有时效,我们该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要做什么,每个人都既有亲属关系,也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只有先做好自己的人生功课,才能去帮助别人。 听别人唠叨,以及自己向别人唠叨时,即是彼此之间的情绪和情感的连接,当情绪被允许存在,后续的疗愈才得以真正开始。 倾诉是人的本能,每个独立的个体,找到自己信任的人,倾诉自己的烦恼,既是寻求帮助,也是反思自己的过程。 我们自己没经历过的事情,就会容易产生一种幻想,曾经你以为自己,考上好大学就会前途无量;以为自己成为公务员就再也不用为生活发愁;以为自己结婚生子后老年生活就有依靠....... 实则不然,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有相应的代价,一劳永逸并不存在,人生无常才是常态,当我们对于生活充满无力感时。 最好的办法还是让自己动起来,不要被不良的情绪,扰乱自己正常的生活。 该吃吃、该睡睡、该工作就工作,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果断拒绝,自己能帮上忙的事情,根据自己的能力范围去承接,生活的热情是我们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产生的。 当我们重拾了解决生活问题的热情,而不是试图想要逃避生活中的问题时,生活的无力感自然会随着忙碌的自己,一点一点的消失。 当我们激发出自己生命的能量时,自己的人生功课自会完成,很多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0 阅读:21

围晃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