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心清片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

元元的备忘录 2024-06-16 08:30:42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是指由于供血障碍,局部脑组织变性、坏死,导致持续性或一过性神经功能缺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复发率均较高。

脑心清片是在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以柿叶作为原料经水提、醇沉、乙酸乙酯萃取而成的柿叶提取物,再加以药用辅料制备而成的纯中药制剂。《脑心清片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推荐:脑心清片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以提高临床总有效率(C级证据,强推荐)。其临床适应证(西医)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等,可以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全阶段的治疗(共识建议)。脑心清片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降低残疾发生率;降低头痛、头晕症状积分,改善患者头痛、头晕症状;可降低患者卒中再发的风险(共识建议)。

脑心清片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1.化学成分

脑心清片的化学成分组成相对明确,主要含有黄酮、有机酸和三萜类成分。黄酮类成分是脑心清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改善心肌功能、保护神经、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等药理作用。有机酸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抑制血小板和抗血栓等作用。三萜类成分具有明显的血管修复、抗衰老、抗神经损伤作用。

2.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脑心清片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降血压等药理作用,对心肌缺血和脑缺血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有明显的药效。

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后会出现一系列缺血级联反应,引起脑组织损伤,是脑卒中的主要诱发因素。Bei等研究显示,脑心清片连续给药7 d(造模前3 d及造模后4 d)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梗死面积和神经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覃仁安等研究显示,脑心清片预防给药7 d(造模前)可改善FeCl3所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和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受损的神经功能,有效缩小脑梗死范围和减轻脑水肿。闵冬雨等研究表明,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后连续给予脑心清片21 d能明显改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和脑血管损伤。以上结果提示,脑心清片无论是预防给药还是治疗给药都具备改善脑缺血的药理作用。

脑心清片的临床应用

中医药理论研究认为,脑心清片具有活血化瘀、通络之功,可用于脉络瘀阻、眩晕头痛、肢体麻木、胸痹心痛、胸中憋闷、心悸气短等中医证候。现代临床医学研究表明,脑心清片适用于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缺血性脑血管病,对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有综合调控作用。

缺血性脑血管病为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约占脑血管病的85%。陈亦华等临床研究显示,脑心清片能明显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活酶时间,对TIA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肖旭等临床研究表明,脑心清片可扩张脑血管,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改善脑血液循环,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头晕、目眩症状作用明显。魏超等研究显示,脑心清片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的复发率,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二级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王阿兰等临床研究显示,脑心清片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心律失常、心肌酶及心功能异常等脑心综合征。此外,脑心清片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头晕、血管性头痛、老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均得到相关临床证实。以上临床观察证实,脑心清片对不同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均具有治疗价值,尤其是对脑缺血引起的眩晕、头痛等症状作用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凝、扩张脑血管等有关。

《脑心清片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指出,脑心清片可用于中风属脉络瘀阻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痛头晕、肢体疼痛、口唇紫黯、面色晦黯、失眠多梦等(共识建议/说明书)。

1.疗效特点

脑心清片具有改善ICVD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C级证据,强推荐)、同型半胱氨酸、血液流变性(C级证据,强推荐)、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并能有效降低ICVD的复发率,可用于该病的二级预防。

ICVD包括TIA和AIS,脑心清片对TIA和AIS均有肯定疗效。其可以提高低分子肝素治疗TIA的临床疗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C级证据,强推荐);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减轻血管炎性反应,保护血管内皮(C级证据,强推荐);增加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C级证据,强推荐);降低AIS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C级证据,强推荐);减少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患者高凝状态及脑部缺血症状,提高临床疗效(C级证据,强推荐)。

此外,脑心清片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头晕头痛、失眠多梦、上肢不遂、下肢不遂、口唇紫黯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若凝血机制无异常,无出血风险者,根据病情需要,可联合应用调脂药物。脑心清片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性良好。但对于TIA的治疗作用尚需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一步证明(共识建议)。

2.用法用量

脑心清片的推荐用药剂量为1~2片/次(规格:含柿叶提取物100 mg/片)或2~4片/次(规格:含柿叶提取物50 mg/片),3次/d(共识建议/说明书用量)。

脑心清片1~2个月为基础疗程,可进行1~2个基础疗程。结束后由临床医生进行评估,决定是否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治疗(共识建议)。

胃肠道功能不佳的患者需要注意用量和服用方法,推荐患者餐后30 min服药(共识建议)。

3.联合用药

若慢性脑缺血、脑供血不足的患者仅出现眩晕头痛、失眠多梦等症状,可以单独应用脑心清片进行治疗(共识建议)。现有文献证据表明,脑心清片可与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或抗凝药进行联合治疗;若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要对基础疾病同时进行治疗(共识建议)。

4.安全性

用药初期偶尔会出现胃肠道不适、便溏等,服用几天后可自行消失。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或者停止用药,进行观察并对症治疗(共识建议)。

参考文献

[1]蔡业峰,王新志,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代表编制组.脑心清片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3,41(5):247-253.

[2]郭海彪,林娟,刘旻,等.脑心清片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21,19(7):1387-1392.

0 阅读:1

元元的备忘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