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应该去深思一下,他们何以有这样的胆量和底气?

上海云河 2024-05-29 20:26:02

最近,我有点烦恼。不,准确地说,是很多烦恼。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发现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似乎正逐渐失去它的“上海味”。这不仅仅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涌入,更是因为一些观念和做法,让我感到陌生和不安。

先说说沪语报站的事吧。现在上海的公交车、地铁上,经常能听到用普通话播报的站点信息。这本身没啥问题,毕竟上海是个大都市,要照顾到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但问题是,有些站点使用过上海话来报,我觉得很好,后来却被取缔了。这让我这个老上海人听起来,总觉得少了那么点儿亲切感。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为了推广普通话。但我想问,推广普通话就得牺牲我们的方言吗?两者就不能和谐共存吗?而之所以这样被取缔,就是因为很多外地人的强烈呼吁,因为他们不需要,而且还反感。

再来说说那个独角戏的事。独角戏就是用上海方言的啊,看看上了春晚的独角戏,说普通话,那还是独角戏么?那还会有“笑果”么?这些老乡倒好,自己听不懂上海话,就敢提出叫台上的演员改说普通话。你去嘲笑他没知识没文化?还是更应该去深思一下,他们何以有这样的胆量和底气?

当然,最让我头疼的还是那些骑电瓶车的外地人。他们很清楚上海的交通规则:车速不能超过每小时25公里,电池电压不能高于48伏。这些规定是为了大家好,毕竟安全第一嘛。可有些人倒好,仗着自己是外地人,就肆无忌惮地超速、超压。一旦被交警拦下,还振振有词地说:“我不知道有这个规定。”拜托,您既然来到了上海,就得遵守这里的规矩啊!不然,您还不如待在自己老家呢!问题是,再怎么埋怨,再怎么谩骂,就是要继续留在上海。为什么?他们自己心里同样也很清楚。

这些事儿,让我对“斗米恩升米仇”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我们上海人向来以热情好客著称,对待外地人也是尽力而为。但有时候,过度的宽容和忍让,反而会让人得寸进尺。我不禁要问:这些人真的把上海当成自己的家了吗?如果是的话,他们又怎么会如此肆意妄为呢?

我真心希望,这些来到上海的朋友们,能够真正融入这座城市,成为我们的一份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把上海当作一个可以任意索取的地方。我们欢迎你们来这里求学、创业、生活,但请你们也尊重这里的文化和规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当然啦,作为上海本地人,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和传统。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外地人的到来,就轻易放弃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和影响他们,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上海的独特魅力,也让他们逐渐明白入乡随俗和遵纪守法。

0 阅读:27

上海云河

简介:简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