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大帝(2),和亲为何不灵了?

小龙评历史 2023-12-25 09:18:00

弱者怎么选都是错。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主题,汉匈战争是一场持续了上百年的超级战争,但是在汉武帝吹响反攻号角前,汉匈之间竟存在着半个多世纪的大体和平时光。提到这段时间的和平,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词:和亲。

表面上看,和亲给汉与匈奴之间带来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和平,相比于全面战争,和亲至少在表面上看能够实现汉匈两国的双赢。

于是便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和亲如此好用,为什么它没有被坚持下去?

其实说和亲给汉匈两国带来长达半个世纪的和平也并非完全准确,因为这所谓的和平岁月里,汉匈之间的边境冲突也从未中断过,当然,如果汉匈两国之间的冲突只被限制在边境摩擦的程度,也勉强可以算作和平,但现实却是连这一点也没有做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匈奴对汉的边境进攻力度越来越强。

在这里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不愿接受和亲换和平外交原则并不是不是名义上给出利益的汉,而是名义上获得利益的匈奴。

是什么让匈奴不再接受至少表面上看对自己有利的外交原则?

汉匈之间边境冲突升级的时间节点是汉文帝十四年,这段时间前后发生了什么?汉帝国做了什么?匈奴又看到了什么?又是什么让他们变得越来越疯狂?

和亲有用吗?

关于和亲政策的起源大家都了解个大概:

汉七年(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大单于冒顿围困于白登山,刘邦费了很大一番周折才得以脱身,此次事件让刘邦意识到匈奴已远非昔日的游牧小部落,而是一个有组织性,战斗力强悍的游牧帝国。

为了处理与匈奴之间的关系,刘邦采用娄敬的建议与匈奴进行和亲。

以上的历史大家都很熟悉,但现在我们要问一个有些颠覆性的问题了:和亲真的起到过作用吗?

多数人面对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和亲当然有用,先别着急下结论,我们接着往下看:

首先看看娄敬给汉高祖刘邦提出和亲建议的内容的目的:汉高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匈奴大单于,日后匈奴选择新单于时,一定是地位最尊贵的汉朝公主之子继承单于之位,到时候汉朝国君就是匈奴大单于的长辈,匈奴又怎敢对自己长辈动手呢?

这个建议的核心是以母系血统改变匈奴的权力结构,那么它成功了吗?很显然,失败了,彻彻底底的失败了。

汉高祖刘邦本来准备将自己与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匈奴冒顿大单于,但吕后死活不干,刘邦无奈,只能将临时将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子封为“公主”嫁与冒顿单于,后世远嫁匈奴的公主,大多数也是被临时加封的“假公主”。

在得知刘邦决定要嫁“假公主”的时候,和亲政策的提出者娄敬就表示反对:说这样根本实现不了和亲的目的,结果也确实如娄敬预料的那样:那些嫁到匈奴的“假公主”生下的孩子在匈奴政权并不得势,通过母系改变匈奴权力结构的设想也就不可能实现了。

从初衷上讲,和亲政策从一开始就失败了。

但是,和亲政策制定的初期,汉匈之间的冲突确实变少了,但这并非和亲的本意,而更像是一种歪打正着。

歪打正着

汉帝国送“假公主”给匈奴的把戏很快被匈奴方面获悉,但是即便知道被欺骗,匈奴方面依旧接受了汉帝国的和亲。

匈奴方面看上的不是汉帝国送来的所谓“公主”,而是随行而来的嫁妆。

农耕民族创造财富的能力远在游牧民族之上,所以对于汉帝国来说并不算多的财富到了匈奴那边就显得很可观。

之前匈奴劫掠目的无非是抢财物,如今不用去抢,只需要接受汉帝国的和亲,就能获得财物,与这相比,对方送来的公主是真是假有那么重要吗?

事实上,此时与其说财物是公主的陪嫁,倒不如说公主是财物的遮羞布,公主真假无所谓,反正匈奴看上的也不是那个。

和亲政策还带来了另一个更为重要的附属品:边境互市。

和亲带来的陪嫁终究有限,但贸易创造的财富和带来的价值却是不可估量的,尤其对于本身物资就比较匮乏的匈奴人来说,通过边境贸易获得大量农耕区的产品可以大幅改善其生活品质。

随着边境贸易的进行,生活水平真正得到改善的匈奴对和亲的接受程度进一步加深,但是很快,匈奴人就开始觉得不对劲了。

弱者的悲哀

问大家一个问题:匈奴与汉之间孰强孰弱?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在不同领域答案是不同的。

但是很显然在贸易这个领域,汉是明显的优势方。

以农耕为主的汉帝国经济发达程度远超匈奴,能够提供的货物无论是种类是数量上都对匈奴呈现一种碾压式优势,汉帝国随便卖点东西到匈奴都是好东西,但是匈奴能够卖给汉帝国的也就那么几样东西,没办法,蒙古草原能够出产的东西他本来就不多。

这样的贸易在前期确实能够对匈奴的经济产生积极促进作用,中原来的产品多了,匈奴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可要不了多久,匈奴人就会发现这场贸易中是汉人占了便宜。

匈奴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是马匹,但尴尬的是马这种东西还能直接提高汉军战斗力,让匈奴在与汉竞争中唯一的军事优势也不断缩小。

这还不是全部,更关键的是,这样的贸易持续下去,匈奴对汉的依赖将越来越大,没有汉的货物,匈奴人的日子都过不好。

匈奴人发现在这场汉匈博弈中,自己被拉入到了一个不利于自己的战场。

一旦陷入了一个不利于自己的战场,对方可以采用的手段可就多了,汉文帝时期,贾谊和晁错就给汉文帝建议利用非军事手段分化瓦解匈奴。

具体来说大致是两条:

第一是接纳匈奴那边逃过来的叛逃者,第二是移民戍边。

这两项政策是与汉匈边境贸易相结合的,边境贸易让一部分匈奴人有前往舒适汉地生活的冲动,而汉帝国方面也接纳这些匈奴人,而移民戍边则可以让汉人势力逐步蚕食汉匈边境地区。

当然,以上这些还只是零敲碎打,但可怕的是完成了这些后,汉帝国就有办法动摇匈奴根基了。

怂人

在看高祖到武帝那段时间的汉匈关系时,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这一时期各个匈奴大单于中,最凶狠狡诈的冒顿单于却是对汉最温和的那个。

那个杀妻弑父,拿对手头盖骨做酒杯的狠人在对汉关系上却是显得十分谨慎克制,从汉文帝前元三年冒顿单于给汉文帝写的一封信中,我们便能窥见一些端倪:

这封的背景是匈奴右贤王部对汉帝国边境发起进攻,汉匈双方因此发生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边境摩擦,一度影响了汉匈之间的和亲。

冒顿单于写这封信的主要目的就是重启和亲,信的内容大致有如下几点:

第一,侵犯边境一事是右贤王的个人行为,起因是汉的边境官员对右贤王无礼,并非受到匈奴本部王庭授意。

第二,作为大单于的我,已经在事后处罚了右贤王,误会已经解除,希望汉匈两国重启和亲。

第三,匈奴已经平定大月氏,基本统一北方草原,继续打下去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冒顿面对刚刚继位三年的汉文帝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以略显谦恭的话说出了希望重新和亲的请求。

通过这封信说明了一个问题:很多匈奴对汉帝国的入侵并不是由本部王庭发起的,而是由左右贤王部这种类似于地方势力的部落发起的,而对于和亲换和平的外交原则,反而是匈奴本部王庭更能接受。

为何会这样呢?因为和亲时汉帝国送来的陪嫁,是送到本部王庭手中的,而左右贤王部不能在和亲中得到好处。

匈奴的组织形式类似于周,本部王庭是天下共主,但各部落之间仍有相当的自主性。

这种各自为战的特点就给了汉帝国分化瓦解的机会,最雄才大略的冒顿单于尚且会为自身利益要求和亲,更何况其他部落,只要给出利益,汉帝国有可能瓦解匈奴各部。

裂痕

这才是汉匈战争全面爆发前汉与匈奴之间的态势:匈奴已经在经济战,贸易战中输给了汉帝国。

经济战、贸易战的靠的是国家经济基本盘,而这些匈奴是完全不可能与汉帝国相比的,这是事实改变不了,在博弈中想要取胜,就得脱离对对方有利的战场,转而把对方拉入自己的战场。

匈奴对汉有什么优势呢?似乎只有那一点点军事优势。

其实说军事优势也不确切,因为匈奴的游牧骑兵也不具备连续对汉帝国城池进行攻城拔寨的能力,只有在运动战中匈奴骑兵才有优势。

这个优势只能保证一点:就是匈奴人抢了之后能跑得了。

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对汉帝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入侵,此番匈奴发兵10余年,汉文帝也召集六路大军迎战。

匈奴见汉帝国准备充分,占不到什么便宜,抢了一波后也就跑了。

这一场双方共计出动20余万军队的大战虽然在严格意义上并没有打起来,但却也在相当程度上说明了匈奴对汉帝国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此此番匈奴入侵劫掠并非单一部落行为,而是由匈奴王庭组织的各部统一行动,这标志着匈奴对汉的外交原则已经从王庭接受和亲,放任各部小规模劫掠,演变为匈奴王庭带领整个匈奴部族对汉帝国发起的全面入侵。

当然,这个时期匈奴王庭也不反对和亲,因为和亲对于匈奴王庭是能获益的事。

至于为什么匈奴王庭会对汉帝国的态度发生根本转变,这可能与老上单于的威望不及父亲冒顿单于有关,毕竟冒顿可是把匈奴民族从低谷中带到巅峰的人,匈奴各部谁敢公开违背他的意愿,但是老上单于可没那么大的威望,要想团结各部,就得让对方得到切实的好处。

所以老上单于不仅仅要接受汉帝国和亲自己拿好处,还得带着各部出去抢让所有部落都得好处,这样他的大单于位置才能坐稳。

其实和亲政策到这一步就已经基本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了,因为匈奴对汉外交政策已经变了,从之前的和亲为主,小规模劫掠为辅,演变为抢为主,和亲为辅了,或者换句话说,和亲不过是一种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困局

现在让我们做一下总结:

第一,汉与匈奴两国虽然都是大国,但是农耕与游牧的不同生活方式注定了匈奴在多数领域与汉帝国博弈时都是弱势方。

第二,汉匈和亲在最初看起来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汉匈边境贸易让双方的经济状况都得到改善,但是时间一久,这套以经济和贸易基础的原则中,汉帝国就变成了明显的优势方。

第三,在贸易上的优势让汉帝国开始在博弈中取得主动权,汉人移民实边,让边境更稳固,汉人的货物让匈奴人产生依赖,眼看着局势逐渐不利的匈奴人希望通过一系列行动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于是匈奴对汉帝国边境的袭扰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

匈奴在转变战略后开始加大了对汉帝国北部边境劫掠的规模,匈奴如是做是要无限放大自己机动性优势。

但其实此时的匈奴已经陷入了一种困局:劫掠规模再大也是劫掠,匈奴并没有能力打一场对汉帝国的灭国之战,匈奴动用全部家底也很难啃下来几座坚城,而一旦深入汉腹地,匈奴就因为机动性优势大打折扣而随时有被汉军吃掉的风险。

此时的匈奴对汉帝国已经呈现出一种十分矛盾的状态,他既不想接受原本两国共同制定的和亲换和平的外交原则,又没能力像灭掉诸多草原部落一样灭掉汉帝国,而且其对汉帝国的要求也格外奇怪:你既得跟我和亲送公主和礼物,还得接受我越来越频繁的劫掠,世上哪有这种好事?

生态位迷茫

说到底,汉匈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是匈奴一味寻求与自己实力不相匹评的生态位。

其实除了国家刚刚建立民生凋敝的几年,汉帝国的实力一直就在匈奴之上,即便是军事领域,也是双方各有优势,只不过匈奴的优势对于汉帝国来说显得更加讨厌罢了。

但匈奴幻想利用不完全的军事优势,换取双方对话时的绝对话语权,这本身就是一种德不配位。

匈奴幻想中的那个汉帝国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做一件事,坚持一项政策都必然有其目的,而匈奴臆想中的那个汉帝国既得继续与匈奴和亲,又得任由匈奴一次次在边境劫掠,汉帝国当初同意和亲,不过是为了换取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如果匈奴不能给汉帝国提供这样一个环境,汉帝国又怎会继续接受和亲呢?

匈奴的这种矛盾心态和前后矛盾的做法最终给其带来的灭顶之灾,其实在弱肉强食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匈奴并未完全理解强弱的逻辑。

你匈奴能侥幸把汉高祖刘邦围在白登山不过是因为他轻敌冒进,将自己置于骑兵能够发挥优势的大平原上,汉帝国以和亲换和平也不是真的打不过你,只不过相比于全面开战,这样做更有性价比罢了。

你以为你的优势来自于你的弓马娴熟,但其实你的优势不过是茫茫草原难以占领罢了,你的那点机动性优势一旦脱离草原的大环境它就不好使了。

但可能是过去的经验让匈奴人对强弱的概念没有太深刻的理解,竟真的认为就是在军事硬实力上强于汉帝国。

燕双鹰系列作品中有一句经典台词:这个世界上好人不会死,坏人也不会死,只有一种人会死,就是愚蠢的人。

什么是愚蠢的人呢?就是认不清自己生态位的人。

在汉与匈奴之间,匈奴明明是实力弱的那一方,但尴尬的是作为弱者的匈奴却总想待在强者的生态位上,这种尴尬的幻想是匈奴遭遇一切苦难的根源。

明明弱,还要得很多,拥有这种心态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最后说一说判断强弱的方法,在一场对决中,判断谁强谁弱只需要看三点:第一是谁能调动的能量多;第二,谁的组织效率高,第三,则是看谁的选择多。

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汉帝国都是强的一方,如果追求性价比,汉帝国可以选择继续和亲,但是也可以选择转动战场齿轮彻底打垮匈奴,强者可选择的空间大,而弱者的选择空间小。

这才是汉匈之战的底层逻辑,作为弱者的匈奴,本就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而他们却固执地选择了死得最快的那种。

0 阅读:5

小龙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