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黎明(二),生死迷局,异姓王们的死亡顺序,由什么决定?

小龙评历史 2023-10-07 15:48:01

各位其他平台的搬运着们,别再搬运我的文章了,头条平台现在开启了自动维权,一旦你搬运我的文章,不是我找你维权,是头条平台自动找你维权,我想放过你都不行,别干费力不讨好的事,去搬运些流量水文,那赚钱更多。

冷战结束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动作不断,但核心主要是两点:搅乱中东、压制俄罗斯。

美国的这一系列动作不是凭空出现和相互孤立的,在一本书中可以找出美国这一系列动作的总逻辑: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是上个世纪盛行的海权论的延续,主张美国作为一个海洋国家,要以亚欧大陆为棋局,阻止任何一支力量整合整个亚欧大陆,并以此实现美国这样一个海洋国家的利益最大化。

美国虽大,但亚欧大陆更大,要控制亚欧大陆,美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于是,这便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有可能整合整片亚欧大陆的力量会出现在大陆中间,还是两端?

布热津斯基是波兰人,或许是受到他本身经历的影响,他给出的答案是亚欧大陆中间更有可能崛起整合整个大陆的力量,以他的理论为基本蓝图的美国大体上也是照着这个理论制定的战略,中东、东欧战火不断,俄罗斯被死死压制,随着美国肉眼可见的衰落,人们不禁要问:关于亚欧大陆的那个问题,美国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搞错了方向?

1898年7月,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俾斯麦对身边人说:20年后,帝国将毁于战火。

当时,没人拿他的话当回事,这一年,德国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英国位列世界第二(第一是美国),在所有人看来,德国都正在走向世界之巅的路上,俾斯麦的话,不过是一个被踢出政治中心的老朽在死前说的胡话。

此时的德国人并不喜欢这位曾带来德意志统一的老臣,这位铁血宰相的后半生一点也不铁血,完成德意志统一后,俾斯麦肉眼可见地变“怂”了,他对武力的态度变得极为谨慎,相反却热衷于游走于各国之间进行调节,他说话很圆滑,态度很模糊,这些让已经强大起来的德意志人感到很不痛快。

直到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去,德国人才真正理解了俾斯麦变“怂”的原因:

德国虽大(在欧洲国家里),却四面强敌环伺,大战一旦开启,德国面临的局面就是四面皆敌,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不得不同时应付多条战线,一旦陷入多个强国从多个方向上的同时攻击,任德国再强,结局也注定是毁灭。

很多时候,国家所处的位置就注定了其行为逻辑,什么样的国家具备崛起潜力呢?或者对于一个守成的帝王来说,这个问题得反过来问:什么样的国家更具威胁值得优先对付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注定了汉初异姓王们的结局,谁死谁活,谁先死谁后死,在他们进入自己的封国的那一刻便已经注定了。

天下归心

汉五年,项羽自刎于乌江,中国这片土地上日后2000年的政治逻辑基本确定,但现在还差一个流程。

这年,齐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芮、燕王臧荼、韩王信共同劝进:希望汉王刘邦登基称帝。

刘邦推辞三次后进皇帝位,而后刘邦分发土地,裁撤军队,削减税赋,大赦天下,也别因此说刘邦是大明君,毕竟秦帝国的教训太深刻了,你打完仗还折腾,王朝可能就没了,你的毕生心血可能就给别人做嫁衣了,还记得那个反常识的问题吗?秦始皇只比刘邦大三岁。

出于公心也好,私心也罢,总之刘邦在登基后所作所为确实践行了他”与天下人同利“的誓言。

但是,天下人这个概念太大了,很可惜,与刘邦同利的天下人,并不包括异姓王。

皇与王,这里指的是真正有实权的王,能不能共存,这是当时那个时代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毕竟上有一个有皇帝的朝代亡得太快了,在这方面它没给汉帝国留下任何经验,但历史很快就给出了答案:皇与王和平共处,这件事,不行。在大汉的生命周期结尾,还有另一个定律,当一个帝国内重新出现有实权的王时,这就这个帝国油尽灯枯的时候,当然了,这是后话。

某种程度上讲,分封异姓王只是刘邦在被项羽打得实在没办法了的情况下想出的权宜之计,如今项羽已经被干掉,刘邦不得不为自己的子孙想一想了。

虽然此时的任何一个异姓王都不可能威胁到刘邦的统治,但是如果他们联合呢?就算现在威胁不到,自己死后呢?几代以后呢?礼乐早已崩坏,当前诸侯国的疆域版图与几年后,几十年后可能完全不一样,现在人畜无害的诸侯王们可能要不了多久会成长为恐怖的魔鬼。

春秋战国已经打了几百年了,这样的事太多了,算了,既然魔鬼肯定出现,那还是我刘邦来当了。

刘邦要收回权力,第一个会找谁下手呢?对了,又是韩信,当然,刘邦最初的动作还没见血,只是行动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了。

齐楚之辩

击败项羽后,刘邦迅速收了韩信的兵,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刘邦收韩信的兵,这不是第一次了。

当初韩信打下赵国,刘邦却在荥阳成皋被项羽击败,刘邦是一路狂奔,只带着夏侯婴一人悄悄进入韩信大营,然后趁着韩信没睡醒直接拿走了他的将印,并调走了他的兵。

这次夺韩信的兵,《史记》并未像上次一样详细记录了整个过程,但是刘邦也是突然进入韩信军营,调走了他的兵。

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史记高祖本纪》

在讨论韩信不背叛刘邦而自立时,几乎所有人都说韩信愚忠,但是大家是否想过这样一种可能:韩信压根反不了。

韩信要反的最基本前提是他手下的将士忠于他胜过刘邦,但刘邦能够三番五次的夺了韩信的兵权,这本身就说明韩信对于军队的控制力堪忧。

夺了韩信的兵权后,刘邦还干了一件事,把韩信的齐王,换成了楚王,刘邦给出的正式原因是义帝熊心无后,希望韩信的这样的大英雄帮义帝把楚王这一爵位传下去。

皇帝曰义帝无后。齐王韩信习楚风俗,徙为楚王,都下邳。立建成侯彭越为梁王,都定陶。故韩王信为韩王,都阳翟。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都临湘。番君之将梅鋗有功,从入武关,故德番君。淮南王布、燕王臧荼、赵王敖皆如故。

——《史记高祖本纪》

齐王和楚王都是王,为何刘邦要把韩信的齐王换成楚王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对于刘邦来说,齐国比楚国危险。

当时的人将齐国的地位是等同于秦国的,秦齐两国一个在东一个西,处于当时中华文明圈的两端。

诸侯进攻齐国的难度是仅次于秦国的,齐国东边是大海,在没有海军的年代,进攻齐国只能从西边来,这一点与诸侯联军只能从东边进攻秦国有一定相似之处,当然,秦国有函谷关天险保护,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更胜齐国一筹,但齐国同样有优势,其相对而言更为富庶,在大乱之后更容易恢复国力。

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史记高祖本纪》

夫齐,东有琅邪、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浊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故此东西秦也。非亲子弟,莫可使王齐矣。

——《史记高祖本纪》

齐国的文化本身就有自成一派的倾向,当初项羽认为自己能够用武力完全压住齐国,结果却在齐国吃了大亏。

与齐国相比,楚地虽然也很重要,但是如果作为争霸的基地来看,其地理位置远远不如齐国,况且如果把韩信封在楚地,刘邦就可以用淮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芮去看住韩信,其做大的机会就更小了。

配合上这张图,一切看得就更为清楚,如果韩信被封在齐地,那么在赵与梁的阻隔下,齐地将成为一个半独立王国,其与汉直接接壤的地方很少,刘邦对于韩信集团的控制力将在地理阻隔的作用下大打折扣。

当然,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另一个问题是淮南王英布的实力有可能会失控,如果韩信被封在齐地,淮南王英布和齐王韩信就自动完成了楚地与刘邦集团的分割,刘邦集团越过英布和韩信的控制区直接去统治楚地的可能性都不大,只能再把楚地分封给他人,无论分封给谁,都很难制住野心勃勃的英布。

在交通不发达的汉代,地理的阻隔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控制力的强弱,那些与刘邦直接统治区距离远,接壤少的地区,就是刘邦要格外重视的地方。

明白了这一点,就能够理解异姓王们的死亡顺序:燕王臧荼,这个倒霉的家伙,为什么会成为第一个死的异姓王。

死亡清单

《史记》中给出的燕王臧荼的死因是谋反被攻灭,而后其国由刘邦的好友卢绾继承。

《史记》作者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对于那些已经被定了性的“反贼”他自然是不会设法给这些人翻案的。

像韩信这样的重要人物,虽然已经被定性为“反贼”,司马迁还是要设法迂回婉转地尽量写出他的真实情况,但是对于臧荼这样不是那么重要的人,司马迁也惜字如金,只是说燕王臧荼造反。

十月,燕王臧荼反,攻下代地。高祖自将击之,得燕王臧荼。即立太尉卢绾为燕王。

——《史记高祖本纪》

至于臧荼是否真的造反,其实对于刘邦来说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因为臧荼的燕国满足了割据的所有优势条件:

第一,燕国与汉直接控制区不接壤,汉对燕地的控制力不可能强。

第二,燕国北方已经是东胡的地盘了,西边、南边是大海,汉帝国如果想进攻燕地,只能从一个方向上进攻,那种最有效的四面合围的方式是无法作用于燕国的。

对于刘邦来说,燕反不反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具备割据的能力。

汉军北上灭燕后,就对赵国形成了一个反包围。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汉的核心控制区到齐地之间有一个狭长通道,被赵、梁和淮南三王包围,一旦汉帝国遇到麻烦,三王在理论上讲可以很快合力切断齐地与汉核心控制区的联系,但拿下燕地后,形势立刻逆转,刘邦集团在燕、齐两个方向上对赵形成了反包围,赵国如果敢于轻举妄动,立刻就会被多路汉军联合绞杀。

在诸侯王们的“谋反”大戏接连上演时,赵王张敖(张耳的儿子)也曾参与到那若有若无的“谋反”之中,但是刘邦并没有像对付燕王臧荼一样直接把张敖干掉,仅仅是把他降为宣平侯。

除了刘邦与张耳少年相识外,此时的赵国已经失去了割据的条件是更重要的原因。

苦主

《史记》对于韩信之死的记载同样很具有戏剧性:

项羽部将钟离昧藏匿在韩信处,刘邦命韩信交出钟离昧,钟离昧则想说服韩信与他一起造反,韩信不敢,杀了钟离昧送给刘邦。

刘邦立刻下令把韩信绑了,韩信说我无罪被杀,果然是兔死狗烹,刘邦则解释说有人说你谋反,但看起来好像你没反,那这样吧,把你降为淮阴侯,楚王封号和你封地的一大半拿出来给我弟弟刘交。

以一次根本就不存在的反叛,刘邦快速削弱了韩信的力量,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刘邦自己的势力顺利打入到了南方地区。

收拾了燕王臧荼后刘邦对北方的控制强化很多,但是在南方,楚王和淮南王这两大势力能量太大,一旦汉帝国本身出现问题,这两股势力联合,或一方灭掉另一方,就可以直接在南方割据了,通过一场莫须有的谋反,刘邦成功让自己弟弟刘交打入南方腹地。

让刘交当楚王不可能是一步孤棋,它后面必定跟着的是对南方地区控制力的持续加码,后来英布看懂了刘邦的全部计划,所以明知可能不敌还是反了。

这里不得不感慨一句,韩信军事水平很高,但是在与刘邦的政治交锋中,韩信永远被刘邦玩弄于鼓掌之中。

从刘邦一次次夺韩信兵权,到以楚王换齐王,再到以不存在的罪名把韩信从楚王变成淮阴侯,让自己弟弟刘交打入南方腹地,韩信一直在被刘邦牵着鼻子走。

在政治斗争中,刘邦永远是韩信的苦主。

相同死法

历史对比来看会发现很多细节,比如韩信与彭越的死法竟是如此相似,以下都是《史记》明文记载的:

先看韩信,韩信被降为淮阴侯后,时常感觉不安,于是与阳夏侯陈豨密谋,陈豨在代地起兵,他韩信在长安响应。

后来陈豨果然造反,刘邦亲自平叛,想让韩信一同前往,韩信称病不出。

韩信趁刘邦不在,召集家奴数百人准备干掉吕后和太子,密谋时,有个仆人得罪了韩信,韩信要弄死那个人,那个人跑出来告发了韩信的造反阴谋,于是吕后与萧何设计干掉了韩信。

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

——《史记淮阴侯列传》

再看彭越,刘邦征讨陈豨时,要求彭越一同前往,彭越称病不去。

刘邦很生气,痛骂了彭越一顿,并要他立刻滚过来见刘邦,彭越很害怕,想去当面谢罪,但是又怕去了就被杀,期间彭越骂了一个仆人,这个仆人于是找到刘邦告发彭越谋反。

刘邦先是安抚彭越,而后突然把他抓了,彭越在狱中喊冤,刘邦也没查出彭越太明显的谋反证据,于是把他降为庶人,发配到蜀地。

期间彭越见到了吕后,希望吕后替他求情,谁知吕后比刘邦更狠,告诉刘邦彭越不能留不如直接杀了,刘邦照做,弄死了彭越,还把他的肉做成肉酱送给英布,看到韩信、彭越惨死,英布立刻反了。

《史记》中关于韩信和彭越造反经过的记载竟有如此之多的相似之处,不知道到底是他俩真用相似的剧本造反,还是司马迁实在编不出更多造反经过了,还是那句话,史书作者受到主观客观环境的影响,不可能做到记录完全真实客观,有些东西得从字缝里找答案。

白马之盟

韩信与彭越被杀,都是出自吕后之手,很多时候刘邦只是要削弱对方的能量,而吕后直接就是肉体超度,是吕后天生狠毒吗?

也不能这么说,《三体》里有这么一句话:赶尽杀绝是对一个文明的最高敬意,而鲁迅先生说过另外一句话:最大的侮辱是无视。

吕后之所以一定要追求赶尽杀绝,因为她不自信,刘邦自信只要削去兵权就能控制住对付,所以不必大开杀戒,但是吕后对于刘邦死后,自己和小皇帝还能压住这些异姓王没有自信,哪怕这些异姓王已经被刘邦极限削弱了,所以他必须下狠手,可杀可不杀者一律杀,能多杀能少杀者一律多杀。

在那至高的皇权面前,吕后那所谓大家闺秀的修养在顷刻之间就被碾碎,被至高权力异化的女人还有很多,吕后只不过是第一个把它展现在众人面前的人罢了。

英布被干掉后,此时天下诸侯王的都有:

燕王卢绾、荆王刘贾、楚王刘交、齐王刘肥、代王刘恒、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长沙王吴芮。

后来燕王卢绾也反了,刘邦立儿子刘建为燕王。

至此,刘邦完成了刘姓王取代异姓王的过程,刘邦与众大臣斩白马为盟:非刘姓不可为王。

看到这里,大家是否有一个疑问?

既然刘邦这个皇帝这么害怕那些地方上的诸侯王未来威胁自己的皇位,直接撤掉诸侯王岂不是更彻底,无论是异姓王还是同姓王,在巨大的权力面前都不敢说是绝对安全的,直接废除所有王,改成郡县,不是更安全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在最后一个活着的异姓王身上一窥究竟。

生还者

最后那个活着的异姓王是长沙王吴芮,吴芮之前的文章提过,我们再简单复盘一下他的人生履历:

秦始皇实行彻底的郡县制,吴芮的身份是鄱阳令,项羽分封时,吴芮是衡山王,刘邦分封时,吴芮是长沙王。

吴芮当秦帝国的鄱阳令时,有这样的记载,说吴芮体恤治下臣民,家中实在太穷的税赋减半,甚至免税,家中只有一个男丁的,可以免除徭役。

朋友们,看出问题了吗?吴芮这个名义上的县令,可以随意调整自己治下地区税赋和徭役。

吴芮干这些事的时候可是秦朝,是绝对追求中央集权的秦始皇时期,在秦帝国控制力最强的关中地区,县令可以随意更改税赋和徭役,这样的事想都不要想。

但是这样的事吴芮却能干,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吴芮的辖区离秦帝国的政治中心实在太远,直接统治难度实在太大,所以无论秦始皇对中央集权有怎么的执念,无论吴芮的称号叫王还是叫县令,他在实质上都是半独立性质的王。

汉初,刘邦实行的郡国制,郡县与封国并立,原秦地和三晋地区基本都直接纳入郡县,而原楚地几乎都是封国的地盘,为什么会这样?答案也不复杂,太远,中央权力鞭长莫及。

秦汉时期,以关中为核心的中央政权其实际控制力是很难远播到长江以南的,所以无论谁是皇帝,都得允许那些半独立性质的国中之国存在,幸运的是,这些国中之国虽然适合割据,但是并不适合争天下,不幸的是,消化掉这些国中之国,得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慢慢来,对于汉帝国来说,幸运的是他们出了一个最有耐心的汉文帝,这个在文景之治篇里会细讲。

生死密码

好现在让我们复盘一下异姓王们的生死逻辑:

第一,一个古代诸侯国,乃至一个现代国家,最忌讳的就是两面作战,如果其地理位置保证其不会陷入两面作战(后方安全),那么它就有割据甚至争霸的条件,对于这些地区,最高统治者皇帝最好直接对其进行统治,实在做不到也一定要安排自己最信任的人去当诸侯王,这导致了燕王蔵荼第一个被杀。

第二,在交通不便的古代,统治难度与地理远近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个帝国要以自己核心区为中心慢慢向周边蚕食,这个过程不能太快,太快容易出问题,这导致了赵王张敖被废,梁王彭越被杀,韩王信逃亡匈奴。

第三,有些地区,确实有利于割据,但是不利于争霸,且距离太远,直接统治很难做到,这个时候别强求,如果强行直接统治,你费时费力,他们恨你入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但是要设法让这些地区保持多势力平衡,不能让他们抱团,这导致了楚王韩信被换,淮南王英布被杀、长沙王吴芮被留下。

中央集权是个复杂的工程,有些地方大军一到雷霆扫穴,秩序立马就换了,有些地方取得水滴石穿慢慢消化,急不得,最最重要的还是稳住基本盘,只要稳住基本盘,再假以时日,帝国中央战胜地方势力,仍是历史的大趋势。

以上是刘邦诛杀诸侯王故事的一半,另一半留到下一篇文章里讲,这个故事并不光彩,当初的众多英雄因为一个“小人”的背信弃义而纷纷身首异处。

但历史是一个没有感情的赶路人,英雄的血泪并不能让他停留片刻,它只会沿着这片土地的应有逻辑稳步前行。

帝国,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国家操作系统,汉,这个新兴的帝国必须一点一点的尝试启动这架国家机器,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有流血。

诛杀异姓王其实解决的是帝国面临的第一个重要问题:中央与地方,这并不是帝国面临的唯一问题,而汉帝国用属于它自己的不太严重流血代价,一点一滴地为后世试出这一个个问题的解法。

汉,这个日后站在世界之巅的强大帝国,它的崛起不可能不付出任何代价。

……

刘邦诛杀异姓王时,都会给出一个别人无法反驳的理由:谋反。

这些谋反大多语焉不详,以至于被后人怀疑这是否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是在刘邦诛杀异姓王的过程中,却真真切切地发生了一次谋反,这次谋反席卷整个北中国,多名诸侯王卷入其中,这次谋反是唯一真正有可能动摇刘邦统治根基的谋反,而它的发动者却不是任何一个王:陈豨,这个在历史上名气并不是太大的家伙,是如何搅动整个大汉帝国的?

0 阅读:6

小龙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