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遇上老油田,中国海油出了个王炸“代言人”!

马哥能源 2024-06-07 12:50:10

未来的海上油田会是什么样?中国海油给我们答案~

“我们力争要打造一个海上综合绿色清洁能源岛”。

位于广西北海市北部湾海域中部,坐落着一处国家5A级风景区——涠洲岛。涠洲岛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95%以上的地层是火山岩组成,有海蚀、海积及溶岩等景观,得益于其先天优势条件,这里有令人向往的鳄鱼山、滴水丹屏、五彩滩打卡胜地......

殊不知,在涠洲岛以西海域还有一处“油田群”,没错,正是中国海油在此处的“营寨”,而最上面那句,恰好是中国海油对于涠洲岛未来发展的定位。

01

“上产一千万方”

南海西部油田是我国第十大油田、海上第三大油气生产基地,目前由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和海南分公司携手运营。自1973年南海石油勘探进驻湛江,历经51年、超半个世纪的发展,湛江分公司已建成集勘探开发、工程建设、生产运营于一体的综合性油气生产支持基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1亿吨,天然气约1200亿方。

据了解,目前,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已有26个在生产油气田,在役平台39座。但发展不止于此,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提出新目标——上产一千万方。

恰逢海上作业的“黄金时节”,有5座移动式钻井平台正忙于探井、开发井作业,全力开展增储上产攻坚战。

根据中国海油负责人介绍,目前工程船、提油轮、拖轮等各类船舶近40艘,海上钻完井、工程、生产人员约有3500人服务于海上作业;深圳、珠海、青岛等地约有4000人投身新项目陆地建造。

同时,为实现增储上产的目标,积极探索新的边际油田开发模式,2022年采用“移动式+一体化”的开发模式,在原有“滚动开发”模式前提下做了升级,进一步打破了海上边际油田开发难度大的技术壁垒和成本限制。

今年一季度,南海西部油田勘探也是频传捷报,在中深层勘探领域获得多个规模储量发现;“老油田硬稳产”成果保持优异,圆满完成量产任务。

不过增储上产也并非易事,中国海油负责人说,“这毕竟是一个老矿区,挑战和困难很多,但会做好相应的规划研究,紧抓中国海油的特点,湛江分公司力争2027年拿下一千万方的上产目标”。

02

涠洲岛居民用上了“绿电”

除了继续攻克油气增储上产之外,中国海油涠洲岛油田群还需担负起岛上居民的“绿色养料供给者”这一角色。

令涠洲岛居民没有想到的是,其独特的先天条件,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更是将中国海油的团队吸引了过来,也将“绿电”带来此处。

中国海油负责人说,“过去,这里每天供电时长不足4小时,岛上的居民日常照明都是以煤油灯为主,做饭烧水都是靠砍树劈柴”。这短短的一句话足以将以前岛上居民的生活方式展现出来。

据岛上居民介绍,后来有了燃油发电机组给岛民供电,但设备老旧、频发故障、发电成本高,供电能力根本无法满足用电需要,常常每晚只能给居民供电几个小时。

也就是说,涠洲岛的供电一直是个问题,更别提发展成旅游景区了。

随着中国海油在此扎根,涠洲油田群一步步发展起来,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26座海上生产平台和1个陆地终端处理厂。为涠洲岛居民提供气、电的任务也就逐渐落在了中国海油涠洲油田群的肩膀上。光伏、燃气、余热等清洁能源也就成了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电的主要来源。

回顾过往,中国海油涠洲岛油田可谓是经历了从传统气电、到2019年余热电站并网、再到2022年首次加入光储绿色能源的三次跨越,构建了“气+光+储”多元用能互补新格局,“绿电”也就成为了涠洲岛居民生产生活中的主要“守护者”。

何谓“绿电”,先给大家做个普及。绿电指在生产电力的过程中,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与传统的火力发电等方式不同,绿电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冲击影响是很低的。生产绿电的方式很多,包括太阳能、风力、生物质能、地热等等,在我国,目前还是以太阳能和风力为主。

走进中国海油涠洲岛终端处理厂,将视野瞄向我国首个海上油田群光储电站。

得益于涠洲岛上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常年平均太阳总辐射每平方米439兆焦,最高可达5642兆焦,为光伏电站的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021年,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在涠洲岛终端处理厂利用厂区的屋顶、绿化草坪和空地等,铺设太阳能光伏板约3.6万平方米,总装机容量为4.5兆瓦,每年可为岛上居民提供绿色清洁电力517万千瓦时。

从1998年开始只是单纯靠天然气为涠洲岛居民供电,先是结束了岛上不通电的历史,到如今可以为岛上居民提供“绿电”,可谓是实现了“质”的飞跃。

“不过,涠洲岛用电有个特点,用电高峰期集中在晚上7点到11点”,中国海油负责人说道,这也就代表着,白天光伏发的电并不能立马供给岛上居民使用,储能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涠洲岛终端处理厂,有两套2.5兆瓦/5兆瓦时的储能系统正在运行,据了解,该储能电站总储能量达1万度电,在用电高峰期间可以为岛上居民连续供电2小时。自储能电站并网后,每年可节省9200吨标准煤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4万吨。

中国海油负责人说,“我们力争将涠洲岛打造成综合清洁能源岛”。计划在2025年实现“海上风场+光伏+储能+岸电”的全新供电模式,实现国内外首个海上“零碳”供电示范油田建设目标,同时使涠洲岛更加全面用上绿色清洁电力。

03

科技赋能亦是关键

要想打造一座综合绿色清洁能源岛,少不了数智化转型。中国海油是这么做的,对涠洲岛油田未来发展亦要这么做。

其实,在油田数智化转型方面,中国海油早有先例。

去年10月,中国海油秦皇岛32-6油田,成功地利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进行物资运输的实时跟踪。这一应用的落地,标志着我国油田实现数字化转型又向前迈进一步。同时,该油田也实现了安全、油藏、注采和设备实施的智能化管理以及远程操控管理,完成了海上油田的少人化、甚至无人化的实现。

当然,中国海油数智化的转型不止这一项。装备上,成功自主研发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实现了3项世界级创新、运用了13项国内革新技术,称得上是该领域的杰作。

对于如何推进涠洲岛“AI+”工作,中国海油负责人说道,“我们还是要做好顶层设计,挖掘智慧化场景应用,联合央企、厂家等一同推进AI+工作”。坚持数实融合,深化海上智能油气田建设,推广实施数智化转型创新应用场景项目,面向数据分析、生产辅助等场景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挖掘“AI+”应用场景,这也是中国海油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同时,加快实施海上平台无人化、少人化建设和台风模式改造。

油气供给不间断与绿色低碳新能源双向融合发展,再加上AI科技的助力,想必涠洲岛油田群项目会成为中国海油完美的代表作之一。

1 阅读:67

马哥能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