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药盛行下,还有谁能获益?

财经早餐 2024-06-10 06:39:53

近年来,一系列减肥产品的迅速崛起正在催生一系列新的产业链,因为每一家相关公司都希望搭上医疗保健颠覆者的快车,分享相应的蛋糕。

大放异彩的减肥药,什么来头?

这些减肥药虽然有着形形色色的商品名,但目前而言,大体可以分成两类:诺和诺德旗下的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以及礼来最新研发,号称“史上最强减肥药”的替尔泊肽(Tirzepatide)。多年来,这两家公司在减肥药的发展上一直你追我赶。

减肥注射剂依赖于一类名为GLP-1受体激动剂(胰高血糖素样肽 1)的药物,这种药物通过模仿一种天然存在的肠道激素发挥作用,这种激素有助于在大脑中调节食欲。

据相关资料,司美格鲁肽是诺和诺德开发的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目前共有三款产品在售,分别是降糖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Ozempic、口服降糖药司美格鲁肽片Rybelsus,以及减肥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Wegovy,为方便,本文统一称为司美格鲁肽。

和司美格鲁肽类似,替尔泊肽是由礼来公司开发的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药物,该药物是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肽(GIP)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的双重激动剂(比司美格鲁肽多了一重作用)。其商用品牌名为 Mounjaro(2型糖尿病用药)和 Zepbound(减肥用药)。

2022年5月,替尔泊肽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于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此后该药物又于同年9月获欧盟批准、11月于加拿大上市、12月于澳大利亚上市。美国食药局认为它属于首创药物(也称作“原研药”),并于2023年11月更新了该药的上市许可,将肥胖加入其适应症,商品名为Zepbound。同时,英国药监局也将肥胖加入其适应症。

据外媒,2023年11月27日,美国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和分析公司Truveta发布的论文表示,替尔泊肽的减肥效果是司美格鲁肽的三倍。

这么好的药,进入中国应该指日可待:据时代财经,就在5月21日,礼来中国宣布,替尔泊肽注射液(商品名穆峰达)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至于在中国市场的商业上市日期及定价情况,礼来中国表示 “预计2024年四季度商业上市,具体定价也将在上市时公布。”

早在进入中国之前,替尔泊肽已经成为礼来的印钞机:财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替尔泊肽为礼来贡献了23.24亿美元的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约为26%。其中,降糖版Mounjaro销量同比暴涨217%,达18.07亿美元;减肥版Zepbound上市不足5个月,一季度销售额已达5.17亿美元。

相比之下,司美格鲁肽虽然将第一的帽子拱手让人,但依然是诺和诺德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一季度,三款相关产品共计实现营收422亿丹麦克朗(折合当前汇率约60.81亿美元),支撑起了诺和诺德约2/3的营收。与此同时,两家公司股价连创新高,也狠狠打了一众空头的脸!

诺和诺德和礼来神奇药物需求激增,人们担心这些药物会极大地改变消费者的习惯,因此食品饮料、零售和健身等行业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会不会重新洗牌?

不过上天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总会打开一扇窗:一些公司表示,它们正在迎接新发现的市场机遇。

减肥药带来的“连锁反应”

据外媒,荷兰生物科学公司帝斯曼菲曼尼希(DSM Firmenich)表示,该公司正在探索营养补充剂,以补充和弥补减肥药的一些影响,首席执行官弗里兹(Dimitri de Vreeze)称这是行业的自然发展。并认为“如果你减肥成功,你就会转向健康、营养和生活方式领域,因为你基本上想继续你所拥有的一切”。

关于抑制食欲药物的进一步健康应用和潜在副作用的研究仍在进行中。但德弗里兹说,他的公司还在研究促进肌肉保持和蛋白质摄入的产品;减肥药有一些副作用,这意味着增加肌肉更难,保持蛋白质水平更难。而我们开始发挥作用。我们正在运用并开发相关的产品,以弥补这种副作用。

帝斯曼并不是唯一一家寻求抓住日益增长的减肥药市场的食品公司。例如,瑞士食品巨头雀巢(Nestle)上个月宣布,它将针对 GLP-1 药物使用者推出新的冷冻食品系列。该公司表示,“活力追求 ”系列最初将推出包括全谷物碗和披萨在内的 12 种产品。旨在作为这些减肥药物的营养 “伴侣”。

公司首席执行官施耐德(Mark Schneider)表示,虽然减肥药正在改变消费者的行为,但 “营养需求不会消失”。GLP-1药物 “肯定会成为我们努力满足食品行业所有其他需求的一个有趣的补充”。

达能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弗里克(Antoine de Saint-Affrique)也表示,他认为GLP-1对该公司来说是 “补充”;GLP-1只会增加对其营养产品的需求。

然而,巴克莱银行的分析师认为,减肥药是否会让消费者更倾向于或更不倾向于购买健康产品还不能确定。分析师拉扎尔(Andrew Lazar)在去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认为,GLP-1药物的更多采用可以被认为是对更注重健康和保健的食品类别的一种替代;消费者也可以吃更多的体重管理食品,因为他们努力吃得更健康,并用这类产品替代更放纵的零食。

该银行的分析师补充说,这种转变可能会对“积极主动”接受药物的餐馆、食品零售商和外卖公司产生类似的影响。该行举例说,如果消费者认为这些药物可以“抵消”这些放纵行为(例如放心大吃大喝),那么肯德基背后的百胜餐饮集团(Yum Brands),以及Shake Shack等快餐公司将成为潜在的受益者。

航空公司也可能从乘客减少中获益匪浅,因为他们越来越希望降低喷气燃料成本。外媒援引杰富瑞(Jefferies)分析师卡希亚奥格鲁(Sheila Kahyaoglu)在去年9月份的一份报告中称,如果乘客平均体重下降10磅,美国联合航空公司每年将节省8000万美元。

巴克莱银行表示,即使是药品包装公司也可能从中获益,例如,德国的格雷斯海姆(Gerresheimer)这样的公司可能会从减肥药行业中获得2%-4%的收入增长。

新型减肥药,真有那么神?

伴随着需求激增,减肥药有望在2024年迎来大发展,根据招商证券研报,GLP-1药物在代谢领域的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到2030年,针对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目前还不清楚这些“外围”产业能否复制诺和诺德和礼来等减肥药公司的飞速崛起。巴克莱分析师写道,投资者在医疗保健股之外对GLP-1药物的影响作出明确定位还为时过早,潜在的情况范围非常广泛。

当被问及营养产品需求的增长是否反映在公司股价上时,de Vreeze承认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这是需要长期积累的,它正在酝酿之中。但一旦发生变化,你就会看到这一点的反映”。

新产品问世之际,其他制药公司也在紧追诺和诺德和礼来的脚步,力争在减肥领域分一杯羹。例如,在该药的主要市场中国,跨国药企抢夺这块千亿蛋糕之时,国内药企也没闲着。

外媒此前援引的临床试验记录显示,国内目前正在开发约15种相关产品的仿制药。据澎湃新闻,华东医药、仁会生物的两款国产GLP-1药物减重适应证已经在国内获批,后来者也不断有研究进展或数据披露,吸引着投资者的关注。有分析师预测,2030年国内GLP-1的市场规模将超600亿元。

除了布局GLP-1创新药,不少国内药企还选择做司美格鲁肽这一大单品的生物仿制药,背后的竞争点是谁能成为司美格鲁肽的首仿药,在国内市场抢占先机。据澎湃新闻,今年以来,丽珠集团、翰宇药业、石药集团等药企先后公告称,自家司美格鲁肽减重适应证获批临床。

各家国产药企选择司美格鲁肽生物仿制药的一大原因,可能是原研厂家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专利即将于2026年到期。据专业医药网站丁香园,2021年6 月,中美华东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审查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核心专利是否有效。2022年9月,原研司美格鲁肽GLP-1化合物专利即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全部无效。

不过减肥药的神奇是否会有副作用,值得观察:据新华网4月21日报道,一篇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站的文章说,不少患者在服用这类药物一段时间后因胃肠道反应、达到减重目标或用药成本高昂等原因停药,很多停药的患者体重反弹,一些人出现血压升高、血糖和胆固醇回升等症状。

正因如此,一些分析师也对减肥药市场本身的持续上升表示谨慎。例如,花旗财富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投资战略和经济学主管梅内(Guillaume Menuet)认为,奇迹药物的奇迹可能不会永远持续下去。至于未来市场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1 阅读:24

财经早餐

简介:美好的一天,从财经早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