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和T+1,都是买卖的允许机会限制;本身不产生风险,极致差才产生,比如高频属于微分T

海泽钧 2024-06-20 20:13:31

在2023年年末,很多的学者,都为了呼应网络上T+1向量打板炒妖股短线族的舆论呼声,谈什么反对T+0;说T+0产生风险?这显然太可笑了,我们从逻辑和概念的分析后,都得不出T+0区别于T+1产生风险的可能。这从真实性分析来看,T+1和T+0本身并没有风险的区别。极致差才会,比如T+10000或者T+0.000001

今天,我们就它们的认识悖论,进行一一驳斥。

第一、T+0和T+1、T+100或者T+更多或者T+更小,除非出现极致差,否则其本身不产生风险项;因为它们本身是时间性交易机会分割,在机会均等的情况下,没有任何的证明,T+1比T+0更具备盈利性;或者说T+0比T+1更具风险性。T+1和T+0,之间相邻关系很近;因为时间差距比较小,所以,影响也就比较小。只有极致差才会。

那什么是极致差那?

要吗时间差距极大,比如T+10000,那相当于25年以上;也就是今天买了,25年后才能卖。这种交易制度,就是极致差。

还有,就是高频。每秒300比以上,甚至一些高频接近1000次,那就是毫秒级交易。

现在世界操作系统中;规定T+10000的这样很少。目前都是为了交易更加活跃;因为资本市场,从体量发展上,长期都会越来越大;那活跃市场的能力必须加强。

那自然而然,要从时间上,交易的更加密集。

如果T+0.001,那就是毫秒级交易了,也就是咱们现在说的高频。

这里,那些学者的底裤就漏出来了;A股,高频T+0.001机构都用上了,散户T+0,都不行。你说,这不可笑吗?(在金融科学上,理性人假设是一个基础;这是普遍性的,具备一定的研究性;而情绪性,是个体的,无法量化和具象化,所以不具备研究的基础;如果一个所谓的金融专家,动辄用情绪化来解释市场行为,我认为是及其不客观的。)

我说,那些学者,动辄都是国家级的金融专家那?!都是自诩国家级的经济学家,你们识数吗?

我都笑蒙了,大家笑没笑那?我想大家也会笑。机构高频有快10年的历史了;也就是毫秒级交易;T+0.001;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交易所计算机能力的增强;会有微秒、纳秒的交易;也许在有生之年,会看见皮秒、纳秒、阿托秒的交易;T+0.00000001……

我说他们不算专家;一整说到美国去学习。脑袋里都是浆糊,到哪里去学习,能咋地呀?

我说我们国家的专家,大多数都伪专家;蒙事儿的多。

就是这么来的。一个微秒交易,都快运行10多年了,用T+0.001这么对比,大家看的实在。T+0.001和T+0那个有危害啊?

它们之间的差距比T+0和T+1之间的差距小吗?

极致差已经产生了;现在仍然拼命抵制T+0,那是反科学的。反科学就是不反T+0.001,它反T+0。机构都武装到T+0.001了;武装到牙齿了,给散户一根T+0打狗棍防身行不行?不行!不成熟啊!T+0.001都成熟10年了,T+0不成熟?反科学,反智。

大家有没有同感那?

第二点、从风险的角度讲,那些脑袋里是浆糊的人,总爱说期货、可转债、港股是T+0,所以有风险。这是典型的指鹿为马。期货本人是01年考证,一直在这个行业里操盘、顾问都做了好多年;从事过港股交易十几年,期权、可转债都参与过;我觉得在期货和可转债、港股方面,我能够用自己的经验结合理论来说明一下。

T+0和T+1本质是时间划分的买卖机会分隔;并且时间相近,本身没有确定的必然风险差距。

那期货和可转债为什么风险高于股票那?

原因在于,期货、可转债的保证金的“每日无负债制度”,而我国的股票除了融资融券外,大家买卖股票都是全额的。不存在这点风险。

举个栗子。

我们的股票账户,都会有浮动盈亏。账户会显示你当前的持仓赚了多少,赔了多少。

如果是实额账户;浮亏多少,只要不卖掉,都不成为实际亏损。

而期货、可转债账户不是这样的。因为它们是保证金交易。也就是账户里浮动亏损哪怕1毛钱,-0.1元,都会被要求追加保证金。用来担保履约。

实际期货和可转债的亏损80%都是由于保证金不足导致的。

剩下的20%的亏损原因,是由于期货与可转债的合约到期限制。期货和可转债是不可以长期持有的。合约的最长时间,不过1年甚至更短。到期了,就要现金交割或者实物交割。否则就会强制平仓。

而那些一知半解的期货、可转债亏损交易者,认为自己是由于T+0导致的。实际是由于他买卖错误,被追保了,自己或者被机构强平了。因为保证金交易,放大10倍盈利或者亏损。就算没强平,也是由于自身的亏损放大,无力承受,所以恐惧的平仓了。

假设期货和可转债,是T+1,试问,你买卖错误就不平仓不强平了吗?

期货和可转债的纠错要快,所以为了方便投资者,必须T+0。这个跟风险项没关系。

我相信,如果您耐心的看到这里,就明白,期货和可转债T+多少,风险都一直在。甚至更强烈。T+0比T+1风险纠错更加小些。能够及时止损。

再港股,港股T+0和世界各国的T+0都一样。港股的风险在于仙股。在于长期不涨,长期熊市。港股是全世界最弱的股市。是世界垫底的股市。是长期的熊市。T+0既然不产生风险,它也不产生利润。它就是一个时间买卖机会的机制。它不产生利润和风险。难道现在说港股T+1,港股就好了?港股T+1就牛市了?这不无稽之谈吗?T+几,都不能决定股市的牛熊。

第三点、T+0以下,只是会增加更多的市场交易流动性;T+0以上,会限制市场交易流动性。

这点是必须明确的。T+0是个中间数。T+0以下,市场会增加交易流动性,比如高频、量化等。市场买卖就会增加。T+0以上,就是T+1或者T+100,T+100000会大幅降低市场流动性。

市场流动性会助涨、助跌。流动性好,市场上市公司质量好,经济数据好,市场参与者会更加乐观,会更容易涨。(流动性是油门的作用,跟市场的体量成正比;市场体量越大,需要流动性就越强,否则推不动。)

市场流动性低;市场上市公司质量差,经济数据差,市场参与者会更加悲观,会更容易跌。(流动性是油门的作用,跟市场的体量成正比;市场体量越大,需要流动性就越强,否则推不动。)

所以,市场流动性,成为市场最重要的一个核心数据。其地位,和上市公司质量与宏观数据等同的位置。当然这是在证券交易市场中的地位。

所以,我希望我的阐述,这里大家就能明白了。当前反对A股T+0,是一个非常滑稽的事情。出现这个原因,一在于专家们普遍不专业。我们的那个金融专家还有经济学专家,你们的基础数学观念,简直太次了。所以,说出那些反对T+0的很不专业、很不科学的话;误导了大众投资者。

这不是学者,尤其是国家级的学者,专家应该的水平。这太不职业了吧?!我只能这么说。不职业,这不是一个泱泱大国的专家该有低劣水平呀。

我很困惑。所以我批评他们不认识数;大家说,我说的对吗?哈哈

再就是大众投资者;一知半解,缺乏职业化的对于市场和交易工具的认识。把好的说成坏的,把坏的说成好的。作为一个股票投资者,应该最起码有认真学习,服从真理的基本素养。如果连这个都没有,就是来赌博吗。那就不如直接奔向澳门了;一把百家乐,来个痛快干脆。

所以,投资者应该加强自身学习。不能做一知半解的傻韭菜,那别说外人笑话,自己也丢人不是?

当前,A股是流动性缺乏的病。我这么提没人反对吧?大家都认同的。

A股的三市成交量,加了一个市场,却从两市成交量1.2万亿每日下降到6000多亿每日了。股市的体量在这里,从2800只股票到5200只了,市值也翻了1倍多,70多万亿了。这个市场99.9%的人,都是合理买卖股票,而非T+1向量打板炒妖股;那就是大家都需要指数级的正向波动。说白了就是指数涨吗;指数不涨,大概率大家都会赔钱。那就需要充分的流动性配合上市公司质量、宏观数据的转好,一起来推动指数的上行。

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有人说,质量好了,宏观数据好了,流动性自然好了;这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个人看法,但是不科学。这只是或有的可能。而科学,是研究确定性的事实。淡了加盐,咸了加水。这是科学经验。

所以那,如果您看到这,必然能够通盘了解T+0的具体情况了,相信您心中会有一个理性的答案了。

0 阅读:8

海泽钧

简介:你能在浪费时间中获得乐趣,就不是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