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的核心战术,中小资金的高效买卖法

通俗易懂学缠论 2024-06-10 11:09:57

《通俗易懂学缠论》 可谓是实打实学习缠论的好地方,涵完整版缠论视频教程、缠论中枢指标软件(电脑版和手机版),每日缠论精品复盘视频以及缠论社群。

一、中小资金的高效买卖法

缠师在教你炒股票16篇中,介绍了一种供中小资金投资者炒股的方法:中小资金的高效买卖法。他说,市场上的任何一只股票,在任何一个周期下的走势图,都可以分解成上涨、下跌、盘整三种基本情况的组合。

上涨、下跌构成趋势,如何判断趋势与盘整,是判断走势的核心问题。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走势是分级别的,在30分钟上的上涨,可能在日线图上只是盘整的一段甚至是下跌中的反弹,所以抛开级别前提而谈论趋势与盘整是毫无意义的,这必须切实把握。对中小资金来讲,我们把30分钟级别作为本级别,日线就是高级别,5分钟就是次级别,1分钟就是次次级别。下面以及前面的讨论,如没有特别声明,都是在本级别上展开的,只有把同级别的事情弄明白了,才可以把不同级别走势组合在一切研究,这是后面的事情了。

上涨、下跌、盘整三种基本走势,有六种组合可能代表着三类不同的走势:

陷阱式:上涨+下跌;下跌+上涨。

反转式:上涨+盘整+下跌;下跌+盘整+上涨。

中继式:上涨+盘整+上涨;下跌+盘整+下跌。

这是一个完全分类,这样去分类的话,就能够概括所有走势。市场的走势,都可能通过这三类走势得以分解和研究。

站在多头的角度,首先要考虑的是买入,因此,通过对上面六种最基本走势中的分析,我们可以马上设计一种行之有效的买卖入方法:在第一类买点买入后,一旦出现盘整走势,无论后面如何,都马上退出。这种买卖方法的实质,就是只参与唯一的一种:下跌+上涨。对于资金量不大的,这是最有效的一种买卖方法。我们所说的这个下跌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下跌呢?根据上面的六种情况,这个下跌必定就是"下跌+盘整+下跌"类型。因此这里就得到了一个选股的标准程序:

首先我们只选择出现"下跌+盘整+下跌"走势的股票。其次、在该走势的第二段下跌出现后,判断该下跌已经开始转折,然后我们在第一类买点时介入。第三、买入股票后,走势开始上涨,一旦出现盘整走势就要坚决退出,不参与盘整走势的炒作。注意,这个退出肯定是不会亏钱的,因为可以利用低一级别的第一类卖点退出,这是是肯定要赢利的。

但我们为什么要退出呢?因为它不符合"下跌+上涨"买卖不参与盘整的标准,盘整的坏处是浪费时间,而且盘整后存在一半的可能是下跌,对于中小资金来说,根本没必要参与。一定要记住,操作一定要按标准来,这样才是最有效率的。如果买入后不出现盘整,那就要彻底恭喜你了,因为这股票将至少以本级别线段走势方式回升到"下跌+盘整+下跌"的盘整区域,如果在日线或周线上出现这种走势,进而发展成为大黑马的可能是相当大的。

二、举例说明

1、驰宏锌锗:以日线作为本级别,2004年6月2日到2004年9月10日,构成下跌走势;2004年9月10日到2005年3月14日,构成盘整走势;2005年3月14日到2005年7月27日,构成下跌走势。也就是说,从2004年6月2日到2005年7月27日,构成标准的"下跌+盘整+下跌"的走势,而在相应的2005年3月14日到2005年7月27日的第二次下跌走势中,7月27日出现明显的第一类买点,这就完美地构成了"下跌+上涨"买卖方法的标准买入信号。其后走势,很快就回到2004年9月10日到2005年3月14日的盘整区间,然后回调在2005年12月8日出现标准的第二类买点,其后走势就不用多说了。

这种方法,无论买卖,都极为适用于中小资金,如果把握得好,是十分高效的,不过要多多看图,认真体会,变成自己的直觉才行。

再举一个案例:天风证券:5分钟上,0-1不出新高出新低,是下跌结构;1-2出新高出新低,是盘整结构;2-3出新低不出新高,是下跌结构。所以0-3是一个下跌+盘整+下跌的结构。

然后,我们可以看到在3这个价位产生的第一类买点,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会看到,0-1是第一段下跌,它是由七浪下跌构筑的,1-2是一个盘整走势,2-3是一个五浪构筑的下跌走势。注意,在形态分解时,我们是不靠是否有中枢的,所以,我们可以把中枢看成是盘整走势,而盘整走势其实就是一种回调走势,所以,我们可以把驰宏锌锗的日线走势分解成\/\结构下跌,可以把9.7元到12.4元之间画成一条回调走势线段。同样,在天风证券的5分钟级别图表上,我们也可以把1-2之间画一条回调线段,不认为这是一个中枢。

从缠论中的这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是日线级别的,另一个是5分钟级别的。这说明中小投资者可以在不同级别上做轮动炒作。这就是我们说的掌握股价炒作的节奏,只要你有准备就可以不断的在不同的股票,不同的级别进行轮换炒作,这样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资金利用率。

三、实战技巧

比如,我们以30分钟为本级别,也就是我们在30分钟级别的图表上捕捉下跌+盘整+下跌模式的炒作机会,当我们发现这样的机会时就可以买入股票,一直持有股票直到30分钟级别出现盘整时为止。

现在问题来了,你怎么知道30分钟级别会出现盘整?走势是动态的,它是走出来的,不是我们预测出来的,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讨论如何发现30分钟级别向上走势何时出现盘整迹象。

技巧一,这里有一个细节,30分钟级别的盘整走势,是由至少5分钟次级别走势类型构筑构成的/\/\/型结构,它是由30分钟级别的/\/型结构演变出来的。

当你买入股票后,上涨走势至少前三段是由分钟次级别走势类型构筑的/\/型结构,这是一个三波浪走势,高点一个比一个高,低点也是一个比一个高,单数浪是上升,双数浪是回调,只有上升走势中的单数浪始终能够创出新高,你就可以持有,你现在不必参考MACD辅助指标,因为,该指标是判断背驰的,是寻找第一卖点的,而我们现在是在等盘整是否出现,即使出现了卖点,你也只能判断该走势即将发生转折,但是你无法判断该走势是继续/\/上涨,还是走成了/\/\/型盘整,这个就需要等待。只要当你发现/\/型结构的的第三浪不创新高,向下形成第四浪即将形成/\/\走势时,你就可以在第四浪的第二卖点卖出。此时你要换到5分钟级别上去观察,这就是缠师讲的次级别走势的卖点。

技巧二,缠论中有两种分析图表的方法,一种是形态分析法,另一种是力度分析法。

在图表分析中,我们使用了趋势走势和盘整走势这样概念,而在力度分析中,我们使用了中枢、背驰、走势类型这样的概念。最典型的就是盘整和中枢,这两个概念其实很相似,但是它们又不是一样的,正所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

这里边的最大差别就是结构与级别的差异。形态分析就一种结构分析,它的作用就是根据线段的形态划分出三种类别的走势,上涨趋势,下跌趋势和盘整走势,就像驰宏锌锗图表上的那样。因此形态分析是不分级别的,在哪张图表上看到的形态,就是哪张图表上的走势,在本级别的盘整走势,它表达的意思就是震荡走势,没有级别区分。而力度分析就不同了,它是在同一张图表上,有不同大小的盘整走势,所以,它需要把这些盘整按照所属级别进行分类,这样便于操作。比如,我们在30分钟图表上看到的盘整走势(中枢)至少有三种级别,本级别中枢,5分钟级别中枢,1分钟级别中枢。如果你不把某中枢构筑的走势级别讲清楚就容易搞混淆。

形态分析就是一种结构性划分,也就是说,趋势走势就是由/\/型结构构筑的,盘整走势就是由/\/\/型结构构筑的。在这些线段内出现的低级别的中枢一律不认,只把它们当成线段处理。像驰宏锌锗案例中的两段下跌走势中,都存在一个次级别的中枢,我们不用管它,只把它当作回调走势,我们可以把第一条下跌线段看成是一个/\/型下跌走势,把第二段下跌看成是五浪下跌走势,其中的中枢都可以看成是回调浪,它们并没有什么其他的特殊用途。当然,如果你是想判断这条线段何时会发生反转,那就属于缠论中的力度分析,那么这个中枢的作用就很大了,可以说,力度分析的关键要素就是通过线段之间所包含的中枢来判断走势力度减弱的迹象,进而判断走势会在何时结束。

技巧三,第二类买卖点。

之前我提出了所谓的第二买卖点,是在第一买卖点出现后,是由次级别走势回测第一买卖点时产生的,比如,30分钟级别产生的第一类买入点,有图表认为第二类买点,是由5分钟次级别下跌测试第一买点产生的,而我认为应该是1分钟次级别下跌产生的。现在看了,这两种方法都是对的。关键问题是你能否把握的住。如果能把握这个买点,级别越低越好,因为,它越接近第一买点,自然有优势。前面缠论给出了一个案例,驰宏锌锗。缠师参考的是日线级别图表,他说2005-12-8的那个买入点是该级别上的第二类买入点。这让我恍然大悟。缠师所说的第二类买卖点有几个特征:一是,它一定是对第一买卖点的测试,这是最重要的条件。二是,它一定是次级别及其以下级别走势的第一类买卖点。三是,产生该买卖点的一定是按照/\/型结构划分出来的。

比如,我们在驰宏锌锗这个案例中所看到的,该走势是从8.14元开始上涨的。从结构上看,这是一个五浪上涨的趋势走势,其中,第二浪回调走势就是对第一买入点的测试,这应该算第二买入点,但是,对大资金来讲,他已经在第一买入点买入了股票,只要该股票在上涨过程中,不出现盘整走势,他是不会抛售的。该五浪上涨走势有二个回调浪,这是典型的/\/型结构,我们也可以把/\/型结构称之为“类中枢”,它只是类似于中枢,只要它下一段走成了/\/\型,那么这就是盘整走势了。该走势已经走出了五浪,应该是比较罕见了,这是一个趋势走势,所以,你可以通过趋势背驰了判断上涨行情何时结束,还可以通过MACD辅助判断,上涨力度的减弱程度,然后可以通过区间套进一步判断转折点,像这样比较饱满的趋势走势是比较容易通过力度分析捕捉到它的转折点。从结构上看,走势必然要完成一个/\/结构,这一次的下跌幅度很大,在缠师看了,这就是一次对第一买入点的测试,至少它对对之前中枢区间底部的一次回调测试,最终该走势又恢复上涨了,所以,缠师认为这就是本级别日线图表上的上涨走势成了后的第二买入的点,其实它也可以称之为30分钟级别的第一买入点。

技巧四,要不要参与调整。

缠论在中小资金的高效买卖法提出的观点,就是不参与回调走势,只捕捉上涨走势,不仅不参与调整走势,而且要尽可能的操作小级别的走势,这样我们就可以尽量回避稍大级别的类中枢走势。比如,我们看到的驰宏锌锗这个案例,它是日线级别的走势,在上涨过程中经过了五浪,其中有两个类中枢,由于我们是小资金,所以我们也是要通过以降低级别的方式来规避这样的走势。

比如,我们降低了级别后,我们就可以在驰宏锌锗的日线中枢震荡时,参与炒作,这个日线级别的中枢内的空间还有很大的。如果我们可以采用30分钟级别作为操作级别,或者用5分钟级别作为操作级别,这个都是可以的,关键就看你是否有盯盘的时间。像天风证券是一个5分钟级别的图表,它的走势是由1分钟级别的走势类型构筑的,所以,你要参与炒作,你只能在1分钟级别的图表上捕捉1分钟级别的买入点,然后在5分钟级别出现卖点时卖出。

一般而言,30分钟级别买入的股票,通常可以持有3-5天,再小级别的机会,一般只有1-2天的时间。而且每个买卖点的出现都是很短的,稍微一犹豫就错过了。不过,如果你有经验,可以通过当前走势的速度,力度,完成趋势的阶段状态等要素,大致判断一下有可能出现的买卖点的时间,从而做到有备无患。

缠师之所以说要尽量降低级别,哪怕是0.1元的空间也可以做,他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规避持仓的风险。比如,你10元钱买的股票,通过小级别的买卖点不断高抛低吸,就可以把持仓成本降低到8元,5元,3元,这样股价上涨的越高,你越不担心它下跌,你的心态就越好,因为,现在你的持仓成本被大资金还要低,你就无所畏惧了。这就是缠师要尽可能的在上涨途中做短差的目的。

技巧五,尽量用最小的级别培养自己对第一买卖点的把握能力。

缠论中的力度分析就是为了捕捉第一种类型的买卖点,主要采用的工具就是背驰分析、区间套分析和MACD辅助分析方法。背驰分析有分三种:趋势背驰、盘整背驰和线段背驰(盘背)。缠论强调,投资者必须要尽可能的培养自己捕捉第一类买卖点的能力。这是取胜的关键能力,所以,需要投资者不断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尽可能的用最小级别的方法去练习,比如,用1分钟,或者5分钟去捕捉走势出现的第一买卖点。你可以采用同级别买入,同级别卖出,也可以低级别买入,高级别卖出。比如,你可以1分钟级别买入,1分钟级别卖出,也可以1分钟买入,5分钟级别卖出。或者5分钟级别买入,5分钟级别卖出,也可以5分钟级别买入,30分钟级别卖出。随着能力的提高,你可以在第一天买入,第二天就可以捕捉到卖点卖出。

捕捉的空间不重要,只要有0.1元的差价空间就可以操作,投入的资金也不必太多,1万元就可以了。开始可以用一部分资金练习,熟练后,就可以全仓进入,全仓杀出。当自己有把握了,就可以增加资金。总之一句话,炒股必须要培养锻炼自己捕捉第一买卖点的能力,这个是必须的。中国的第一牛散就是庖丁,他的最重要的一个解牛技巧就是那一把刀的功夫了得。所以,对中小投资者而言,学会捕捉第一买卖点就是练就自己一把刀的功夫。

1 阅读:71

通俗易懂学缠论

简介:应用独创的缠论日线一笔战法专注短线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