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思不解!为何导弹能打飞得快的飞机,却难打跑得慢的航母?

木苏君 2022-07-12 20:43:08

一位军事专家告诉我:飞机的速度为2~3马赫,而航母的速度比私家车还慢,但导弹攻击超音速的战机,却要比航母简单得多,其中的原因,只有内行人才知道。

自从导弹研发出来以后,在军事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双方发生交战,只要用上导弹这种武器,就可以产生毁灭性的打击,就算防御力强大的军事设施,在它面前也是形同虚设。时代在进步,各种武器也在更新换代,火力越来越猛,各种规格的战机和航母出现在战场上。

战争已出现多元化的模式,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导致能打飞得快的飞机,为何却难打跑得慢的航母?

导弹是如何追踪敌机的

在制造导弹时,专业的技术人员就会重点考虑追踪性能,这是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以空空导弹的原理来讲,追踪敌机的方式是无线电制导、雷达制导和红外制导,具体哪一种更好,那就要看当时的作战场景。

1、无线电制导

刚开始制造的防空导弹,由于技术欠缺,基本上用无线电制导方式来追踪敌机,有优点也有缺点,根据地面跟踪雷达,得到敌机的相关信号再进行处理。由于受到距离差和速度差的影响,信号容易被外界的因素干扰,精准度就没那么高。

收到足够的信号以后,无线电雷达就会发送指令,就可以锁定攻击目标,哪怕导弹没有跟踪敌机,收到雷达的指令以后,也会向敌机发起进攻。

就好像蝙蝠一样,在漆黑的夜里可以向外界释放辐射,从而根据反射信息来判断位置,不至于乱飞乱撞。

无线电制导跟踪模式相对落后,主要在20世纪50、60年代应用广泛,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成本,即使后来研发出新的技术,无线电制导也被保留,与其他制导方式一起混用。

2、雷达制导

导弹的雷达制导跟踪,又可分为主动和半主动,与技术水平有很大的关系,相对来说主动更有利于操作,既能发射雷达波,也能接收,整个流量可以一起完成。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更大的空间,有的导弹为了提高隐蔽性,体积不能太大,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半主动模式。

半主动雷达制导的导弹,雷达波需要辅助设备来完成,比如机载、舰载和地面火控雷达,作战时装备太多,不能快速转移位置,灵活机动性就没那么好,但这种半主动雷达制导方式,可以锁定更远的敌机位置。

不管是主动或者半主动雷达制导,主要是通过雷达波来判断敌机的位置,如果刷新率太低,也会产生一定的盲区。

3、红外制导

红外制导相对来说更加先进,导弹可以通过敌机散发的红外辐射来判断位置,任何飞机在空中飞行,零件运转表面的温度升高,机身与空气摩擦,温度也会越来越高,不可避免会产生辐射。导弹装上红外制导跟踪系统,攻击力就会提升一个档次,目前的隐形飞机在机身涂抹了特殊材料,可以吸附外界的信号,从而屏蔽雷达的追踪,但是战斗机的油料燃烧,飞行速度极快,机翼与空气摩擦会产生一些热量,最终难逃用红外制导跟踪的洲际导弹。

导弹为什么能追上飞机

以普通人的思维来说,战斗机在空中相对渺小,机身也没客机那么大,随时可以调头改变飞行方向,而且速度高达1~3马赫,机动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哪怕导弹的火力再强大,能追踪到战斗机的位置,但能不能追上还是一个问题。

其实这样的想法有点过于担忧,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大多数导弹的速度已经达到了4马赫。也就是说,就算是全球顶尖的战斗机,飞行速度也没有导弹那么快。

可能有的人会说,飞机在空中发现被导弹跟踪以后,可以立马调头改变方向,以此来拉开距离。这个想法很好,但实际操作起来也有较大的难度,在这里就要提到飞机的最大过载。

通常情况下,战斗机的重力加速度在8~9g,也就是所谓的过载极限,如果以最快的速度改变方向,这个数值就会往上升,飞机难以控制,有可能导致机毁人亡。就算不出故障,飞机超过最大过载,坐在里面的飞行员也吃不消。

导弹相对于战斗机来说,厉害之处不在于大小,那种体积较小的空空导弹,本身的过载量也要大,最大过载量可以达到40~50g,是战斗机的好几倍,在空中的机动性更强,它能追上飞机完全靠的是实力。

导弹是如何摧毁敌机的

1、导弹的破片战斗部

也许有的人不相信,就那么一枚小小的导弹,就能将十几米长的战斗机击落。导弹之所以强大,特殊弹头的作用功不可没,里面装有TNT火药与核装置,引爆以后可以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导弹的战斗部破片就会向周围分散,就像蘑菇云一样向外界爆破,以此来摧毁敌机目标。

导弹的碎片可以击穿飞机的机身,从而引起发动机和驾驶舱等重要位置的故障,里面的飞行员也难以活命。导弹的碎片可以弄毁一架战斗机,但有一个前提是必须要击中目标,如果攻击位置偏离,不会产生那么大的威力,飞机有可能带伤逃离。

2、连续杆式战斗部

战斗机为了提高飞行速度,大多只会在发动机和机舱的位置配备装甲,而且结构简单,用的是铝合金材质,表面就好像蒙了一层薄薄的铁皮,就算被子弹击中,也可以留下一个洞。后来战斗机用上钛合金或钢合金的材质,整体强度得到提升,后来导弹也用上连续杆式战斗部来应对。

导弹上的连续杆式战斗部并不复杂,火药周围埋下特制的金属杆,像链条一样首尾相连,当导弹到达目标的位置引爆后,里面的金属杆就会迅速散开,产生的爆发力就像锯子,在飞机脆弱的位置直接可以切成两段。

与破片战斗部相比,连续杆式战斗部中的金属杆拥有强大的能量,曾经有人做过实战演习,用连续杆式战斗部的导弹,在合适的距离,能将F16战斗机拦腰截断。

3、离散杆式战斗部

离散杆式战斗部相当于连续杆式的升级版,哪怕没有击中目标,金属圈没有接触到敌机,就会自动断开,利用能量发射出去,就像射击一样给敌机造成二次伤害。

当敌机处于某个位置,舱内的飞行员已察觉到危险想逃逸,但是在离散杆式导弹的威胁下,能逃出去的概率并不高。

为什么导弹很难打中跑得慢的航母

导弹很难打中跑得慢的航母,与强大的防御能力有关,一艘航母的造价超过了几十亿,如果防御能力不达标,一打就垮也是白搭,再大的攻击力也没用。

航母的战斗力,主要来源于舰载机,这也是航母的关键技术,有的国家造不出航母,主要受限于舰载机。除了进攻以外,舰载机也可以给航母提供防御,它的作战半径可以达到数百公里,只要一方发射反舰导弹,舰载机里面的反导系统就会启动,将导弹拦截下来。

航母的甲板堪比3个足球场,上面除了停放战斗机保证攻击性以外,还要装备配套的防御圈,当导弹进入监控的范围,就可以及时围堵。

航母本身没有多少自卫武器,但进入海面执行任务,就有一套完善的防御编制,周围有巡洋舰活动,有任何蛛丝马迹就可以提前发现。水下还有核潜艇,为航母提供全方位的保护,哪怕导弹没有拦截住,周围的防近系统也能拦截偷袭的导弹。

一般来说,制造航母的用料绝对不能马虎,甲板的厚度足有80毫米以上,重要的位置再配备装甲,厚度超过了300毫米,用的是特制凯夫拉特钢材,在水线位置,还配备了连续装甲带,用导弹击沉航母比想象中的要难。

以尼米兹级航母为例,航母搭载的舰载机24小时会在上空巡逻,再配上先进的雷达系统,即使在480千米的距离之外,防御系统也能监测到来犯的敌机,提前做好防御工作,不会轻易让导弹击沉。

一艘尼米兹级航母,造价极高,用料十足,光装甲甲板就有三层,配备23道水密舱壁、10道防火墙,在海上恶劣的环境里十分抗造。据说有一艘退役的航母,在海上炸了25次都没有被击沉,最后只能在内部放置导弹才被击沉。

航母如此笨重,自身的重量就高达上万吨,再加上其他的装置和设备,不可能在海上快速航行,甚至还比不上私家车的速度。

写在最后

导弹的速度虽快,可以击中天上的战斗机,但是面对航母这样的钢铁长城,不会构成太大的威胁。航母的速度不快,本身具有强大的防御能力,再加上周围有舰艇协助,所以导弹很难打中跑得慢的航母。

7 阅读:7010
评论列表
  • 2022-07-13 08:13

    看看航母的自卫能力再说。

  • 2022-07-13 20:54

    一个是射手,一个是坦克,刺客当然是杀射手,看见坦克都不想打

  • 2022-07-14 00:14

    一个文盲竞对航母有兴趣?为了流量编自己母亲嫁五个老公65岁才生娃,应该都没问题!

  • 2022-07-12 22:14

    大国对抗就不太好说了

  • 2022-07-13 19:32

    不知所谓。导弹打航母难是因为难以在航母八百公里防御圈内建立有效引导

  • 2022-07-14 02:19

    打航母得用小型核弹

  • 2022-07-14 12:32

    中国应该生产鱼雷攻击舰,,一次能发100个的,看咋躲,靠055保护

  • 2022-07-14 09:47

    航母先进入导弹射程内试试看人家打不打?

  • 2022-07-14 19:49

    晕,看看以前谁有航母?你发一颗导弹试试?借你个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2-07-14 12:30

    吗的铁也多些吧

  • 2022-07-14 01:13

    鱼雷了解了解吧 几百枚不分前后发射过去 你怎么拦截

  • 2022-07-15 02:02

    小编比拉比拉说的一大堆,有用的信息却一个也没有!导弹大飞机不打航母是因为有飞机第五国家很多,而有航母的国家根本就没有几个!打了航母就意味着全面开展,现在世界是有那个国家敢用导弹打其他国家的航母?

木苏君

简介:世界那么大,带你去看看